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回家了”
“不,琪琪還在玩呢!這不公平!”
“妹妹還小,媽媽要多照顧妹妹!”
“不,那我怎麼辦?這不公平!”
在孩子從小到大的日子裡,我們至少要聽到好幾次“這不公平”!

但這不算什麼壞事。每次關於不公平的抗議都是一個向你的孩子傳授寶貴的人生教訓的機會。
爸爸媽媽的回應方式,將直接影響到孩子成年後,如何處理不公正現象的方式。

舉個例子:
如果直接跟孩子說: 哪裡不公平?你知道什麼叫公平? 那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無法控制任何事,於是越來越自卑,自尊水平也越來越低。

可如果不分青紅皂白跟孩子說: 他們竟然這樣對你?走!我們一定要討回公道! 那孩子又很可能成為一個要求過高、自以為是的人。

更健康的方法,是在移情與鼓勵之間找到平衡,以回應“那不公平”。
讓孩子相信自己: 我有足夠的能力來應付失望,
我也足夠聰明,能找到應付不公正行為的合適的時機。

當然這並不輕鬆,希望孩子能成為這樣的孩子,我們大人首先得問問自己:
*我自己如何看待公平?*
記得有一次早教課。

當時我給所有的小朋友都發了一團橡皮泥,孩子們和在自己媽媽的陪伴下都玩的非常投入。
過了一會兒,看孩子們都玩得很熟練了,我又給孩子們發了一些玩橡皮泥的小工具。

這時,有一對母女又走進了教室,媽媽很抱歉地悄悄跟我說:
“對不起,我們遲到了”。

我輕聲地說沒關係,又趕緊給她們安排好位置,也給了那個小女孩一團橡皮泥。
小女孩的媽媽看了一下四周,發現別的孩子除了橡皮泥,
還有小工具,於是有點不高興地問我:
“老師,為什麼別的孩子都有小工具,我的孩子沒有?”

我輕聲跟媽媽解釋: 因為您寶寶剛來,其他小朋友也是先用小手玩熟練了橡皮泥,
才開始使用工具的。等您寶寶熟悉一會兒,我再給她小工具。

這位媽媽知道了原因,立刻釋懷了,表示理解。下
課後還跟我聊了自己想法: 我之前從來沒考慮過,
孩子和孩子之間,不一定什麼都要一樣,
也可以不一樣,這才是真正的走心、因材施教。

不然,不論孩子來得早還是晚、現在處於什麼水平,
都給每個孩子完全一樣的玩具,看上去是公平了,對孩子來說卻未必是好事。

所以,我們自己需要明白,也應該教孩子明白:
*公平不等於平均*
比如家裡有兩個寶寶。
妹妹還小,媽媽花了更多的時間照顧妹妹的日常生活,
相比之下,哥哥卻什麼都要自己做,於是哥哥覺得“不公平”!

但有一天,哥哥的學校有演出,媽媽要去給哥哥打氣,
不能去幼兒園接妹妹,於是妹妹也覺得“不公平”!

可是媽媽能怎麼辦呢?媽媽分身乏術啊!

為了避免孩子們這種類型的衝突,父母需要做的,是要讓每個孩子都意識到:
“我是獨特的”。

爸爸媽媽經常對孩子們說: “你們倆我都一樣的愛”。 這沒錯,但還不夠好。
更好的是分別告訴兩個寶貝,他們的獨特性在哪裡,你最欣賞他們的特質在哪裡。

比如: 哥哥,你是媽媽獨一無二的寶貝,沒人和你一樣,你很強壯,反應又快……

對小寶則肯定是另外一套語言: 妹妹,你笑起來這麼甜,
總能這麼快樂,有你這樣的小寶貝,爸爸媽媽都覺得很幸福啊!

也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所以當哥哥學校有演出,
需要更多幫助,那父母完全可以多分配些時間給哥哥。

當然也要和妹妹說清楚: 媽媽知道你也想媽媽陪,媽媽也想呢,
不過哥哥現在面臨的事情很重要,等哥哥演出完了,媽媽會好好陪你。

這也是育兒中的“對事不對人”,讓暫時被忽視的另外一個孩子感受到:
 不是爸媽不愛我,是因為我們要先解決一個重要的問題。

而如果把公平當成了平均,不但不能讓兩個孩子
都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獨特的完整的愛,
還很有可能讓父母陷入到焦頭爛額的境地,一碗水總也端不平。

因為絕對的平均是不可能做到的,總有某一個人,得吃點虧,讓一步,或是感到挫敗。
這時候,爸爸媽媽需要: *規範孩子的挫敗感* 如果孩子覺得不公平,我們與其否定他,對他說: “哪裡不公平?”

爸爸媽媽也需要讓孩子明白: 無論外部情況如何,我都可以控制自己的感覺。
我們可以教孩子一些措施,來幫助他舒緩一下,感覺好一些,從不良的情緒裡走出來。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如果孩子沒做出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行為,
時間、環境也允許,不妨就讓孩子自己發會兒脾氣好了,不用過多理睬。

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很難過,你想哭就哭一會兒好了。
”然後,大可在孩子的視線範圍內,去做些自己的事情。

這樣做的好處是,孩子完整地經歷過“從壞情緒裡走出來”的過程。
下次他會明白,有壞情緒不可怕,想哭不可怕,過一會兒,我總會好起來的。

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
如果在公眾場合,為了不妨礙他人或秩序,就不方便讓孩子盡情哭哭了,那怎麼辦呢?
帶孩子出門時,可以在自己包裡準備一個孩子沒見過的、新奇的玩具,以備不時之需。

當然,千萬不要分散了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就不管了。
接下來的工作更重要:
等孩子數數完,稍微平靜一點,我們要幫助孩子說出自己情緒,告訴我們,是什麼讓他不開心。

比如: “琪琪不跟我玩了”;我沒得粉色的杯子”;

然後再問問孩子:
你覺得你現在想做些什麼,能讓自己感覺舒服一點?
孩子能想到最好,如果孩子想不到,
那爸爸媽媽可以提醒孩子那些讓他感覺良好的事情,
比如: “上次你和冬冬一起看圖畫書很開心呢”。

多經歷幾次這樣的情景,多些練習,孩子很快
就會開始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不再需要成年人的提示了。

除了學業這種“大事”,生活中很多“小事”也應該如此。
比如我們不能控制天氣,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因為下雨天不能去公園,我們可以糾結於“我為什麼這麼倒霉”,
也可以選擇在家裡玩一個有趣的遊戲,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

為了更好地做到“不糾結”,爸爸媽媽也需要: *避免去爭論“是否公平”
* 舉個例子: 兒子:幼兒園裡的同學都不和我玩,這不公平!
爸爸:怎麼會呢,大家都很喜歡你的。
兒子:不,他們不喜歡,我知道的。
爸爸:(大聲)不會的,人家喜歡你的!
兒子:不喜歡!
爸爸:喜歡的!你真的煩死人了! 儘管你不能同意孩子的看法,
但一味地跟他說“不是這樣的”,也並不會有什麼實質性幫助。

所以,與其跟孩子爭執“是”或“不是”,不如平心靜氣地和孩子聊聊他的經歷。
例子中那位爸爸與孩子爭執的時候,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
孩子“覺得”自己不受歡迎。

如果爸爸能鼓勵孩子說出“為什麼你覺得小朋友不喜歡你呢?”會更有利於解決問題。
比如,爸爸可以問問兒子: 你真覺得大家不喜歡你嗎?你當時一定很難過吧? 如果爸爸這樣問了,孩子有了被理解的機會,才更有表達自己的情緒的願望。能好好表達自己的情緒,好好述說自己的經歷,才有機會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反复糾結“公平不公平”。

*最後,我們來分析一下:
* 當孩子抱怨“不公平”的時候,他真正追求的是啥?
“為什麼老師讓我排第二排?這不公平!” “為什麼哥哥可以吃兩塊餅乾,我只能吃一塊?這不公平!” 可事實是因為幼兒園分組輪流,大家都有排第二排的時候;
事實是哥哥年齡大,自然吃得多,哪怕給妹妹兩款餅乾妹妹也吃不下。

所以如果孩子經常抱怨“不公平”,他們通常不是在追求“公平”,而是在尋求“特殊待遇”。
他們不過是想確定: 我是獨特的,父母、老師對我的愛是完整的、而不總是“平均的”。

因此,當孩子們抱怨不公平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適當地解決,
那孩子很可能持續抱怨下去。而一個只會抱怨“不公平”的孩子,很難和他人友好相處。

因此,我們一方面應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同時,也把這次抱怨視為幫助孩子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為的機會。

不糾結、不抱怨、不執拗於不公平的情緒,而是學會應對失望,學會尋找合適的機會,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公平。

Reference:精彩文章:被遺忘的度假仙境!苗栗「景觀秘境民宿」秋冬首推,獨家「無邊際鞦韆」搶先拍,還能賞楓、看夕陽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