今天所介紹的城門水塘是位於新界西南部、荃灣區城門谷一帶的山谷之中,它是最後一個於戰前所興建的水塘,亦是第一座把儲水由新界輸送往港島區使用的水塘。由於當年城門水塘落成之時,正值紀念英皇佐治五世登基25年,故水塘曾一度易名為銀禧水塘,現時已統稱為城門水塘。
城門水塘是由上城門水塘及下城門水塘所組成的水塘群,但其實城門水塘只是指上城門水塘,只是市民慣於統稱為城門水塘,故此才沒有上下之分。由於水塘群佔地甚廣,而其座落的位置正好就是新界東及西的界線之上,上水塘位於界線以西,因此屬於荃灣區;而下水塘則被劃入界線以東,即屬沙田區。當中建有一條於1990年通車,貫穿兩地的城門隧道。
城門水塘的工程,於1923年開始動工,工程十分浩大,而且牽涉8條原本位於該地段稱為「城門八村」的村落,它們分別是城門老圍、白石窩、碑頭肚、石頭見、芙蓉山、南房肚、大碑瀝和張屋。由於興建工程的關係,這8條村獲安排搬遷到新界的錦田、大埔及粉嶺等不同的地方。
當年的港英政府因此而聘請了英國工程顧問阿歷山大·賓尼及迪勤公司(Sir Alexander Binnie Son & Deacon)的技術人員,以及曾興建星洲山頂水塘的南洋工人參與興建,當年參與工程的人數,更一度高達2千多人。惟時間緊迫,加上當年仍未完全掌握使用炸藥的技術,因此發生多宗意外傷亡的事件,而工程期間也有不少工人感染瘧疾。
第一期工程耗資413.7萬港元,水塘的水深達200呎,儲水量9億加侖。1935年展開第二期工程,主壩由原本的115呎加高至275呎,並加建了82呎高的菠蘿凹副壩,工程還包括興建九龍接收水塘及石梨貝濾水廠。第一及第二期的工程於1936年完成,整個城門水塘儲水量高達30億加侖,是當年英國本地及屬土之中,最大的儲水庫。而在1935年的9月,第三期工程展開,直到四年後,第三條海底輸水管建設完成,才告竣工,而水塘全期耗資逾950萬港元。
位於新界東,針山以南的下城門水塘於1961開始興建,1965年建成並開始投入供水服務。下城門水塘的容水量約為城門水塘的三分之一,有429.9萬立方米,同時亦是船灣淡水湖供水計劃一部份,而兩個水塘儲水量共1,758萬立方米。
▼城門水塘
▼紀念碑
▼上水塘主壩
▼上水塘鐵橋及水掣房
下水塘鐵橋及水掣塔
▼鐘形溢流口
(圖片:維基百科)
(影片:freddy k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