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燭之武退秦師」兩年之後,鄭文公和晉文公先後去世。鄭文公的兒子鄭穆公繼位後,繼續讓秦穆公兩年前派來的將士留在鄭國,其中包括秦國大夫杞子。
杞子派人報告秦穆公說,他獲派掌管鄭國北門;有他接應,秦國派兵偷襲,即可攻下鄭國。秦穆公把襲鄭的計劃告訴上大夫蹇叔,問他意見。蹇叔反對說,長途跋涉去打遠方的國家,對方一定知道,作好準備,以逸待勞;如果勞師動眾而打敗仗,軍隊便會起反叛之心。秦穆公不聽蹇叔勸告,決定向鄭國出兵。蹇叔到東門送行,哭著說,不會看到軍隊回來了。他對在軍隊裡的兒子說:「晉國一定派兵在殽山襲擊你們,……你必死在那裡,我去收拾你的屍骨。」是謂「蹇叔哭師」。
秦軍向鄭國進發,行至滑國,給一個出門做生意的鄭國商人弦高遇上。弦高心知不妙,於是一面用厚禮犒勞秦軍,自稱代表鄭穆公歡迎秦軍將領,令秦軍以為行動已被鄭國知悉;一面趕緊派人回鄭國通風報訊。鄭穆公收到訊息,叫探子偵察駐鄭秦軍的動靜,發現他們已經束矢載弓、厲兵秣馬,準備打仗。鄭穆公於是派遣大夫皇武子對杞子等人說:「你們在敝國逗留很久了,供你們食用的肉脯、糧穀和牲口都吃完了。既然你們即將有行動,不如先到田野裡捕些糜鹿作食物吧!」
杞子見密謀敗露,逃到齊國,其他駐鄭秦將都逃到宋國。在滑國停留的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攻鄭沒有勝算,於是滅了滑國便折返秦國。回程中經過殽山,果然被晉軍襲擊,秦軍大敗。是謂「晉敗秦師於殽」。
先前秦晉聯合圍鄭,滅鄭唾手可得之際,秦穆公聽信了鄭國說客燭之武的話,臨陣撤軍,跟晉國結了怨。這次再出兵侵鄭,也是這個秦穆公,對本國老臣蹇叔的勸諫,卻充耳不聞,結果如蹇叔所料,滅鄭不成,反被晉軍打得損兵折將。
鄭國在三年內兩遇滅國危機,都能逢凶化吉。第一次靠燭之武;第二次因為有弦高。兩人都很有膽識和機智,而且十分愛國。而鄭文公和鄭穆公父子二人,都顯出臨危不亂的應變能力。
關鍵人物的性格和行為,對歷史發展起著重要的、甚至決定性的作用。 (完)
逢凶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