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等不起,還是等不到?肉眼可見的是,如果所有的家電人,都在自己習慣的老賽道上埋頭走路不願改變,都一直想活在自己的舒適區不想突破,那麼家電產業和家電市場的未來就是「死路一條」。這個結果,完全不用懷疑!

文劍||撰稿

海爾、美的、格力、海信、長虹、TCL,這些中國家電行業的代表性企業們,最近幾年的共同動作,就是開啟新賽道,有新能源業務、有健康醫療業務、有機器人自動化業務,還有很多其它的新興業務……

蘇寧易購、國美電器,以及浙江百誠、武漢工貿、重百商社、石家莊北國、四川家福來等全國性、區域性和地方性家電渠道商,同樣在最近幾年不是賣家居建材,就是賣新能源汽車,還有賣酒水飲料等。

在這些家電企業、家電商家的上述轉型動作下,正是大家早就面臨到一個「行業性的考題」:當家電產業規模出現階段性飽和、市場增長速度放慢甚至下跌、用戶規模化需求轉向個性化需求,過去10年、20年家電廠商所依賴的盈利模式、使用的競爭手段,所面臨的商業環境,以及所習慣的營銷套路、渠道策略,都面臨著「難以繼續」的挑戰。

家電廠商轉型的新難關:遠水難救近火

最近幾年間,一場來自外部的社會意外事件加速衝擊家電市場經營局面的惡化,也讓所有家電企業和商家的經營轉型不是「明顯加速」,而是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之中。

正如不少家電廠商在與家電圈交流時所言:轉型對於企業來說,就是一條不歸路,只能前進無法後退,前進三步後退兩步式的轉型,只會陷入「沼澤地」,找不到新的方向和動力。

關鍵考驗是,轉型不是一夜就能幹成,也不是一招就能敲定,對於家電廠商來說,需要的不只是時間,更需要來自內外部的市場經營空間,以及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資金運作體系,還有抗風險能力等等。所以當前大家最糾結的不是「要不要」轉型,而是面對轉型過程中「遠水難救近火」的局面,如何解決。

什麼是家電廠商的「遠水難救近火」煩惱?家電圈掌握的信息很簡單:就是對於企業來說,新業務沒搞起來、舊業務又不行了,要規模沒規模、要利潤沒利潤、要效益更沒效益。眾所周知的原因:任何企業的新業務、新模式、新品類的規模化上量都需要時間,但最近幾年來老業務、老品類的市場規模下行速度,卻不受控制下加速回落,新舊業務的規模和利潤無法銜韓國奇力片|韓國奇力片哪裡買| 韓國奇力片效果| 韓國奇力片功效|奇力片接後,就會讓很多廠商遭遇信心、能力等多重考驗。

當「新業務的利潤之水」,難以拯救老業務下滑造成的虧損近火之時,就會給很多家電廠商的經營初心造成不小衝擊,結果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很多廠商的「等不起」心理,另一種則是很多廠商的「等不到」心理。前者否定轉型的價值和作用,認為這就是一場風險之旅,會加速透支企業原有的利潤和生存空間;而後者會擔心轉型的結果,等不到轉型的勝利果實之前,可能就已經活不下去了。

家電從業者的未來路:打破舒適區再造新模式

如今,擺在家電廠商面前的轉型路,看似千萬條,條條大道通未來。似乎,只要「有錢、有人」,眾多發家於家電行業的廠商們,什麼都能幹、什麼都能幹成。但是,對於真正啟動跨行業轉型和變革的家電廠商來說,可以發揮和拓展的空間並不大。同樣,守著過去的老路,眾多專業型的家電廠商又發現:路是越走越窄了。

前進難,後退更難;守不住,又搶不到。在家電圈看來,面向未來尋找出路、方向的轉型變革,對於所有的廠商而言,就是「背水一戰」絕無退路。但是,在轉型破局的道路,並不是要求所有的廠商都去搞第二、第三賽道,搞新能源、搞醫療、搞機器人自動化,最終通過減少並降低家電業務的營收占比,才證明轉型的成功和價值所在。

除了少數頭部家電企業和商家們,有資本、有能力、有團隊,可以在非家電業務之外,構建新的營收規模和利潤增長點。參照歐美日韓等國家電產業的發展邏輯可以看到,未來中國家電行業只有行業TOP3強,或者TOP5強的企業,才具備進行跨行業擴張的成功概率。所以,跨界擴張,顯然不是更多家電廠商的首選。

相反堅定家電主業不動搖,通過拓展業務賽道、細分產品種類、瞄準用戶需求,在現有的家電市場、產品和用戶群體的基礎上,一是提供更多細分的家電產品,甚至一些基於家電產品延伸出來的新品類;二是提供在產品之外更多的服務、內容和體驗,一般來說就是以產品為紐帶的新商業模式再造;三是進一步以產品為紐帶,從向用戶強推銷向為用戶不同需求定製相關的產品和方案等商業模式創新,進一步拓展家電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關係,被動推銷為主動創造。

聚焦家電主業的轉型,其實就是多品牌、全品類、多渠道的市場覆蓋局面下,探索滿足不同用戶、不同行業、不同場景的商業機會,橫向打通家用和商用等多元市場的需求,縱向整合不同家電硬體、軟體到系統服務的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靠產品征服用戶、靠品牌建立信任、靠創造保持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