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從昨天開始,微信朋友圈的「三裡屯優衣庫試衣間」相關消息、照片和視頻,轉發、討論極多。有媒體報道說,懷疑其是優衣庫進行的營銷,還有網友人肉當事人的社交媒體賬號。
昨天早上,同事在工作群裡討論這件事,在驚訝「城裡人真會玩」的同時,筆者發現自己奧特了。在四處求圖無門的情況下,只能寫點東西,湊個熱鬧。
有分享的權力,不代表什麼都值得「分享」
除了口耳相傳的群體性事件之外,「敏感內容」在大眾範圍內的爆發性傳播,在互聯網 (尤其是移動互聯網) 普及之前,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科技帶來的一種變革,也是典型的互聯網時代的文化入侵。技術已經超越了作為內容載體和傳播手段的屬性,成為了一種內容。有關該問題的討論,虎嗅在上個月發布的文章《數字帝國主義》,已經做了深入探討。簡而言之:價值觀的傳播通過一種使用工具的方式,而智慧手機成為了價值觀的載體;「分享的權力」雖然聽起來像是美好的普世權力,但分享的內容是什麼?將導致什麼?這是一個更加令人憂慮的疑問。
「試衣間」這種「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雖然容易在大眾中傳播,但這一次如此勢如破竹,還是要驚訝網絡傳播的「手法」又一次被刷新。
自從陳老師出事兒之後,「某些人」學壞了
冠希當年「很傻很天真」的那一次事件,雖然毀了自己的演藝事業,但是卻意外地在網絡世界中進行了一次傳播試驗。冠希之後,「艷照門」成了某些九流藝人搏眼球的手段,而且被營銷公司玩得駕輕就熟,屢試不爽。所以說,如果「試衣間」真的是優衣庫在背後策劃的營銷,那麼優衣庫就是一個九流的品牌。
冠希當年的「艷照門」之後,起碼還煞有介事地開發布會道歉,給個說法。之後的「艷照門」,連說法都省了,忽悠完公眾就匿了。當然,這次優衣庫也可能是躺槍,畢竟顧客在試衣間裡幹什麼,是人家的隱私。不過把「隱私」放在網上曬,是否影響了優衣庫的品牌聲譽,也是一個問題。一般來說,這種事情對企業品牌絕對是有影響的,許多公開傳播的視頻都會最大程度地降低內容中出現的品牌露出,為的就是免責。
換句話說,假設優衣庫沒有在背後主導,那麼最開始在網上傳播「這是優衣庫試衣間」的「某些人」,是否侵害了優衣庫的品牌聲譽?優衣庫應該給個說法,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坐享病毒傳播,悶聲發大財。
大規模傳播有古怪,微信監督缺位
反觀這次「試衣間」視頻傳播的土壤:騰訊微信,如此大尺度內容的快速傳播,絲毫沒有動作,令人生疑。筆者同事在虎嗅微信公眾號的原創文章都能「在舉報後」被騰訊判定為「抄襲」並迅速採取措施,「試衣間」這樣明顯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互聯網內容,在朋友圈竟然「通行無阻」?
不禁想問:騰訊當初整治微信謠言時的勁頭哪裡去了?難道非要「有關部門」公開喊話才肯行動嗎?
綜上所述,筆者最後只問一句:究竟怎麼能從試衣間裡看出這是哪家服裝店?
From 涵詔
怎麼能從試衣間裡看出這是哪家服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