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頭圖經CFP漢華易美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上周「滴滴出行」為品牌升級推動的「再見滴滴打車」的營銷活動著實吊足了一眾看官的胃口,也是如願激發了關於此事的熱烈討論,然而這些討論中關於「滴滴出行」產品層面的卻少之又少。出於一個產品經理的職業毛病,我嘗試去分析、推導了滴滴出行產品升級背後的思路和邏輯,在此帶領大家一窺「滴滴出行」在產品升級方面耍的「花招」。
1、產品設計是用戶價值、商業目標、技術三者的平衡
大家還記得滴滴打車最初版本的下單方式麼?恐怕大家已不能記得,正確答案是語音下單,然而在滴滴出行最新版本中卻已刪掉了語音下單方式。
為什麼語音下單方式遭受了從「唯一寵愛」到「棄婦」的悲慘結局呢?實際上所有互聯網產品的優化升級背後的決策都來自於對用戶價值、商業目標、技術實現三者的平衡,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就可以很好的理清滴滴的決策邏輯。
在滴滴打車發展最初期,它的商業目標是以最快的速度搶佔市場,作為一個移動互聯網新鮮事物,對於新用戶入門而言在手機上使用語音輸入顯得即有趣、學習門檻又低。在技術實現方面而言,在司機端訂單一定是需要以語音的形式呈現的,在產品初期功能比較薄弱時,只採用語音下單的形式,可以省去文本下單轉化為語音的技術實現過程,節省技術實現成本。
在滴滴、快的合併後,基本上已經壟斷了國內打車(的士)市場的今天,用戶價值、商業目標、技術實現這三者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首先對於用戶價值(分為乘客、司機兩類)而言,考慮到有的人不會打字、更加偏好語音輸入的因素,語音下單對於部分乘客的價值依然是有的;對於司機而言,在文本下單司機端語音播報技術成熟的今天,乘客的語音下單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對司機價值造成損傷,比如用戶口音、說話不清晰、描述地點不準確等。
當然最重要的變化是當前滴滴商業目標的變化,依靠大規模的補貼搶佔市場後,未來如何盈利就成為必須思考的問題。就如馬雲曾反覆強調的未來最大的能源是數據,對於滴滴而言出行大數據自然成為未來最核心的資產,出行大數據來自於哪兒?自然須來自於用戶使用文本下單獲得的結構化數據。
2、做減法的智慧
曾被拿來佐證滴滴產品設計細緻入微具備創新意識的「捎話」功能也被取消了,這個功能當初的上線證明它代表了一部分用戶的需求,如此做「減法」豈不是對「用戶至上」原則的背離麼?
事實上我認為這背後的邏輯,可以通過張小龍關於微信為什麼不設置「信息已送達狀態」的觀點一窺究竟:
「我們為什麼不做已送達的狀態?因為我們覺得未來的系統是絕對可靠的,我們有這個信心,肯定會送達,除非他關機了,我們不會再專門做一個是不是已送達,只有不自信的系統才會做這樣的狀態。而且你每發一個消息還有個已送達或者發送中,那很醜陋的,多了一個東西在那裡。所以這也是一種態度。對於這種用戶要什麼就給什麼,其實是考驗產品經理水準的東西,因為我滿足需求很容易,但是我怎麼找到理由拒絕他,或者說找到什麼方式實現它,這個非常難。」
同理捎話功能是源自於對用車服務的不自信,標準優質的服務實際上是不需要捎話功能的,Uber沒有、易到、神州也沒有這個功能。產品做減法必然傷害一部分用戶,但背後卻是產品理念的體現,也是考驗一個產品經理功力的地方。
3、永遠為中間用戶設計
升級後的滴滴出行對於普通用戶而言,直觀可以感受到最大的改動在於:車型選擇從原來的底部挪到了頂部。這一改動相信會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個敗筆,因為以前的版本車型選擇和輸入目的地相鄰,用戶的操作更為連貫、便捷,而升級後用戶首先需要在頂部切換車型然後再回到頁面底部輸入目的地。
實際上從一個產品經理的角度來看,這種設計的調整應該是依據兩個設計原則而定的:
a、永遠為中間用戶設計;
b、好的設計在於形式與行為的和諧。
首先所有產品按照用戶的掌握程度都可將用戶分為新用戶、中間用戶、專家用戶,這三類用戶基本呈正態分佈。新用戶和專家用戶都只是少數,大多數新用戶在使用一段時間產品後隨著對產品的逐漸熟悉即會成長為中間用戶,而少部分中間用戶會因為不斷探索產品功能而成為專家型用戶,這也就意味著在做產品設計時最重點考慮的是這部分中間用戶。
對於用戶而言,移動端產品的操作成本除了手指觸點的移動外,還包括視線的移動。我們可以用下面兩張圖來對比說明。
在選定為默認「的士」車型前提下,升級前後兩版之間對於中間用戶而言,用戶的視線流及操作流的變化(其中紅色代表視線的焦點、藍色代表用戶手指的觸點)。
升級前
升級後
在選定為默認「的士」車型前提下,整個叫車過程中用戶所需確認的資訊包括:上車地點、下車地點,從最右邊的圖可以清楚的看出:
升級前的產品,用戶的視線不得不從中(上車地點)→下(車型、下車地點)→上(輸入下車地點)→中(確定上車-下車地點)→下(確認發送請求)來回移動;
新的版本為上(車型選擇)→下(上車地點、下車地點)→上(輸入下車地點)→下(確定上車-下車地點、確認發送請求)(ps:對於熟悉了產品介面的中間用戶可以忽略中間地圖資訊)。
升級後的產品視線流移動更加流暢、穩定;同時兩版設計中手指觸點的移動距離不變。
然而到這裡,聰明的同學肯定會提出問題了,如果仍然把車型選擇仍然放在下部,豈不可以實現視線流和操作流的雙優化麼?對!沒錯!單純從行為(操作)的角度考慮這樣必定會更加便捷,但是這樣就會導致整個介面腳重頭輕,不對稱,無法達到形式與行為的和諧設計,出於形式與行為的和諧設計考慮,不得不將車型選擇放在頂部。
4、結合場景去設計
產品新人經常會犯把「手段」當做「目的」的錯誤,犯這種錯的根節點在於脫離了實際場景(用戶本質心理訴求、環境約束、技術約束等)而簡單的用功能去滿足用戶需求。
滴滴打車原先的固定調度費入口可以說是這樣一個典型代表,調度費存在背後的心理訴求在於用戶打不到的士,然而在發起一個打車請求前就讓用戶選擇是否加價實則意義不大。所幸滴滴出行的產品中取消了這個加價固定入口,只會在叫車過程無響應時順理成章的提醒用戶是否加價。
同理的士、專車的預約功能背後的心理訴求也源自於對立即叫車服務的不確定,所以Uber為了培養用戶對它用車服務的信任,壓根就沒提供預約功能,這次滴滴出行也弱化了預約功能,將它隱藏到了「+」號之中(也是其對自身運力充足自信的一種體現)。
5、情感化設計
《情感化設計》一書提出了設計的三個層次本能、操作、反思,其中反思水準更多的體現了產品情感化設計的部分。
順風車這個產品是分享經濟的一個典型代表,本身產品理念應該是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分享、信任、關愛,滴滴出行在新版本中抓住了派單等待這個用戶觸點,將以前冷冰冰機械式的雷達圖發送請求形式調整為附近車主的照片牆動態顯示的樣式,提升了整個產品的親和度,將整個產品的設計提升反思水準層次,體現了產品本身倡導的理念。
結語
通過以上對「滴滴出行」產品花招的瞭解,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任何互聯網公司所倡導的「用戶至上」並非所說的那麼簡單,所有的產品設計都是在優先考慮了商業目標的前提下,再去平衡用戶價值與技術實現的成本。
正如張瑞敏所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成功「的產品。昨天正確的設計到今天就可能成為敗筆、錯誤,所有的產品設計都需要根據用戶規模、用戶群體構成、需求特徵變化、外部競爭形勢等,來「因時而變、因勢而變」。「滴滴出行」依靠資本的力量基本已經基本站穩中國出行市場第一把交椅,期望它不要像曾經的許多巨頭那樣,壟斷之後被商業目標「遮望眼」耍出太多傷害用戶價值的「花招」,而是不忘初心多做一些滿足用戶價值的「花招」。
作者微信公眾賬號「IT競爭策略集」,更多關於移動互聯網產品競爭、設計乾貨請添加:IT_war_view
滴滴出行在產品升級上耍了哪些「花招」,都不來看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