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智商有地區差異嗎?吳語區明清時就盛產進士,近代兩院院士數量較其他地區也有明顯優勢,是因為吳語區人民天生聰明嗎?

 

文|大象公會

圖|網路

  中國人的智商有地區差異嗎?吳語區明清時就盛產進士,近代兩院院士數量較其他地區也有明顯優勢,是因為吳語區人民天生聰明嗎?

  2005 年,一項衛生部主導的研究傷害了很多中國人民的感情——為調查各地缺碘狀況,研究人員測量、比較了各地兒童的智商,結果顯示,中國人的智力呈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上海、浙江、北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遙遙領先,均超過 110。而西藏明顯落後於其他省區,兒童平均智商僅為 77.3,智力落後的比例高達 32%。

 

  2005 年全國 32 個省份 8-10 歲兒童智力測定結果

  從研究資料看,中國最聰明的人分佈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的吳語區,智力水平在全國遙遙領先。

  研究給出的江蘇內部智商差異,也大大增強了吳語人發射地圖炮的理論自信——江蘇浙江雖為鄰省,智商卻相差 6 點,這一差別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江蘇省會——被蘇南人民視為江北佬的南京人表現不佳,兒童智商平均不到 100,趨近鄰省安徽(98.2),大大低於全省 109.0 的平均水平。

  很難說吳語區的優秀表現源於經濟實力,同屬經濟發達地區的廣東,兒童平均智商就只有 101.1。

  吳語區人民真的天生聰明嗎?

  人口紅利

  能傷害其他地區中國人民感情的不只是衛生部,還有萬惡的科舉製度。

  在現代智商測試發明之前,最能說明智力水平的無疑是科舉。從進士數量看,明清兩代全國共有 51444 名進士,江蘇南部蘇州府、常州府、鬆江府和浙江的吳語區核心地帶就出了 10427 名,佔全國五分之一。其中蘇州府(1861 名)、紹興府(1540 名)、杭州府(1370 名)、常州府(1281 名)進士總數均超過千名。

 

  清代進士人數分省統計表,來源:《清代進士的時空分佈研究》

  相比之下,明清陝西省共出進士 2041 名,勉強超過蘇州一府人數,這在西部省份中甚至已算是不錯的成績。

  單就狀元數量來說,吳語區的優勢更明顯。清朝共取狀元 114 名,其中出身江蘇南部吳語縣市以及浙江的至少有 59 名,超過狀元總數一半。

 

  清朝各省狀後設資料統計,來源:維基百科

  一些江南家族的科考成績更是驚人,以毗陵莊氏為例,明清兩代莊氏共有進士 35 人,最輝煌的是莊存與和莊培因兄弟,哥哥是榜眼,弟弟是狀元,他們的表哥錢維城、莊培因的嶽父彭啟豐也都是狀元。對於整個明清都很難出一個三鼎甲的其他地區,如此成績確實望塵莫及。

  科舉中的優異表現似乎坐實了吳語區人民的智力優越感,但當時江蘇、浙江之所以能成為科舉大省,首先是人口基數幫了大忙。

  整個明清時期,江南地區人口占比都相當高。明前期,南直隸(江蘇和安徽)和浙江人口為 1192 萬和 1078 萬,分別佔全國人口 17.1%和 15.5%。中期則是 1849 萬(16.7%)和 1584 萬(14.2%),晚期為 3095 萬(17.8%)和 2486 萬(14.3%)。

 

  明代天順年間戶口分佈圖,每點代表一千戶

  清中前期,江蘇和浙江繼續維持了人口優勢,如嘉慶二十五年(1820 年),江蘇以吳語為主的南部州府(含鎮江府)人口 1640.3 萬,同年浙江 2741.1 萬。蘇南、浙江人口合計 4381.4 萬,佔到了全國人口總數的 12.3%。

  不過,人口基數也不能完全解釋吳語區的智力表現。

  1851 年-1864 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從 1860 年開始,戰場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經濟繁榮的太湖平原地區,這場戰爭極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的人口分佈格局。

  根據曹樹基《太平天國戰爭對蘇南人口的影響》,太平天國運動後,江南人口出現劇烈下滑,江蘇南部吳語為主的蘇鬆常太地區人口由 1575.4 萬滑至 659.1 萬,浙江則從 3127 萬掉到 1497 萬。蘇州府人口損失 65%,常州府損失 69%,位於浙北的湖州府幹脆損失了 95%以上,從接近 300 萬掉到不足 10 萬。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