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是一場贏得國際稱許的公民抗命運動,全世界都看到示威者的文明、整潔、有禮,但亦看到另一些人沒量度、不文明的粗暴行為。

示威者被警察拉到暗角圍毆,是私刑,同樣,商家撤銷獎學金懲罰「縱容」師生參與運動的大學,知識分子因支持而作品被內地書店下架,也是私刑,網絡起底欺凌警察及其家人,更是私刑。 對付私刑,除了要培養互相尊重、不畏強權的人文質素,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是關鍵。

無綫記者清楚拍攝示威者被警察拉到暗角毆打,如實報導,全城嘩然,但新聞部高層試圖河蟹,淡化此事。近年背負CCTVB惡名的無綫記者今次不啞忍,破天荒聯署聲明,把事情公諸於世,訴諸公論,希望對高層有警惕作用。

一些愛作弄無綫記者的市民對專業的前線人員從此改觀。 俊和發展集團不滿許多大學師生參與運動,通知港大、中大、科大和理大,終止贊助奬學金。此事引發一些舊生和市民「眾志成城」籌集更多錢,不附帶條件地捐給大學,重設獎學金。

兩岸三地不少公共知識分子發表支持言論,包括史學大師余英時、台灣作家九把刀、內地學者茅于軾、專欄作家許知遠及梁文道等等。傳媒報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通知,該等人士的作品在內地書店全部下架。官方至今不承認也不否認上述消息,部分書店如常出賣他們的書籍。有內地網站或為生意或為正義,以優惠價推廣這些「禁書」,令更多人注意這批作者。

與此同時,大力報導雨傘運動的壹傳媒被圍堵,《蘋果日報》不能準時或全份派送,但市民反而增加訂單,網上有留言即使《蘋果》出白紙也照買,報紙銷量不跌反升。

良知和潛力,是迫出來的,愈封殺,愈現生機,就像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action)產生相等的反作用力(reaction)。

余若薇@公民黨


 愈封殺 愈現生機(余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