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古代詩詞史,家國的不幸、民族的災難以及個人的遭遇,均是詩人筆下經典而永恆的題材,“愁”也就順理成章成為詩人筆下的情感基調。他們講究“以悲為美”、“以愁為工”,似乎把抽象的“愁”,如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成為了這一類藝術成就的評判標準。

如李白,便將心中的“愁”,生動形象地賦予了長度,於是便有了:“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而李清照,則將心中的“愁”,賦予了重量,於是便有了:“載不動,許多愁”;再如南唐後主李煜,他更是在《虞美人》中把“愁”寫的有數量,“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當然不管詩人們是將“愁”,賦予長度,還是重量或者數量,都反映了詩人內心百感交集的人生感悟。而在眾多寫“愁”的古詩詞中,個人以為“詞中之龍”——辛棄疾的《醜奴兒》寫的最為“愁”人。辛棄疾在這首詩中通過“少年”與“現今”的對比,來抒發內心遭受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之情,倘若加上自己的聯想,看完著實讓人百感交集。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看辛棄疾的這首詞《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是辛棄疾被彈劾後,閒居帶湖時所作。當時南宋的統治者一心求和,無心應戰,對於主張抗擊金軍、收復中原的辛棄疾來說,讓他遠離抗戰前線,只能官居閒職,這是非常令人鬱悶的,本次這次更是長達十年之久。可以說是滿腔的熱血和憤懣,化成這一首“愁”人的詞作。

全詞上片和下片,辛棄疾將自己的少年之愁和老年之愁,作了強烈的對比,少年時期的辛棄疾,血氣方剛,對前途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即使他生長在所謂的中原淪陷區;青年的辛棄疾,則具有過人的謀識和膽略,敢於和金兵抗爭,目標是收復中原;可以說這個時間段的辛棄疾是不知道什麼是“愁”,一個“強”字,足以說明他的年少輕狂,即便要說“愁”,也是是在寫詩詞時勉強說“愁”。

但如今人已老,血氣方剛的年代早已過去,殘酷的現實,讓辛棄疾明白了自己當初的思想,是多麼的艱難,收復中原的意願是多麼的遙遠。不同時間,再次登上高樓,卻早已物是人非,早已沒了當初的那份激情。若是因為自己處境的艱難,內心的孤獨,引發的“愁”容易排解,但是內心對國家存亡的大愁,則是無法排解,只能內心獨自承受,一句“天涼好個秋”,讓他的“愁”,愁到了極點。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