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王幸福:攝護腺增生肥大高效方——攝護腺通瘀丸
主方:生黃芪120g,生甘草30g,熟地黃45g,山茱萸30g,懷山藥30g,茯苓12g,澤瀉12g,牡丹皮10g,肉桂10g, 附子10g,知母10g,黃柏10g,鹿茸5g。
用法:上方為湯劑用量;每日一劑,水煎服。
服湯藥不便者,可將上藥研為細末,水泛為丸,長期服用。
方解:此方為八味腎氣丸合王清任《醫林改錯》黃芪甘草湯合《蘭室秘藏》滋腎丸。
金匱腎氣丸溫補腎陽,仲景書列五條:
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飲一鬥小便一鬥”;“婦人轉胞,胞系了戾不得溺”。
原治少腹膀胱之疾居多,實為治攝護腺增生之良方也。故選之。
再看黃芪甘草湯原文:“治老年人溺尿玉莖痛如刀割,不論年月深久,立效。黃芪四兩(生),甘草八錢。水煎服。病重一日兩付。”該方顯然為氣虛無力尿閉而設,故選之。
通關丸,又名滋腎丸、滋腎通關丸,出自《蘭室秘藏》,治“不渴而小便閉,熱在下焦血分也”。由“黃柏(去皮、酒洗、焙)、知母(酒洗、焙幹)各一兩,肉桂五分”組成。“
後世醫家多用本方治療癃閉而口渴者,亦有用以治療腎虛蒸熱、腳膝無力、陽痿陰汗、沖脈上沖而喘者,大都圍繞“腎”來發揮本方的用途。
其實,通關丸既無補腎之功,亦乏清腎之力。其功不專在腎,而專於膀胱。與其說為治腎之專方,不如稱其為理膀胱之專劑。
根據我以往的經驗,該方在治療小便不利方面,也有良好的療效。故將三方合用,用於臨床檢驗多例,療效滿意;
故常以此方為主,治療老年性攝護腺增生疾病,療效可觀,而且也成了我自己的一個秘方。
提示:文中處方,僅供臨床中醫參考,非專業人士,請在專業中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