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裡邱瑩瑩失戀失業,心灰意冷,對父親說“我不想在上海呆了,我們同學都回老家了,他們回去以後,要房有房,要車有車,還有家裡人照顧……”。

表哥就是邱瑩瑩口中那個回老家的“同學”,大學畢業在深圳呆了半年,苦於工作生活壓力,回老家找了份文員工作。

現在到了成家的年紀,家裡人天天張羅著給他相親,可表哥嫌小縣城的姑娘入不了眼,反倒羨慕起在大城市的同學圈子廣,認識的朋友多。

眼紅別人日子過得風生水起,自己卻守著圈子裡的一畝三分地不願走出,村上春樹有個形象的比喻:

害怕遠離故土,遠離氣味相投的朋友。拋舍不下這份舒適愜意的溫暖,就像寒冬早晨不敢鑽出熱乎乎的被窩。

生活平淡如水,工作單調重複,朋友圈能發的只有公司廣告;

出行半徑永遠在兩點一線之間,微信運動穩定在3000步不動;

最大樂趣是與同事講八卦,最糾結的是晚飯吃什麼。

複製貼上般的日子,一眼就能望到二十年後的生活。

一成不變的生活,習以為常的無聊,看似忙忙碌碌,實則毫無進步。

之前看到關於中國留學生小圈子的新聞報道。

約有64.7%的受訪留學生表示交際圈中,本國朋友佔到50%以上,在需要傾訴或陪伴時,他們基本會選擇本國朋友。

初到國外,獨自面對陌生的文化,結識同胞無疑為在外的求學生活增添了幾分慰藉。久而久之,學習組隊、出門玩耍、吃飯做菜,圍繞在身邊的都是國人。

他們待在自己劃好的小圈子,那裡沒有語言不通、環境不熟的困擾。沉浸在“溫柔鄉”,舒適成了懶惰的幫凶,溫水煮青蛙般,將意誌消磨殆盡。

領導力大師諾埃爾·蒂奇將人的技能層次劃分為三種,最裡面為“舒適區”,安全感最強,萬事盡在掌控;中間為“學習區”,具備一些挑戰性,努力過程中會有些許不適;最外層為“恐慌區”,這裡的事情超出能力範圍太多,使人崩潰。

惰性使人願意待在舒適區內,明知是坐井觀天卻仍願意做那隻溫水裡的青蛙。

而所謂的走出舒適區,其實就是克服痛苦和恐懼的過程。

艾力在《人生的84000種可能》中寫道:“很多人終其一生都被束縛在小圈子裡,沒有勇氣跳出來,還自我安慰說:外面風浪太大,衝出去也不可能成功,鯉魚躍不過龍門。”

多少人就這樣把自己困死在了小圈子裡。

電影《瘋狂原始人》中的克魯德家族是享受舒適圈的代表。

家訓是“新事物是壞的,好奇是壞的,千萬要小心”,只有洞穴最安全,這樣的生活乏味到讓女兒小伊產生“我們現在這不叫活著,這只是沒有死去”的質疑。

一次意外使克魯德家族逃離洞穴,開始新的探險。一路上雖有重重危險,卻也見到了奇幻美妙的森林,色彩斑斕的蟲魚鳥獸以及耀眼迷人的滿天星鬥……

影片溫情,生活卻很現實。

面對一成不變但又相對過得去的生活,有多少人會試著去改變呢。很多人隻願“窩在舒適區,困在固有的交友圈,認為人生就是這樣,生活就是如此,然後,把一切歸咎在命運頭上。”

世界頂尖關係網路科學家羅恩·伯特分享過一張圖:

在這張圖裡,向左意味著大而寬廣的交際圈,向右代表著封閉的小圈子。實驗結果表明,交際圈寬廣的人受到的評價更高,更容易成功。

央視女主播張泉靈從央視離職、進入創投界時已經42歲。當她第一次提出要離開時,身邊人都在阻攔,因為“改變就有成本”。

可張泉靈有種危機感,“世界正在翻頁,如果不夠好奇和好學,我會像一隻螞蟻被壓在過去的一頁裡,42歲雖然沒了25歲的優勢,可是再不開始就43了。”

誠然,走出舒適圈不是一句“為了夢想”就能成功的,時間、金錢、家庭、能力等,都是束縛。

有人努力逃離小圈子,父母卻拚命往回拽;

有人毅然辭職搞創業,對愛好、方向卻一無所知。

有人想周遊世界去探險,尚未填飽的肚子卻在抗議;

在決定跨出小圈子前,可以像美國布蘭戴斯大學教授安迪?莫林斯基建議的那樣,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做好萬全準備了嗎?

這個挑戰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現在這個時機點對嗎?

一味隨大流跳圈子,是給自己找別扭。

不是逼自己離開熟悉的環境,就能平步青雲。真正需要掙脫的不僅是生活的圈子,更是內心的貧乏。

拒絕學習、拒絕改變、拒絕進步,小圈子的圍城走到哪兒都逃不出。

正如廣告女王莊淑芬所說:

“舒適圈這件事,不是跨不跨出去的問題,而是把自己的舒適圈‘擴大’。隨著環境改變、自己的能力與經驗不斷增加,你的舒適圈自然會持續變大。與其為自己畫出一個個獨立的小圈圈,然後強迫自己從一個跳到另一個,不如要求自己每天進步一點。讓能力持續累加且相輔相成,讓自己的守備範圍愈來愈大,甚至,讓全世界都變成你的舒適圈。”

弄清方向,提升自己,“圈子”自然而來。

往期文章推薦

別把離職當勵誌

睡一個人,要懂點常識

貧窮時遇上心愛的人,是一場劫難

有些詞,只是叫一叫就讓人喉間哽咽

你以為生孩子是“卸貨”,我覺得是要命

轉載請註明出處。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