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是人體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對於老年人來說,更需要注意水分攝取,以確保身體機能正常運作。老人飲食除了關注營養均衡與餐次安排,適量補充水分更是維持健康的核心。

老年人為何容易缺水?口渴感降低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對水分的感知能力會下降,導致長者不易察覺自己已經缺水,進而減少飲水量。腎臟功能下降
老年人的腎臟功能會逐漸減弱,影響水分代謝,使身體更容易流失水分。攝取水分來源不足
部分老年人因咀嚼或吞嚥困難,減少湯品、果汁等液態食物的攝取,也會影響整體水分補充。服用利尿藥物
許多老年人因慢性疾病需要服用藥物,其中利尿劑會增加水分流失,進一步提高脫水風險。

缺水對老年人的影響影響腦部功能:缺水會導致注意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甚至增加失智風險。便秘問題:水分不足會使腸道蠕動減慢,導致排便困難。泌尿系統問題:尿液濃度過高容易引發尿路感染或結石問題。血壓波動:體內水分不足可能導致血壓下降,引起頭暈或昏厥。如何確保老年人水分攝取充足?設定固定飲水時間
建議每天攝取 6-8 杯水,並將飲水安排在固定時段,如早晨起床後、三餐前後及睡前,以確保規律補充水分。多樣化水分來源
除了白開水,也可選擇湯品、無糖豆漿、稀釋果汁等,幫助增加飲水量。食物補水法
可透過高水分含量的食物來補充水分,例如西瓜、橙子、小黃瓜、豆腐等,既能增加水分攝取,也提供額外的營養。避免含糖與含咖啡因飲品
含糖飲料容易導致血糖波動,而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可能會加速水分流失,建議適量飲用。使用提醒工具
若長者容易忘記飲水,可透過手機鬧鐘或標記水瓶的方式來提醒自己定時補水。適合老年人的補水建議

時間

建議飲品

起床後

200ml 溫開水

早餐後

250ml 無糖豆漿

上午時段

200ml 白開水或稀釋果汁

午餐後

250ml 蔬菜湯或白開水

下午時段

200ml 花草茶或低鈉湯品

晚餐後

250ml 白開水

睡前

150ml 溫開水

適量補充水分不僅有助於維持身體機能,還能提升整體健康,減少因缺水引起的不適。透過合理的水分攝取計畫,老人飲食可以更加完善,確保長者擁有舒適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