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孔明登樓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舖,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 

話說街亭兵敗,孔明急忙安排諸軍撤退,正在分撥糧草、人馬的當下,探馬急報:司馬懿十五萬大軍殺到!孔明身邊全無大將,只有兩千五百軍士,無奈之餘,只好大開城門,自己親自在城樓上彈琴⋯⋯。《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中的「空城計」橋段,把「一生唯謹慎」的諸葛孔明,在危急關頭不得已而用險、司馬懿小心翼翼,唯恐上當吃虧的反應,都描寫得活靈活現。在傳統戲劇裡,《失街亭》和《空城計》以及《揮淚斬馬謖》經常一起演出,合稱為「失空斬」。

不用說,這段「空城計」,史無其事,是小說家的虛構。裴松之在注《三國志‧諸葛亮傳》時,引用東晉人王隱寫的《蜀記》,裡面說西晉初年,有個叫郭冲的人,曾經說過五件諸葛亮沒有被記載在史冊上的事蹟,稱為「郭冲五事」,其中之一,提到諸葛亮駐兵漢中陽平時,派魏延帶主力部隊東下,自己則只以一萬兵馬守城,司馬懿知道消息,引兵追來,諸葛亮「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開四城門,掃地卻洒」,司馬懿懷疑有詐,於是退兵。羅貫中很可能就是以這個故事為藍本, 創作出小說中精采的空城計。

但郭冲版的「空城計」, 有很多破綻, 裴松之已經替我們一一駁斥了。首先: 諸葛亮從來沒有在漢中和魏軍作戰的紀錄,怎麼可能有機會使出空城計?其次,魏延怎麼可能帶領主力部隊?照《三國志.魏延傳》的說法,每次魏延隨諸葛亮北伐,都請求帶領萬人執行他的「子午谷奇謀」,每次諸葛亮也都「制而不許」。申請一萬人的部隊也不同意,諸葛亮可能讓魏延率領主力部隊,自己只留一萬兵馬嗎?最後,裴松之質疑說,就算事情都如郭冲所說,那麼司馬懿率二十萬大軍,既然已經知道諸葛亮兵少力弱,如果懷疑附近有伏兵,那正好應該把城池圍個水洩不通,怎麼就撤兵走了呢?(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設防持重,何至便走乎?)看來「空城計」只能存在於小說家的想像裡,因為真實戰場上,這實在是一個很「瞎」的計謀!因為就算司馬懿懷疑附近有埋伏,他只要派小規模搜索隊去查探一下,就知道真相,那在城樓上彈琴的諸葛亮,豈不就成了甕中之鱉?必利吉正品/ 必利吉/ 必利吉效果 /必利吉哪裡買 /必利吉p-force /必利吉副作用/ 印度必利吉 藍P必利吉 必利吉心得

不過,三國戰爭史上倒確實是有一次類似「空城計」的演出,主角是趙雲,時間是建安二十四年(西元二一九年)。根據《趙雲別傳》記載:當時劉備正和曹操爭奪漢中,某次大將黃忠遇見曹軍運糧部隊經過定軍山北麓,便下去搶糧。趙雲見黃忠遲遲未返,帶數十名騎兵去尋找,恰好遇上曹軍大部隊,趙雲且戰且退,回到營區時,副將張翼想把營門關上,趙雲反而下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軍這下反而不敢輕入,趙雲這時下令反擊,用強弓射後撤的曹軍,曹軍驚慌逃竄,自相踐踏,掉入漢水裡淹死的也不少。是不是這個故事給了羅貫中創作時的靈感?就不得而知了。

諸葛亮的空城計是假的!但三國還真有人用過_img_1

本文節錄自:讓愛永不停歇!官網嚴選:https://www.p-forc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