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中西文化衝擊的香港,多年來都有不少具有宗教色彩的團體,在本地辦學、傳教及提供民間的服務。百多年前已經在港傳道的天主教亦在本地興建多間華麗的教堂,時至今日這些教堂仍然屹立於社區之中,部份更被政府評為歷史建築。今天,我們會與大家一起由銅鑼灣遊走到灣仔,當中會介紹具有宗教意義的歷史建築物聖瑪加利大堂之外,亦會把在本地流傳甚多靈異故事的南固臺,分享給大家。

南固臺

相信不少本地的香港人都曾聽過「南固臺」這個名字,但認識的原因並不是其歷史或是建築物的風格,而是來自於它的靈異故事。現為一級歷史建築的南固臺,是位於灣仔區船街55號的一所古老大宅,建於1918年,距今已有九十七年的歷史,佔地200平方公尺,樓高兩層,設有涼亭、荷花池、欄杆與木雕、西式拱形陽台及圓柱,其外牆是以紅磚所建成,糅合了中西的建築風格,因此亦有「紅屋」之名。

當年本地富商杜仲文先生以2千2百多元購入灣仔船街五萬多平方呎地皮,並在此興建南固臺,當年南固臺所處的位置臨近海岸,傲視維多利亞港。於1921年,杜仲文以3萬元把南固臺售予其弟、即永安百貨副司理杜澤文。直至1943年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杜澤文死於大宅之內。自此南固臺就落入日軍手中,成為慰安所中的「貴賓廳」,不少婦女被日軍捉拿到此處,供日軍淫慾。1945年,二戰結束,日軍投降,大宅也因而丟空。其後,杜家於1988年,把南固臺以1,600多萬元出售給合和實業,該集團亦決定把南固臺加以活化並對外開放。

過去多年由於大宅一直荒廢,加上古舊的痕跡,以及殘破的建築物外型,吸引不少人前往探靈,亦因此有不少鬧鬼的傳聞。2003年,就有8名青年曾到此探險,期間有一名少女疑鬼上身,狂叫亂跑之外,也變成男聲及力大無窮,少女的友人只好報警求助,最後需要4位警員才可以制伏該少女。

聖瑪加利大堂

離開充滿故事的南固臺之後,我們前往另一歷史建築「聖瑪加利大堂」。聖瑪加利大堂位於跑馬地樂活道,是一所天主教的教堂,亦是東方第一所以聖女瑪加利大為名的教堂,現時教堂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建於1923年的聖瑪加利大堂,由意大利建築師干尼刺所設計,教堂的建築風格屬古典復興主義,大門前有長長的樓梯讓前往教堂的教徒可仰望著教堂而行,在堂的正面有一扇玫瑰窗,門廊則由四根多利克柱所支撐著,在大門的兩旁就放有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兩尊聖像。

走進教堂的內部,大家可以看到法國18世紀結合古典與歌德形式的結構,柱列承托圓拱型的天花,並填滿了浮雕的方格。在堂內的盡頭處,就設有呈半圓形的聖所,旁邊建有螺旋的石級可直通上層的鐘樓,而兩側的牆壁上,設有非常具美國風的彩色玻璃窗,及放有共14幅繪有耶穌受難至復活過程的木刻雕塑。

▼南固臺

 

▼聖瑪加利大堂

▼路線圖。

(圖片及影片 轉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