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個充滿傳奇故事的地方,在這個彈丸之地的每幢建築物都有代表它們本身的意義,今天向大家介紹新舊交替中的灣仔。灣仔區是本港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這裡高樓大廈林立,走在其中發掘不同的古蹟又會別有一番風味,此次的介紹相信會令你對灣仔有另一新印象。

藍屋、香港故事館

首站介紹的是擁有93年歷史,位於灣仔石水渠街,樓高4層的藍屋,現時該建築群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藍屋並不是單一幢的唐樓,而是由72號至74A號雙數門牌的建築物所組成,其中72、72A及74A號的三幢樓房的外牆均被塗上藍色,因而有「藍屋」之名。多年來,藍屋曾被政府立入重建項目,闢作以茶及醫療為主題旅遊景點,但民間團體憂慮藍屋內最為特色的木製樓梯、天花和內部結構都會拆除而受到破壞,加上原有的居民亦不獲准在原處居留,附近的商戶更會因此被淘汰,原有的社區環境將不復原貌,即使重建後,古蹟只會剩下沒有靈魂的空殼。

因此,政府以資助的形式吸引非牟利機構參與藍屋的活化計劃,結果聖雅各福群會於2010年成功申請,並把藍屋發展為民間生活館,而原本住在藍屋的居民亦獲准繼續留下。其後,民間生活館變身成為「香港故事館」。香港故事館設在藍屋地下的一間空置舖位之內,主題廣泛,由於故事館是民間團體所營運,因此展品並不是特別的珍貴收藏,而是更貼近百姓生活的家居物品,展現出大眾市民的生活形態。館內逾千件的展品,全都是有心人或街坊所捐贈。另外,藍屋亦會舉辦不同的專題展覽、社區文化遊及民間學堂,供市民參與,藉此更深入了解及認識灣仔,以至整個香港的民間歷史文化。

舊灣仔郵政局

離開藍屋後,我們沿皇后大道東而行,就可以看到本港現存歷史最為悠久的郵政局建築物「舊灣仔郵政局」。於1915年啟用,呈曲尺形、有金字頂的舊灣仔郵政局,其山牆及灰塑都甚具特色。早期,郵局為區內提供郵遞的服務,其後,於1993年這座被列為法定古蹟郵局,而改變用途為環境資源中心「環保軒」,並展出關於環境保護的資料及圖片等。

洪聖古廟

中國華人社會都有拜神的習慣,即使香港曾經受英國的殖民管治,但本地的香港人仍然保留傳統的習慣,在路上的洪聖古廟就是華人社區中供奉神明的廟宇。現為一級歷史建築的洪聖古廟,原本是海濱岩石上的一個小神壇,於1847年依山岩而建,其後在1860年時重建。古廟最初是建於海邊,因遷就灣仔的填海工程而搬往現址,由於古廟甚具歷史,因此曾多次進行復修。廟內亦供奉有洪聖大王、太歲、包公丞相、華佗、文昌帝君、華光大帝、「金花夫人」及「花粉夫人」等神明,供善信參拜。

和昌大押

來到最後一個景點,就是充滿古色、並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和昌大押。和昌大押所在的建築群是建於1888年,它是由4幢樓高4層的唐樓相連而成,和昌大押曾是本港最古老的當舖之一。結合了中西建築色彩的和昌大押,由4層高而窄長形的樓宇所連成一排,當中的陽台相連成為長廊,騎樓底覆蓋行人路,地下外牆則為意大利水磨批盪,建築物的內部陳設有木製大門,而天台立有石甕。現時和昌大押已搬走,而建築群就被政府列入為保育項目,在翻新之後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出租於高級食肆及零售舖位。

▼藍屋

▼香港故事館

▼舊灣仔郵政局

▼洪聖古廟

▼和昌大押

(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