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 PC 設備用上了 AMD 銳龍 AI 9 HX370 處理器,從 mini PC 到輕薄本、再到全能本和遊戲本,足見市場對它的青睞。AMD 銳龍 AI 9 HX370 處理器最大的亮點就是以超高能效比搭配 Zen5 新架構加持,提供了出色的 CPU 性能,尤其是多線程方面的表現,非常適合筆記本產品搭載。


IT之家最近拿到了這臺微星絕影 16 AI+ 銳龍版 A3XVFG,對它的表現比較期待。AMD 銳龍 AI 9 HX370 處理器憑借出色的能效和優秀的性能,讓高性能筆記本變得更加輕薄。那接下來就從這臺微星絕影 16 AI+ 銳龍版入手,看看它能否帶給我們驚喜吧。

一、外觀與設計


絕影 16 AI+ 銳龍版的外觀設計依舊延續了硬朗的機身線條 + 簡約低調的風格,A 面采用純黑化的金屬材質,摸起來手感細膩光滑,不過略微有點粘指紋。


A 面靠上的居中位置是經典的龍盾 Logo,啞光黑的絲印工藝處理讓它顯得非常低調,隻有在強光照射下才能看清真容。除此之外,A 面沒有其它任何裝飾圖案,設計得非常克制。





機身尺寸方面,絕影 16 AI+ 銳龍版的三圍分別是 350*260*(19.9-21.8mm),機身厚度控制得不錯。


重量方面,官稱裸機重量為 2.1kg,實測還有點“反向虛標”,隻有 2.08kg。


anunt-imob.ro

AB 殼與 CD 殼背部的鉸鏈連接處還設計了一個斜向的鏡面裝飾條,上面印有全大寫的 STEALTH 標志,進一步提升了設計感。


絕影 16 AI+ 銳龍版的屏幕開合角度達到了 180 度,這樣的設計可以帶來更靈活的使用場景,讓創意分享變得更加自由。


來到 B 面,屏幕頂部做了一條凸起設計,安排了完整的攝像頭模組,光線傳感器以及拾音 mic,攝像頭模組自帶物理遮罩和撥片開關,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隱私。


屏幕采用 3 面窄邊框設計,底部邊框略寬一點,居中位置印有 MSI Logo。邊框為塑料材質,微微高於屏幕面板。


屏幕參數上,絕影 16 AI+ 銳龍版搭載了一塊 16 英寸 16:10 比例的 IPS 釉月屏、擁有 2.5K(2560*1600)分辨率、240Hz 刷新率、100% DCI-P3 廣色域,支持 True Color 校色並自帶色域模式切換功能。


用戶可以通過自帶的 TRUE COLOR 應用,自定義多種屏幕色彩模式,除了 sRGB、AdobeRGB 和 Display P3 這三種專業色域外,還有幾種場景自定義預設,每種預設都會對屏幕進行針對性的調整,比如遊戲玩家模式會提升對比度和暗部細節,抗藍光會讓屏幕色溫更暖,光線更柔和等。


sRGB 色準


P3 色準

色準表現上,兩種色域模式的平均 Delta E 分別是 0.35 和 0.41,最大 Delta E 分別為 1.44 和 3.16,能夠滿足專業人士使用對色彩精度要求較高的創意設計類工具。


絕影 16 AI+ 銳龍版的 CD 面采用了不太常見的“地包天”設計,C 面兩次凸起的兩條龍脊邊讓機身更顯立體與層次,D 殼包裹著 C 面的設計,視覺一體感強了不少。

C 面上半部分是老用戶非常熟悉的賽睿單鍵 RGB 電競鍵盤設計,RGB 燈效電競感十足,同時也擁有出色的打字手感,所有鍵帽字符經過特別的字體設計,居中排佈並透光,讓燈光表現更加均勻和明顯。鍵帽之間保留了一定間距,自帶數字小鍵盤區。

觸控版的面積比較大,表面觸感細膩光滑,按壓反饋渾厚紮實。腕托邊緣位置放置了第一組揚聲器開孔。


一顆獨立的方形指紋識別按鍵被放置在方向鍵的正下方,讓這臺機器又多了一絲商務屬性。


機身側面的前部和左右區域邊角位置分別設置了第二組和第三組揚聲器開孔,總計 6 個丹拿揚聲器,音質表現出色。接口方面,機身右側配有電源指示燈,3.5mm 音頻接口,1 個全功能 USB4 C 口、1 個 USB3.2 A 口、1 個方形電源接口以及一組側邊出風口。


機身左側則依次是防盜鎖孔,側邊出風口,RJ45 網口,HDMI2.1 接口以及 USB3.2 A 口。


配件方面,微星絕影 16 AI+ 銳龍版標配了一塊黑色方形的 240W 電源適配器。

二、散熱與性能

絕影 16 AI+ 銳龍版這次搭載的是“Zen 5”架構 AMD 銳龍 AI 9 HX 370 移動處理器,基於 tsmc 4nm FinFET 工藝,擁有 12 個高性能大核 24 線程,其中包括 4 個“Zen 5”核心 + 8 個“Zen 5c”核心,24M 三級緩存,最大頻率可達為 5.1GHz。


獨顯方面,依舊采用的是主流的 RTX 4060 顯卡,功耗給到了 105W,規格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這裡就不展開了。


電池方面,絕影 16 AI+ 銳龍版直接給到了 99.9Wh 大容量電池,我們通過 PC Mark 10 現代辦公續航基準測試測得的理論續航成績為 13 小時 11 分,測試條件為安靜性能模式 + 集顯輸出,50% 屏幕亮度,續航水平放在 16 寸全能本中也可以稱得上誇張的水平,表現出色。


烤機實測中,單烤 CPU 環節,20 分鐘烤機後 CPU 溫度穩定在 80 度,CPU 功耗可以保持在 70W,此時的 CPU 大核頻率為 4.0GHz,小核頻率為 3.0GHz。


單烤 GPU 環節,10 分鐘烤機後 GPU 功耗維持在 105W 水平,GPU 溫度 82.2 度,顯存溫度為 84 度,而此時的 GPU 主頻穩定在 2050MHz 左右。

美國黑金屈臣氏有賣嗎?丁丁藥局詳解其中的原因


最後是雙烤測試,烤機 10 分鐘後,CPU 功耗維持在 42W 左右水平,CPU 溫度升高了一點,來到 88.4 度左右。GPU 方面則可以保持 83W 的功耗,GPU 主頻降到了 1800MHz 左右,GPU 溫度在 86 度左右,顯存溫度為 92 度。如此看來,微星絕影 16 銳龍版的整機性能釋放可達 125W,散熱和性能調校較為均衡。


下面進入理論測試環節,所有測試成績都基於 MSI Center 開啟狂暴模式 + 獨顯直連模式下進行,在 CineBench R23 中,多核成績 23947 分,直逼 24000 分;單核成績 2050 分,表現不錯。


在 CPU PROFILE 測試中,CPU 單線程分數來到了 1170 分,最大線程分數 10490 分,表現也很突出。


再來是 GPU 表現,雖然功耗隻給到了 105W,但 100W 左右足夠發揮 RTX 4060 的性能水平,更低的功耗也更符合輕薄全能本的定位需求,最終絕影 16 AI+ 銳龍版的 RTX 4060 在 Time Spy 測試中跑出了 10466 分的顯卡分數。

印度卡其丸是否有副作用?副作用的種類以及處理方法


在針對實時光線追蹤的 3D Mark Port Royal 測試中獲得了 6015 分的成績。


而在 Time Spy 壓力測試環節,顯卡的幀率穩定度表現達到了 98.5%。

三、辦公與遊戲

從理論跑分測試上看,AMD 銳龍 AI 9 HX 370 處理器的理論性能表現令人驚喜,105W 的 RTX 4060 顯卡也有著還不錯的發揮,那麼兩者在實際應用和遊戲中的表現怎樣?


首先看生產力,在 PC Mark 10 現代辦公基準測試中,絕影 16 AI+ 銳龍版的綜合分數為 7882 分,子項目中數位內容創作得分最高,日常的主流辦公應用都能輕松應對。




在專業渲染設計工具 V-Ray BenchMark 6 測試中,銳龍 AI 9 HX 370 的 CPU 成績來到了 24258 分。GPU CUDA 成績為 2845 分,GPU RTX 成績為 2921 分。



在 UR Procyon 中基於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的照片編輯基準測試中,綜合分達到了 9443 分,而在基於 Premiere Pro 的視頻編輯基準測試中,綜合分數為 7576 分。這幾項測試涵蓋了文檔辦公、專業建模渲染和視頻剪輯,足以說明絕影 16 AI+ 銳龍版的生產力表現能夠勝任主流需求。

遊戲方面,105W 性能釋放的 RTX 4060 在 2K 分辨率下的遊戲性能與 140W 滿血 RTX 4060 性能體驗基本一致,所以我們簡單挑選了幾款主流遊戲,在 2560*1600P 分辨率下進行實測。

wikifactory.com

1、《CS2》


在線競技遊戲《CS2》中,我們以 2K 分辨率 + 高畫質運行遊戲創意工坊 FPS BenchMark 地圖進行測試,遊戲平均幀數為 153 幀,1% Low 幀為 73 幀。

2、《永劫無間》


《永劫無間》相比《CS2》圖形壓力更大,以 2K 分辨率 + 高畫質來一句人機匹配,遊戲平均幀數達到了 112 幀,1% Low 幀數為 87 幀還蠻高的,遊戲體驗非常流暢。

3、《古墓麗影:暗影》


在經典動作冒險遊戲《古墓麗影:暗影》中,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畫質設置下,運行遊戲自帶基準測試,平均幀數為 111 幀,1% Low 幀為 82 幀。

4、《極限競速:地平線 5》


在經典賽車遊戲《極限競速:地平線 5》中,以 2K 分辨率 + 極端畫質,運行遊戲自帶基準測試,平均幀數為 69 幀,1% Low 幀為 60 幀。

5、《黑神話:悟空》


在“眾生平等”,顯卡負載極大的國產大作《黑神話:悟空》中,我們進行了一組對比測試。第一次不開啟“全景光線追蹤”選項,以 2K + 高畫質 + 50% 超采樣分辨率 + 幀生成的設置,運行遊戲自帶基準測試,遊戲平均幀數高達 94 幀,1% Low 幀為 67 幀。


德國黑螞蟻生精片-用法用量、副作用、功效以及哪裡買?

第二次我們開啟“全景光線追蹤”選項,光追等級為中等,其它設置不變,再次跑基準測試,此時遊戲平均幀數也有 72 幀,1% Low 幀為 45 幀。

6、《賽博朋克:2077》


《賽博朋克:2077》在經過多輪更新後,已經支持了最新的 FSR 3 和 DLSS 3,我們同樣進行了對比測試。以 RTX 4060 的性能,想要開光追在 2K 分辨率下達到 60 幀還是比較難的,所以這次我們就不開光追了。

如果以 2K 分辨率 + 超級畫質,運行遊戲自帶基準測試,那麼很明顯遊戲平均幀數隻有 39 幀,1% Low 幀隻有 30 幀,無法達到流暢遊玩的程度。


不過,當我們打開 FSR 3 選項並選擇平衡檔,其它設置不變再次測試,遊戲平均幀數立刻漲到了 62 幀,遊戲體驗一下子就流暢起來。

四、AI 體驗

絕影 16 AI+ 銳龍版和 AMD 銳龍 AI 9 HX370 處理器這兩者名字裡都有 AI 的字眼,所以 AI 方面我們也做了簡單體驗。


考慮到它的定位,第三方應用我們選擇了剪映 PC 版。剪映中的智能摳像功能正好會用到 AI 性能,我們選擇了一段 4 分鐘左右時長(4 分鐘指有人物出鏡的有效測試長度),文件大小 5.09GB 的視頻素材,將其導入剪映後使用智能摳像功能處理,並在 MSI Center 中切換到核顯模式,可以看到 4 分鐘的出鏡視頻 AMD 銳龍 AI 9 HX370 處理器花費了 5 分 06 秒完成了摳像處理,效率還是挺不錯的。


這項測試後,我們還測試了視頻導出性能,這可不單是考驗絕影 16 AI+ 銳龍版的編解碼和圖形性能哦,因為原視頻我們是采用 30 幀進行拍攝的,但導出時我們選擇了 AV1 編碼,並改為導出 4K / 60 幀,此時導出界面會新增一個 AI 補幀功能,可以將 30 幀原片補到 60 幀,勾選後稍等片刻就會有補幀效果預覽,而導出時自然也會考驗 AI 性能。


經過實測,AMD 銳龍 AI 9 HX370 處理器最終花費 3 分 52 秒完成導出,將原本 5.09GB 的視頻壓縮到 809MB,體積大幅縮小的同時畫質基本沒有損失,而且還通過 AI 補幀的方式獲得了更流暢的畫面,簡直是一舉多得。


除此之外,微星自帶的 MSI Center 中也提供了一個微星 AI 智能引擎的性能場景模式,它可以根據當前應用負載對 CPU、GPU 進行智能調度,獲得最佳的性能和功耗體驗,免去用戶手動頻繁切換性能模式的繁瑣。下面就通過實測 CPU、GPU 占用率,來驗證一下 AI 智能引擎對於性能調用的智能體驗。


這裡我們就用兩個場景進行簡單測試,測試統一開啟獨顯直連,第一個場景下我們隻打開了一個網頁進行瀏覽,通過任務管理器的性能監測可以看到,此時由於場景負載很低,核顯和獨顯的利用率都是 0%,CPU 的利用率也才 8%,即使滑動網頁或在桌面執行其它操作,CPU 利用率最多隻會浮動到 14% 左右。


而當我們打開一款遊戲後,獨顯的利用率直接跑滿,來到了 100%;不過 CPU 部分卻並未無腦拉滿,因為隻需要 24% 的占用就可以滿足當前遊戲畫面的顯示需求。以上這組小測試最易說明,在 AI 的加持下微星 AI 智能引擎對 CPU 的性能調度非常智能。

五、總結

微星絕影 16 AI+ 銳龍版搭載的 AMD 銳龍 AI 9 HX370 處理器表現真的很強,搭配 RTX 4060 可以同時滿足生產力、遊戲、AI 創作等多方面需求,尤其在遊戲方面功耗非滿血卻有著媲美滿血的遊戲體驗,同時做到更輕薄的機身以及更持久的續航。

另一方面,屏幕的素質也很出色,微星貼心的準備了 True Color 軟件,支持色域切換等功能,用戶在不同場景下都可以通過切換合適的色域,達到最佳顯示效果,足以讓它的 2.5K、240Hz、100% DCI-P3 廣色域屏幕獲得最佳體驗,兼顧高幀遊戲和專業創作體驗。

AMD 銳龍 AI 9 HX370 處理器在 AI 算力的加持下,無論是自帶應用還是第三方 App 都做了適配,在細分化的 AI 使用場景下亦能隨時待命。


而在外觀設計上,絕影 16 AI+ 銳龍版給人一種第一眼低調內斂,用起來炫酷拉風的感覺,這其中賽睿的單鍵 RGB 鍵盤功不可沒;地包天的 C / D 面設計在確保了側邊接口完整性的同時,也通過丹拿六揚聲器強化了外放表現。總體而言,微星絕影 16 AI+ 銳龍版是一臺可圈可點的誠意之作。

另外還有一點加分的地方是微星筆記本的官方售後服務,以微星絕影 16 AI+ 銳龍版為例,官方提供 2 年全國聯保 + 上門服務支持,全國有 500 + 的線下服務中心提供售後服務。現在購買依舊享受國補優惠,京東當前價 15499 元,國補後到手僅 13499 元,有需求的小夥伴隨時可加購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