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接受電視節目《講清講楚》的訪問,以足球賽事比喻兩名問責局長被撤換,認為這種做法是為了配合未來工作重點和挑戰,並不代表局長能力被否定。以下是筆者轉載張志剛在電視台訪問的談話內容:

 張志剛在訪問中表示:「我用一個例子說,你代表國家隊打世界盃決賽周,你一定是球星,你一定是技術好,但不等如每場也要出賽,每場完成九十分鐘。你不能說下半場換你出來,你就對這個球星或球員否定。」

 首先,兩位前局長並不是被人中場換走,事實上是「被辭職」,這根本是在狡猾強辯,筆者就試著去套用張志剛先生的比喻,國家隊實際上是將現役兩位球員解約,要球員解甲歸田,趕出球場,再聘請其他球員頂上,跟張先生所比喻的相差甚遠。

 張志剛又在節目中指出:「政府調整這個隊伍時,要想的事實際上是很多,即是之前想攻、現在要守,踢足球可能有不同的調動,現在政府面對最大的挑戰是甚麼?未來最大的挑戰是甚麼?我們過去不是有很多這類動作,你最初做時大家還沒很習慣。」

 問責局長的職能和工作範圍,由始至終,一直都沒有改變,更沒可能隨意更改,何來所謂上下半場及攻守之說?如要攻守,筆者實在有點好奇,我們的問責局長們究竟想要攻那兒和守何處呢?政府將現任的問責局長更換,唯一比較合理的解釋只有下列三點:

 1). 政府認為現屆兩位局長的工作做得不好,或是找到了其他更合適的人選,更能勝任現在問責局長的職位。

 2). 可能不關乎局長的工作能力問題,只是政府團隊中某人或某些人,跟兩位前局長在合作或意見上出現嚴重分歧,故認為彼此之間已經沒辦法再合作下去。

 3). 根本不存在撤換問題,其實是兩位局長自己辭職求去,而離職原因正如他們跟傳媒所說,「私人理由」,就是這麼簡單,只是各位太過敏感,有點大驚小怪。

 筆者認為政府在更換問責局長這件事情上,姑勿論究竟是存在著何種原因,也絕不可能如張志剛先生那說法,用足球比喻就能輕輕帶過,這種托詞之舉其實是賣弄偷換概念的小把戲,事實上政府作為大老闆,要將團隊中一些「未能勝任/未能滿意」的員工撤換,其實是最平常不過的事,只是政府那些拙劣的公關技巧,實在令人不敢恭維,亂作比喻也只有貽笑大方。


 張志剛《偷換概念的小把戲》

  https://www.facebook.com/onedollar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