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中華文明向來重視殯葬禮儀和生命關懷。
近年來,殯葬改革大力移風易俗破舊立新,但也出現了一些亂象,嚴重傷害逝者尊嚴和生者情感。如何重建現代殯葬禮儀體系,做到繁簡有度,彰顯人文,尊嚴生命,在生命終端讓社會情感治理氣清景明?清明前夕,記者就此展開採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天下第一難”
簡單粗暴不是移風易俗
“我在民政部工作了31年,走了4個司局,我現在體會到殯葬工作是最難做的一項工作。我到地方調研,很多市委書記、縣委書記、鄉鎮幹部都跟我說,過去計劃生育是天下第一難,現在殯葬工作是天下第一難。為什麼?請大家找找答案。”清明前夕,2019年北京大學“清明論壇”上,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丟擲了“第一難”。
“第一難”,一個極端案例是,某地強行平墳,導致一段時間裡火化率原本已逾80%的地方降至20%,整個省火化率從50%多下降到23%。為何殯葬會變成基層社會治理的“第一難”,為何殯葬改革移風易俗會出現亂象?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長張兆安在代表建議中詳細分析了其中緣由。
第一,須重視殯葬禮儀的文化價值內涵,對傳統喪禮習俗進行價值評估。
我國的殯葬改革一直由政府強勢主導,簡化或揚棄傳統殯葬禮儀是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各地民政部門存在“一切從簡”的思維方式,導致了現行的殯葬管理制度和改革方式在傳承人文精神、體現人本尊嚴方面明顯不足。
1997年頒佈的《殯葬管理條例》,目前正在修訂中。條例倡導殯葬改革,強調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用地和節儉喪葬費用,但失之注重經濟考量而遺落了人文關懷,凸顯了工具理性而弱化了更深層次的人文價值考量,導致殯葬改革極易在基層實踐中變得“簡單粗暴”。誠然,傳統喪葬禮俗魚龍混雜,迷信陋習有之,繁雜靡費有之,也因此更需要辯證審慎的區分。
事實上,殯葬絕不僅僅是處理逝者遺體,殯葬禮儀作為古代“五禮”之一,價值在於維護社會倫理、規範社會秩序、塑造人文道德。“禮者,養也”,古人制禮的動機在於“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就是順著人的情感和慾望需求,將其納入到文明秩序,構建起基本的人倫與道德規範。喪葬禮俗更是如此,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是指慎重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民眾的道德才能歸於醇厚。中國的殯葬禮儀綿延至今,也正是在於彰顯逝者的生命尊嚴,安頓生者的情感心靈,體現生命的意義。
因此,殯葬禮儀不是簡單的遺體告別,而是表達了逝者與生者的精神聯絡,使逝者的精神生命“永垂不朽”,生者的心靈有所皈依,乃至維繫一個民族的文化認同和人文關懷。所以,在殯葬改革過程中,必須重視殯葬儀式慎終追遠的文化價值內涵。
第二,須理性對待殯葬禮儀中的文化傳承與現代轉化的關係。
喪葬禮俗,現代化變革是殯葬改革的重中之重。喪葬禮俗,要順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更契合生態環境保護需求和社會文明進步要求。
“禮以時為大”,任何禮儀傳統都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傳統殯葬禮儀要與時俱進,也完全可以在合理傳承人文精神的基礎上加以現代轉化,使“慎終追遠”的教化功能得以傳續,人文關懷得以表達,逝者與生者得以安頓,為新時代奠定人倫道德基礎。
一言以蔽之,殯葬改革,一切從簡,但“簡單粗暴”絕對不是移風易俗。事實上,殯葬禮儀的現代化革新也已受到政府的重視。2018年12月,全國喪葬禮俗改革座談會在陝西召開,民政部在會議上提出,推動現代殯葬禮儀革新過程,要把握好“破”與“立”的關係,要釐清封建迷信與精神文明、陳規陋習與傳統禮俗、文明節儉與滿足情感需求之間的關係,正確詮釋和傳承弘揚傳統禮儀文化中的正能量,創新體現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殯葬新模式新禮儀——這就是理性改革和有溫度的情感規則的有機銜接,平衡好“繁”與“簡”,賦予殯葬禮儀順應時代發展的現代人文內涵,既有效保障基本民生需求,也要滿足合理的個性化情感需求,做到繁簡有度、彰顯人文、表達生命尊嚴,體現生命意義。
重建殯葬禮儀
既尊重傳統又符合潮流
近年來,社會學界提出了“社會情感治理”新理論,殯葬服務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殯葬從業者直面的是遭遇人生重大變故的人,尤其可以借鑑情感治理理論和實務經驗,通過建立現代殯葬禮儀體系,幫助遺屬整理收拾心理情緒,體悟生命情感,肯定生命價值,重建人生家園歸屬感。“為此,推進殯葬改革,建立一套既尊重傳統又符合時代潮流的現代殯葬禮儀體系,勢在必行。”張兆安說。
首先,殯葬儀式是告別人世的終極儀式,也是安頓人生的最重要儀式,人們需要尊重優秀傳統,探討更加富有彈性、柔性和人情味的現代殯葬改革路徑,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現代殯葬需求。構建出一套現代的殯葬禮儀體系,應是政府主導,學界和社會各界不斷合力共謀,法、理、情和諧共融,以制度化、體系化迴應社會情感需求。同時,中國現代殯葬改革的活力在基層,政府部門應考量給予一定的制度空間,激發社會組織的創新動力。
其次,政府部門應聯合學術界對於殯葬改革的理念、目的、路徑等基本問題進行一番“正本清源”的梳理,走向社會、走向基層,多做調研,更深切地把握改革中的實際問題。
當前,殯葬行業標準中的禮儀規範內容散見於接待、祭掃、告別等細類標準中,缺乏統一推薦標準。參照西方做法,禮儀標準堪稱典範的是德國行業標準《葬禮服務要求》,對工作人員、接待諮詢、遺體處理、葬式選擇、財務管理、宣傳公告、預備善後等50個內容進行全方位規範。“為了便於操作,我國相關部門或可聯合起草制定行業推薦標準《殯葬服務禮儀》,探索把體現中華文化精髓、現代文明理念的殯儀標準推而廣之,移風易俗。”張兆安在代表建議中說。
縱觀人類文明史,殯葬是人類自我意識覺醒,走向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記載歷史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無論是我國的兵馬俑,還是古埃及的金字塔,都是最好的例證。“我國有著數千年殯葬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死哲學觀、倫理道德觀和殯葬禮儀觀,體現了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民族倫理特質,對於民族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王金華說,面對“天下第一難”,與時俱進,堅定不移地推進遺體火化、節地生態安葬、文明祭壇祭掃,最大限度地降低殯葬活動對於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負面影響,促進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同時重建現代殯葬禮儀體系,對傳統文化激濁揚清,現代社會情感治理也將因此氣清景明。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姚麗萍
予生命敬畏 讓離去安詳
生命的尊嚴,不只體現於活著的時候,也體現在離去的時候。
離去時,如何讓人也有尊嚴有體面?2019年北大清明論壇上,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醫學專家凌峰講述的故事和觀點,發人深思。
凌峰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專家
我是神經外科醫生,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跟生死打交道,就像在深井裡往外拔人一樣,有的人說我們的工作是在刀尖上跳舞,有的人說我們是懸崖邊散步,真的沒有這麼詩意,每天緊張的一身汗,但是隻要有1%的希望我們都會盡100%的努力。其實更多時候,醫生無法準確地判斷或預測病人到底什麼時候醒來,能恢復到什麼程度,也不知道張三和李四有什麼不同。醫生只是盡力做了能做到的,對於這些不知道的事情我依然不知道。生命是如此的神祕和複雜,我們才對生命充滿了敬畏和尊重。
我的公公,老革命,很豁達,生前一直跟我說,人活著要做貢獻,人死了千萬不要折騰,一定要安靜。他得了好幾種癌,我沒有給他做特別多的干預,只是把腎癌手術做了,他也說自己是在與癌共存。他95歲去世。去世前,他伸出三個手指頭,大家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他不能說話也沒力氣寫字。我問,爸爸是不是在說“三個願望”已經實現了?一是要過了元旦,二是要過了春節,三是要過了95歲的生日。那一天,老爺子過了95歲生日剛好一週。他點點頭,很快就昏迷了。按照他的囑咐,關掉呼吸機,不上透析,什麼都不上,讓他享受大自然給他所有的東西而不給他額外的東西。我們守著他陪著他,十幾分鍾後,老爺子安安詳詳地走了,就像睡著了。
還是照老爺子的囑咐,不進八寶山,不用墓地,不用骨灰盒,埋在樹下就好。一棵銀杏樹,早就選好了,當初我拍了照片問他好不好?他說好。我說在樹下放一個小小的碑,寫幾個字——“我們悄悄的來,也悄悄的走,留下一片綠庇廕後人”,再寫上您和媽媽的名字、生辰,好不好?他說好,記著加上入黨日期。
老爺子走了,就葬在樹下。他喜歡花,我們就讓他的樹下鮮花常開。在病房裡,我常常會見到老爺子這樣的人,他們生如夏花之燦爛,逝如秋葉之寧靜。其實,當生命結束了,讓人走得平靜、安詳、有尊嚴有體面,就是我們能為病人、為親人盡的最後一份關愛,逝者的離去,因此也很有質量。
姚麗萍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