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住香港樓價愈貴,單位愈起愈細,香港樓價負擔難度亦不斷創新高及蟬聯做榜首,劏房可以說成為市場必要的存在,以填補居住空間不足及低價單位市場租務,可恨的是,劏房收租回報遠較傳統租出一個完整單位為多,在市場供應需求大、租金回報極大下,劏房雖然未能為市民帶來甚麼體面或更理想的居住環境,卻又無法遏止。同時,劏房亦衍生出居住環境差以外的問題,如濫收水電費及租金加幅的問題等等。

政府研究多年,終於推出劏房管制措施,其中較重要的環節是規定業主不可以濫收水電費及雜費。另外租金亦有管制,不可以加超過15%。 不過,香港樓市難題怎會是一時三刻可以解決,我們再深入看一看香港劏房的情況,根據年初有機構的調查數據,劏房和籠屋的呎租達到104元,是豪宅的3倍半,人均居住面積比起監獄更細,非常可悲。而劏房租金六年來,升幅更達到36%,可見市場需求之大,實屬香港不幸。

翻查《建築物條例》,現時官方並無正式把劏房作定義,一般坊間指一個單位內間成兩個或以上互不相連的獨立空間,然後分租出去,即視為劏房。有些劏房連獨立廁所,有些則沒有;一般都有獨立電錶及煤氣錶。

正因為劏房有價有市,不少業主都看準商機,斥資購入一些位置方面、近商業區、面積大、樓齡舊的樓,透過簡單的化妝裝修,然後做成劏房租出,一來可以將舊樓的租金回報大幅拉升,二來可享受香港樓價升幅帶來的資產增值,三來長遠亦可以期待舊樓回收重建,可以說短中長線投資均得宜。

不過,要將舊樓改建成為劏房放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入場門檻頗高,且按揭較難。有些人以為銀行不會為劏房做按揭只做住宅按揭,其實是錯的,買家可以照向銀行申請做按揭,但就要以出租物業按揭作審批,而不是自住物業,最多可以做5成按揭。因此入場門檻是相對較高。假如買家找不到銀行做按揭,可以先找按揭轉介公司幫手,有機會可以將按揭由財務公司轉回到銀行裡,以降低利息開支。

利率開支是直接影響劏房租金回報的重要一環,劏房按揭利率一般要3至4厘,最低可以做到P-3%,即是2.375%。但要找到願意做劏房按揭的銀行並不易,因為本身購買舊樓就有很多因素影響按揭及中伏位。

中伏位 一)沒有建築物書面命令 不少唐樓本身可能具有僭建的問題,僣建不單有機會影響到按揭成數及銀行批出的貸款,亦有機會面對釘契的風險,一旦出現釘契,就無法向銀行申請按揭。如果買家購入的物業有建築物書面命令,就有機會代表該業主有僭建或外牆問題,如果是S24,是需要拆除或復原違規建築。而S26更是代表危險或欠妥的建築物,需要銀行簽署承諾書才能承造按揭。

中伏位二) 沒在臨時合約訂定安排驗樓 由於舊樓的驗收情況較為複雜,銀行一般會委派人員上門視察,因此買家宜在臨時買賣合約加入驗樓條款,特別是劏房是連租約買的話,以免日後過不到銀行驗樓那關而阻礙申請按揭。

中伏位三) 買家購買舊區或樓齡大的舊樓時,都有機會面對分契及劏房契的問題,這兩者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分契是指一個單位涉及多個獨立業權,經律師處理及在土地註冊處登記後即完成分契,每個業權都可以獨立分開買賣。但單位間隔上的改動需要屋宇署同意才可以進行。而劏房則相對簡單,只需要簡單改動即可完成,未必需要向屋宇署申請,加上每個單位並沒有獨立業權,處理上會較易很多。不過有些劏房可能因過度改裝而涉嫌違法,這樣就有機會觸動屋宇署,業主需要將單位還原及將有問題的部份拆除,否則有機會面臨釘契。而銀行對分契樓及劏房的取態並不太一樣,大家需要了解一下。

製造劏房放租這件事本身是中性的,它確實可以賺到很多的錢,是投資的理想工具,且風險極低。在社會來說,亦可以幫助一些低收入人士或家庭有問題的想獨居的青年人需要,不過劏房濫收水電費或居住環境過於不人道,自然是業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