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作者  張逸

是一名剛考完高考的高三學生,過去的一年,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想著高考,睡不著。有些話,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高三給我的感覺是什麼?

壓抑

這種壓抑不是說壓抑了狂放的性格或張揚的個性,而是我感覺有一些最基本的驅力被壓抑了。比如說,好奇,比如說,攻擊。

高三一年,我生活在學校,作為學生,穿著校服,對著書本,唯一不搭的就是不在學習。我不停地被訓練著,像當年中考體育前被訓練一樣,很多時候我坐在課室裡,做題、聽講、記憶,但我並沒有獲得任何有營養的東西,只是在培養自己的反射能力。我做題快了,審題準了,思路更加清晰,分數越來越高,但是這有什麼好高興的呢?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嗎?

我覺得自己值得驕傲的是什麼——比別人冷靜,比別人更能理解自己,比別人更能用直覺和邏輯理解事物,比別人更能面對恐懼、焦慮、意外和不公,這才是一個人值得驕傲的事情,它們關乎個人,關乎一個人內心的力量。

但是在應考的這一年裡,我不敢去真真正正地想一件事,因為對題目的思考太頻繁,沒有空餘的時間,更是因為我怕我一旦深入地去思考,會被老師批評“鑽牛角尖”,被教育用“出題人的思路去理解問題”,相信這樣的擔心不只我一個人有。

我想,就算解題能力真的重要,也不值得花一年的時間去培養,更何況我不覺得這種做題的智力有多麼重要,在生活中,標準答案並不存在,題幹、題支的假設也沒有,我們更多時候需要面對的是未知和不確定,這才更重要。

有人說高考浪費青春,更不如說高考定義了我們的青春。只是我覺得這個年紀如果把這個去刷題的時間給我,讓我去做自由聯想,去做個人體驗,甚至讓我追追劇,寫寫文,至少我能搞明白更多的東西。

我的攻擊性又是怎麼被壓抑的呢?對於我們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來說,表達就是一種昇華的攻擊。能夠去表達觀點,抒發感情就是在展現自己的“武器”。

但高三所有東西以分數和答案為重,所有人都說:自由表達這種東西留著畢業後慢慢表達吧。好吧,其實他們說的有道理,但是人在這種攻擊受阻的環境下還需要發揮自己的智力,把自己的自戀投注到分數和解題上,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我覺得我被控制了。

憤怒

大家有沒有覺得高三學生比一般人敏感,像瓷娃娃,不敢碰,我覺得這是高三學生對社會、環境把他們異化的防禦性反應。我希望能夠喚醒某些“責任人士”的反思,特別是父母和老師,大家都不敢說,不敢罵。在有些時候,有些父母、有些老師應該罵罵,罵不是為了爽,是要清晰不含糊地把一些遮攔去掉,讓人有羞愧感。因為羞愧了就會思考,就會改變,改變就是成長。

歐文·亞隆說,這世界上有真正的責任,也有偽裝成責任的偏執。

在高三這一年,我看到父母干涉子女的學習生活,問成績,問在校情況,巴不得把每節課上了什麼內容,考試每分鐘在幹什麼都問出來;

我看到父母不尊重子女意願,用自己一套套“高三不應該”、“現在不要”對子女施加強硬的舉措,比如,在“家庭會議”時,雙人言語炮轟的精神施壓,也有直接收手機的行為施壓;

我看到了父母對子女的精神綁架,用自己如何如何辛苦把子女拉扯大,如何不容易,家裡的希望如何寄託在子女一個人身上,自己又為子女的“教育”犧牲了多少多少,如此云云來讓子女處在要麼“學習—抗拒”,要麼“不學習—內疚”的道德窘境中;

我也看到了老師利用學生的焦慮不當“恐嚇”學生,在課上用過激的語氣去“激勵”學生學習;我看到了老師過度強調答題規範和正確答案,而忽略學生的“鑽牛角尖”的提問;

我也看到了老師沒能處理好高考帶給他們的焦慮,並將它發洩到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我還看到社會對高考的過度重視,用各種各樣的補習、提分、高三特權等,使家長和學生的生活環境更具緊張。

思考

1

父母對孩子的精神綁架

父母干涉子女生活,這個就算不是高三,在中國式家庭中也不少見,高三隻是爆發期。父母自己對高考的焦慮,這是他們和他們的高考曾經沒有處理好的關係的再現。

他們把自己對高考的焦慮感和無力感投射到孩子身上,在他們眼裡孩子是懶惰的、玩起來收不住的、不知道正確學習方法的。總而言之,孩子就是很菜,沒啥能力,沒父母不行,父母不“及時說兩句”孩子就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然而實際情況是,父母往往過慮了,到了高三,孩子往往知道該怎麼做,但是潛意識裡認同了父母對自己無能的投射,碰到事情就焦慮焦慮焦慮。

往深處看,父母的焦慮是因為害怕被拋棄。畢竟高三了,要飛的要走的也差不多要飛了走了,對自己焦慮察覺差一點的父母就開始“採取措施”了。更可怕的是,這樣的干涉和不尊重在中國的大文化背景下是愛的表現,但是,控制就是控制,不是愛。

那些犧牲自己去精神綁架孩子的父母就更可怕了。如果一個人為了另一個人把自己搞得很慘,省吃儉用就為孩子,然後孩子凡遇人生大事就要聽父母的,這跟上市公司搞股份責任制有什麼區別?父母要是把自己人生的51%都獻給了子女,那是不是就有子女人生的一票決定權了?

從關係本質上看,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犧牲後的回報主體,用自己的付出去換取對孩子人生的操控,這樣的關係一定要不得,這可能是祖祖輩輩遺留下來的模式,但中國家庭的犧牲式控制該停了,該停了!父母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成就,在自己的成就裡找成就感,自己的犧牲和遺憾自己去負責。

2

老師把反思和自責混為一談

再說老師,老師在學校也開口閉口“你們這幫小崽子”、“你們這幫娃”,然後學生的自我功能又被進一步地貶低、矮化,變得需要各種督促,變得被教育了先想想自己哪裡不是。有人可能會說,難道不應該先反思嗎?

其實,反思和自責是兩回事。中國教育者喜歡把他們聯絡到一起,整天用一套不自責就不會有進步的理論去攻擊學生。在這種批評式的教育下,自卑、煩躁的學生遍地都是,他們每天就是不斷地重複“我怎麼這麼蠢”“我怎麼又沒審清題”“我怎麼這麼粗心”的無意義的思考,唯一的用處就是緩解他們被懲罰的焦慮。

我常想,教師是不是也應該有一些督導和個人體驗的東西,來處理自己的焦慮,以及提高怎麼和一個班的學生相處的能力。

3

製造緊張氣氛的社會

至於社會上大肆宣傳的補習機構、渲染緊張氣氛的媒體以及給高三各種各樣特權的政府部門,我只能說作為一名考生,這個好意我理解,也很感激,但是全社會那麼緊張高考,這本身就是病態。

《高考,越重視越破壞》這篇文寫出了我的心聲,有一段話是這麼說:

“所有的資訊都在突出:高考不僅僅是考生的事情,全社會都在重視你們,祝福你們,這不是面對考試的態度,而是面對一場即將發生的災難的高度戒備的狀態”。

這也是整個社會體制的問題:高考太重要,升學太依賴考試,整個升學的方方面面就會陷入窘境,就像導線太細,電阻過大,電流通過就會發強熱,導線就會熔斷一樣。

是的

我在抱怨

抱怨在高三這個特定的環境中,施加於我們高三黨身上的制度和人際的問題,這遠比應試帶給我的煩惱和思考要多得多。

我認為高三遠遠不止應試,還要應很多很多別的東西,教育就算不能讓一個人更加聰明,也至少不要破壞一個人天生對世界探索的慾望。家庭就算不能讓一個人變得更強大,但至少不應去妨礙一個人的成長。

高三隻是一面讓事物放大的曲面鏡,那些我們到了高三才看到的問題,其實一直都在。

編輯   徐倩

轉載請註明出處。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