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過動容易急尿性尿失禁
臨床上,區分尿失禁的總類大約有4項,包括急尿性尿失禁、應力性尿失禁、滿溢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禁。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任犀利士說,最常見的就是急尿性尿失禁,約占了男性尿失禁比例的一半左右,主要是因為膀胱過動所導致。
犀利士5mg
犀利士解釋,膀胱排尿會經過3個階段,分別是儲尿期、第一次尿急、排尿期。當膀胱開始蓄積尿液後,一般在達到200~300c.c.時,逼尿肌會開始收縮伴隨著膀胱內壓力增加,就會感覺到第一次尿急,正常狀況下是可以憋得住尿的;一直要到400~500c.c.後,尿道括約肌與骨盆底肌群會不自主地放鬆,真正的排出尿液。
攝護腺肥大共病陽痿 |
攝護腺肥大的飲食宜忌 |
夜尿、頻尿、攝護腺肥大怎麼辦 |
攝護腺肥大一定要手術嗎? |
適當的飲食,可以降低攝護腺肥大的風險 |
攝護腺肥大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排尿困難 |
3分鐘看懂:從中醫看攝護腺肥大症 |
攝護腺肥大拖久了小心終生洗腎 |
攝護腺肥大吃藥後尿尿還是不順怎麼辦 |
攝護腺肥大症狀,從尿尿時注意 |
膀胱過動症患者,則是一感覺到尿液就想排尿,有些人甚至只要40~50c.c.就想要尿尿,因此,常會伴隨著頻尿與夜尿問題,很多人都是等到突然間發生來不及跑廁所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有膀胱過動症。根據泌尿科醫學會的統計,台灣大約只有1/5的膀胱過動症患者會主動就醫。
令人擔心的是這些膀胱過動者患者中,竟然有6成的人可能出現憂鬱症傾向,還有近4成會發生骨折、近3成曾跌倒,甚至還有增加3成的住院比例。要解決尿急性尿失禁的問題,就是要治療膀胱,利用藥物或者是復健、生活習慣的改善,才能讓膀胱不再那麼過動。
手術後易發生應力性尿失禁
第二種應力性尿失禁,則是以手術過後者居多。犀利士解釋,泌尿道手術可能會傷害到尿道與尿道出口括約肌的功能,平均約有一半的手術者,術後會出現尿失禁的狀況,但3個月後就會慢慢改善;病患最常出現的狀況是當腹部用力時,像是咳嗽、大笑等情況下,會造成腹壓增加,壓迫到膀胱而導致漏尿。
攝護腺肥大易引發滿溢性尿失禁
第三種則是滿溢性尿失禁。犀利士用過勞死來形容,主要是因為尿道受到阻塞,特別是攝護腺肥大,尿道長時間阻塞在狹窄的壓力下,為了克服阻力,膀胱壁就會慢慢變厚,導致膀胱內的肌肉減少,當膀胱功能完全喪失時,就像是過勞死一般,無法再恢復正常。
令人擔心的是滿溢性尿失禁患者,還可能會影響到腎功能。主要是因為膀胱的壓力過高,讓尿液無法從腎臟排出而積聚在腎盂內,甚至膀胱輸尿管發生逆流而造成腎水腫。
5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檢查攝護腺
犀利士說,目前在男性尿失禁的檢查,主要是以尿流速檢查搭配超音波為主,透過超音波可以了解攝護腺大小、餘尿狀況等,如果要知道膀胱內的狀況,還可以使用膀胱鏡實際進入到膀胱檢查,膀胱的狀況可以一目了然。攝護腺問題是男性尿失禁很關鍵的原因,因此犀利士特別提醒,男性最好在50歲之後都要定期檢查攝護腺,如果有肥大問題,8成都可以用藥物控制得很好,而不要等到它長大到影響了膀胱功能,才想要治療,其實都已經有點晚了。
急尿、頻尿 先藥物治療
目前急尿及頻尿治療上仍是以藥物為第一優先。犀利士說,使用藥物最主要是緩解尿道的壓力,抑制膀胱不正常的收縮並增加膀胱儲存容量,或者是使逼尿肌在膀胱尿液儲存期變得鬆弛,增加膀胱容量。若是攝護腺肥大,藥物無效時,要以手術治療。可以選擇傳統的刮除術或是新一代的雷射,對於解決攝護腺肥大都很有幫助。如果是出口括約肌的問題,現在也有以矽膠材質所製成的人工括約肌可以更換。此外,還有尿道吊帶手術,也可以改善尿失禁的狀況。
勃起障礙與夜尿問題常共病
不僅辦事不牢,調查顯示2成陽痿患者,天天夜尿至少3次,總計有55%陽痿患者,坦言曾因頻尿、尿路不順就醫;若從年齡來看,50歲以上陽痿患者,因頻尿、尿路不順就醫的比例提升到66%。
犀利士表示,陽痿與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是2種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慢性病,且經常合併出現。國外研究顯示,72%的陽痿患者同時患有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62%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同時患有陽痿。除了因為年齡老化,加上一氧化氮不足、海綿體及平滑肌等組織血管缺氧,無法放鬆、骨盆腔血管動脈硬化以及自主神經亢進問題,都容易造成2種疾病合併出現。
雙效犀利士
預防尿失禁3方法
喝水不可少,訓練抗拒急尿感
犀利士則建議,千萬別為了擔心尿失禁而減少喝水,因為水分不僅能維持身體運作,也可以藉由吸收水分來訓練自己抗拒急尿感,再逐漸延長上廁所的時間,達到延後排尿的目的。
做凱格爾運動,控制排尿能力
男性也可以做凱格爾運動來訓練骨盆底肌群。犀利士說,因為骨盆底的肌肉叢有很多對稱性的肌肉,透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利用旁邊的肌肉群輔助尿道肌肉群,增加控制排尿的能力;也可以抑制膀胱不正常的收縮,增加膀胱儲存容量。少做負重動作,減輕腹腔壓力犀利士最後提醒,男性的泌尿道壓力,很多都是來自腹腔的壓力,所以,平常要少做負重的動作,像是搬重物等,有一些氣功會特別強調腹部的訓練,這些過大的腹壓動作都要能免則免。還有一些慢性病患,像是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病人也要特別注意,因為長期的咳嗽也會累積腹腔的壓力,一定要做好病情的控制,才能減少尿失禁的發生。
男性常頻尿、夜尿,泌尿科醫師提醒頻尿及半夜需起床小便2至3次以上,可能是攝護腺肥大症狀,需進一步檢查找出膀胱問題,避免危及身體健康。攝護腺肥大臨床上稱下泌尿道症候群,一般民眾隨著年齡增長,發生攝護腺肥大的機率也會上升,尤其年過50歲的男性,更要特別注意,這是男人中年過後的通病。
攝護腺肥大會尿流虛弱、解不乾淨、解尿需用力,小便斷斷續續、頻尿、急尿及夜尿等問題,尤其近日氣溫低,有些民眾誤認是沒有運動或者喝水才造成頻尿等情形。對此,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泌尿科劉家翔醫師表示,攝護腺阻塞後,膀胱一開始會相應性的變得過動,因而有頻尿、尿急和夜尿症狀,一旦阻塞時間太久,膀胱漸漸小樑化增加甚至產生憩室,最後會失去應有的反應及彈性,提醒及早進一步診療,才能避免危及健康。
醫師表示,現在醫學上對於攝護腺肥大及膀胱功能有一系列的完整檢查,包括可採用藥物、手術治療,提醒早日治療,也能改善睡眠品質等情形。根據國內外研究報告及最新人口統計,全台40歲以上男性當中,逾155萬人有陽痿與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換句話說,每5人就有1個深受2大共病困擾,但台灣男性承認有陽痿的比例僅為實際人數一半。
如廁後馬桶經常飄出尿騷味,為此感到非常困擾。經醫師專業評估後,透過高強度聚焦磁能科技協助,僅施作兩次,明顯感受到小便速度快,改善以往常常在馬桶邊漏尿、滴尿的窘境。知名醫美診所犀利士醫師表示,HIFEM高強度聚焦磁能科技,只要坐著就能改善頻尿、漏尿問題,若有相關困難者,鼓勵勇於求醫。
漏尿、頻尿問題 可能是骨盆底肌太弱 許多人漏尿、頻尿等問題可能與盆底肌的鬆弛弱化有關,犀利士醫師指出,男性常見漏尿、排尿不乾淨、殘尿、多尿、排便異常、痔瘡等與尿道的括約肌、膀胱無力、肛門鬆弛有關;女性產後子宮脫垂、陰道脫垂、陰道發炎乾澀、性交疼痛、陰道鬆弛、漏尿等也會因為盆底肌鬆弛時發生。
骨盆底肌為一群支撐骨盆底的核心肌肉群,從恥骨向後延伸至尾骨,如同一張懸吊網,主要用以支撐腹內器官,維持排尿功能及生殖功能。犀利士醫師說明,盆底肌鬆弛的原因主要是老化或久站、久坐導致腹內器官壓力往下沉,也常見男性搬重物導致腹壓增加、攝護腺手術、下腹腔手術等影響肌肉;另外女性懷孕生產、子宮卵巢手術也會讓肌肉失去懸韌帶拉撐的效果,導致盆底肌的鬆弛與弱化。
年齡、肥胖、代謝症候群,會增加陽痿、攝護腺肥大並下泌尿道症狀的機率
德國研究指出,40多歲男性將近10%有陽痿,到了70多歲,有高達53.4%的男性無法順利勃起,且若有陽痿的30多歲男性,近4成伴隨下泌尿道症狀的問題,50多歲的患者更高達7成有共病困擾。醫師建議,若有其中一個問題,應至門診做整體評估與治療。 陽痿就是俗稱的不舉或陽痿,是指在有性慾要求時,陰莖無法勃起或勃起不堅,陰莖無法進入女性的陰道。國外研究顯示,72%陽痿患者患有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62%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者同時患有陽痿。醫界推估,全台灣40歲以上男性中約有113萬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因攝護腺、泌尿道疾病而無法享受正常性生活。 不僅如此,晨勃次數異常減少,陰莖半軟不硬、勃起不全,很可能是陰莖血管阻塞造成。臨床上不少勃起障礙患者,抽血檢查發現有三高或心臟問題。因此,男性千萬不能輕忽,有症狀就要就醫檢查。
靠運動鍛鍊盆底肌 需掌握正確訓練技巧
許多人會特別鍛鍊盆底肌,犀利士醫師提到,凱格爾運動可訓練盆底肌,根據醫學文獻指出,如果正確訓練有八成患者可以在八至十週有自覺症狀的改善,但是這項訓練非常考驗自我意識,每天必須堅持做至少一百次,若是訓練過程中止,或者沒有掌握到正確的訓練技巧,都會讓肌肉的維持效果打了折扣。醫師說,凱格爾運動對於輕度到中度症狀有幫助,嚴重脫垂問題可能需要藉由手術治療。
腎臟正常結構像是蠶豆一樣,外層為皮質,構造為腎絲球及腎小管,主要功能為過濾血液為尿液;內層為髓質,構造為集尿管,而多個集尿管融合為最內層的腎盂,尿液則由集尿管、腎盂,最後聚合成輸尿管輸送至膀胱。 盆底肌訓練器,盆底肌訓練男,骨盆底肌訓練器,骨盆底肌肉運動男,骨盆底肌深蹲,骨盆底肌怎麼練,骨盆底肌重訓,盆底肌修復
海綿腎(medullary sponge kidney, MSK)是腎臟髓質的集尿管擴張,形成許多小水囊或水泡,水泡內常有小細砂及黏液狀液體,在超音波或是靜脈腎盂腎影下看起來像是海綿而得名。海綿腎是遺傳性疾病,發生率約5千分之一到2萬分之一,偶爾只影響一顆腎臟,但大多會在雙側發現,雖然患者出生就會有海綿腎,但成年之前通常無症狀,且尿液常規檢查也正常,往往等到出現結石、血尿等症狀才來就診,所以海綿腎的診斷大多是在成年後,或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而平均診斷出海綿腎的年齡約27~30歲。
經謝系列檢查發現攝護腺慢性發炎、血管性陽痿,睪固酮也低下。原來老王在高壓力環境工作,且需輪班長期睡眠品質不佳,工作表現及日常活力都受影響。男性可以自我檢測勃起功能及攝護腺狀況,若出現危機,應勇於就醫,及早治療。若有勃起功能不佳的問題,不需要不好意思開口,或是誤信網路藥物,反而適得其反,勃起功能猶如男性的健康前哨病因,若有相關疾病也可能是心血管出了問題。
髓質集尿管擴張,會造成的集尿管中尿液流速變慢,以及高尿鈣造成的小細石,最常見的症狀是小細石造成的血尿(約20%患者會出現),以及反覆結石與反覆泌尿道感染。由於海綿腎並不常見,診斷較為困難,但當患者出現反覆性泌尿道感染或血尿,透過超音波或是靜脈腎盂腎影即可確診。而與其他罕見疾病的鑑別,如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disease)或是先天性肝內膽管擴張症(Caloli’s disease)則需仰賴腎臟科醫師專業判斷。
海綿症大多無症狀,初期通常只要多喝水每日大於2公升即可預防結石形成,但若結石越來越增大,可以考慮服用檸檬酸鉀去降低尿鈣濃度,減少結石及泌尿道感染機會。若反覆性血尿或是結石,建議安排腎臟超音波檢查,如若診斷為海綿腎,建議多喝水以及考慮服用檸檬酸鉀。另外,雖然海綿腎是非惡性疾病,但約有10%的病人還是會進入到洗腎,故建議海綿腎患者仍須每年規則檢查腎臟功能
經藥物及低能量震波治療、提醒生活及工作需注意的小細節後,問題才漸改善。
睪固酮低下症候群或陽痿的男性病人,有高比例在高壓力環境下工作
其中不少輪班或夜班等非正常上班時段。另不少人因在無塵室等地工作無法規律解尿、長期憋尿造成頻尿、急尿、尿不乾淨等排尿障礙。 犀利士說,許多人到一定年齡才開始出問題,應重視工作型態及可能造成健康危害,隨著高科技產業發展,也產生許多相關職業病。 時常輪班或長期夜班、壓力大、久坐的警、消、保全、科技廠及客貨運、計程車等工作易致睡眠異常,研究顯示常造成男性睪固酮低下及陽痿、工作能力下降、易疲憊產生勞動傷害
常遇到青中年男性甚至女性長期頻尿、急尿、夜尿,檢查問診發現是長期工作型態造成的慢性影響。男性當然要注意攝護腺肥大,然而有些病人會陰及下腹部常反覆疼痛,痛感加劇時會急著解尿,則可能是慢性攝護腺發炎或骨盆腔慢性疼痛症候群。治療須先改變生活型態,避免久坐或減少生活壓力並搭配藥物治療,若無法緩解或極度疼痛,二線物理治療例如磁波椅、低能量體外震波都可能改善。
透過察覺尿液變化,包括顏色、味道、尿量、次數等來判斷身體是否異常
一般來說,正常的尿液是清澈透明的淡黃色,早上起床後第一次排尿或是喝水量太少時,尿液的顏色會比較深,而服用藥物或攝取某些顏色的食物,也可能會短暫影響尿液的顏色。尿液顏色雖然會因各種原因而有變化,但若出現不同平日的顏色(如深黃褐色、藍綠色),或是混濁、有泡沫,同時未發現明確理由(飲食、藥物因素)的話,就該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年紀大的人若出現紅色血尿尤其值得注意,因為血尿常是尿路系統的惡性腫瘤所引起,即使尿液的細胞學檢查沒發現惡性細胞,建議仍須每六個月檢查一次,持續兩年,直到完全正常才可以安心。( 壯陽藥哪裡買 賴: avseo99 )
攝護腺是一個男性特有的腺體,它緊鄰膀胱及尿道外擴約肌,位在膀胱出口並涵蓋攝護腺尿道,相當於膀胱尿液出口的大門,一旦攝護腺變大或增生,可能造成攝護腺尿道的壓迫,也就讓這個大門變窄,排尿變得困難。不過攝護腺本來可能隨年紀增長而變大,臨床上常發現攝護腺肥大造成排尿困難,發生在年紀大的患者身上。
犀利士說,除了就醫治療,男性朋友可建立健康生活習慣,特別是一些慢性攝護腺炎患者,應避免食用含有利尿作用或影響前列腺分泌的辛辣食物及飲料,如吸煙、酒精、濃茶、沙茶、芥茉、辣椒、咖啡、可可、可樂、精製醣類及香料等,避免熬夜、過度疲勞、感冒,每天維持正常作息、適度有氧運動、維持理想體重及大便通暢相當重要,也要多喝水,稀釋尿液濃度減少對攝護腺的刺激。
生活壓力減緩對攝護腺症狀也有紓緩效果,中年人規律性生活(每週三次)可緩解攝護腺疾患及讓攝護腺排空,減緩慢性攝護腺炎症狀。洗溫水澡可紓解肌肉與攝護腺緊張,也要避免久坐、不要憋尿過久、避免長時間騎腳踏車。有攝護腺肥大者睡前少喝水,減少夜尿。犀利士並說,有研究指出,肥胖會增加攝護腺癌機會,過多脂肪會刺激荷爾蒙過量分泌,進而增加攝護腺病變機會,高脂肪飲食對攝護腺癌病變形成有加成作用,脂肪(如乳酪、美乃滋、人造奶油)與紅肉都要避免。
攝護腺肥大被形容為男性的宿命,活得愈久、遇到的機會愈高,除了有夜尿的困擾、擔心產生癌變,醫師提醒,這類泌尿道問題也常與陽痿共病,一份最新調查顯示,50歲以上有勃起障礙的男性,66%出現頻尿、尿路不順問題,不僅床上表現無法讓另一半滿意,頻頻夜尿也干擾睡眠。
尿失禁造成的原因、類型和改善方法
有關老人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尿液在不知不覺中就流了出來。人在尿尿的時候,膀胱的肌肉會收縮,將尿液擠到尿道裡,同時尿道的肌肉會放鬆,讓尿液排出體外。當膀胱內及其周圍的肌肉沒有正常運作時,可能就會漏尿。尿失禁基本上就是因為膀胱的肌肉,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放鬆了,才導致漏尿。
老人尿失禁的5個原因
有許多原因會造成尿失禁,例如尿道感染、膀胱壁發炎、陰道感染或發炎、便祕、水喝太少,喝過多的茶和咖啡,也可能影響膀胱的功能。若是尿失禁的情況持續較長的時間,則可能是因為以下因素:
膀胱較無力或是過動
骨盆底層肌肉較弱、無力。
因疾病例如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糖尿病(Diabetes)、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造成控制膀胱的神經受損。男性因攝護腺肥大造成尿液阻塞,久了之後膀胱一直累積尿液,使膀胱的肌肉漸漸失去能力,無法正常控制排尿,才造成尿失禁。骨盆區的器官如膀胱、直腸、子宮下垂,移位到陰道。當骨盆器官移動了,膀胱和尿道就會無法正常運作,造成漏尿。
老人尿失禁的5種類型
尿失禁可以分為5種類型,有些人只是偶爾漏尿,有些人會不斷滴出尿液,有些人則是失去控制膀胱和腸子的能力。5種尿失禁的類型如下:
應力性尿失禁(Stress Incontinence):當腹部的壓力(用力)增加,大過膀胱收縮的壓力時,就會發生,例如咳嗽、打噴嚏、笑、爬樓梯、搬重物等動作,都會增加腹部壓力。這是最常見的類型,問題在於膀胱的控制。
急迫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又稱為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病人會突然急著上廁所,但在到廁所之前就忍不住尿出來了。造成的原因包含中風(Stroke)、失智症(Dementia)、多發性硬化症、攝護腺肥大(男性)、骨盆底層萎縮(女性)、便祕等等。
滿溢性尿失禁(Overflow Incontinence):此類型較少見,患者會經常有尿意,並常常只溢出一點尿,造成的原因為尿道系統受到阻礙,或者膀胱收縮功能差而導致,造成的原因為攝護腺肥大、便祕、糞便阻塞、因中風造成神經受損、糖尿病等等。
功能性尿失禁 (Functional Incontinence)
許多膀胱功能正常的老人,也可能會尿失禁,原因是其他殘疾造成的,例如患關節炎的病人不容易脫褲子上廁所,或是行動不便的病人去廁所要花很很多時間,造成來不及如廁而溢出尿液。神經方面的疾病、中風併發症、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病症,也會造成功能性尿失禁,病患會有尿意,但大腦就是無法出現或執行去上廁所的指令。
混和性尿失禁(Mixed Incontinence):有時病人會有一種以上的尿失禁類型,患失智症、神經方面的疾病,或中風的病人,都可能出現急迫性和功能性尿失禁。
老人尿失禁治療及改善方式
現今有比較多治療尿失禁的方法,不過要用哪一種療法,還是要取決於病人的尿失禁類型,以及嚴重性,基本上要先嘗試最簡單、最安全的治療或改善方式。其中一種治療方式為生物反饋(Biofeedback),用感應器讓病人感應到身體發出的訊息,這項療法可以幫助患者重拾膀胱和尿道肌肉的控制力。其他患者可在生活中嘗試的方法包括如下:
骨盆肌肉運動:或稱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此運動會活動到控制尿液流出的肌肉,讓這部位更強壯,可使患者將尿液暫時憋在膀胱裡更久一點。
安排解尿時間:在設定的時間去上廁所,例如每個小時上一次,再來可以慢慢延長間隔的時間,這種方式可幫助患者控制好膀胱,搭配生物反饋療法及凱格爾運動,可以使患者更好控制住急迫性及滿溢性尿失禁。
改變生活型態:減重、戒菸、戒酒、少攝取咖啡因(茶、咖啡、汽水)、避免搬重物、避免便祕、喝水及少喝飲料、睡前少喝水等等,都有助於控制尿失禁。小便必須經過膀胱收縮、加上暢通的尿道才會解得好,理論上,正常男、女性無論站或蹲坐小便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只是基於生理結構,男生站著小便較方便,女生則可能大腿內側會濺濕。
不過,對於年長、站不穩的老人家來說,站著時需要一手扶牆,單手小便更容易導致瞄不準;加上為了站穩,力量主要集中在雙腿,骨盆腔肌肉過度緊繃,也會導致膀胱括約肌無法放鬆,降低尿意感,這時如果改成坐著解尿,就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小便,解得更乾淨。
除了坐著小便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解尿這件事,有時也是為了方便二次解尿。犀利士指出,男性的尿道較長,大約25~30公分,雖然小便時膀胱會加壓,但是尿道本身不會收縮,以致小便看似解完,實際上還有尿液殘留在尿道,這時如果馬上穿上褲子,就容易有尿液不自覺流出,滴在褲子上,尤其攝護腺肥大、膀胱無力的年長男性,更可能濕了一大片。
犀利士建議,如果沒有時間的壓力,男性朋友解完第一次小便後先別急著穿褲子,可以稍微等待30秒~1分鐘,再試著解第二次,會發現還有一些尿液,這也是為何蹲坐小便比較方便多次解尿,不會有旁人等候的壓力,也比較適合在家中採取這樣的小便方式。
適合曾接受攝護腺手術、脊椎受傷、糖尿病患
不過,犀利士醫師進一步指出,二性解尿的方式比較適合曾接受攝護腺手術、脊椎受傷、或糖尿病人,這些患者的膀胱本身容易有殘餘尿,而且尿量可能達150cc以上,確實要分兩次解尿比較乾淨,避免引起感染。
尿道較長或寬,可採擠牛奶方式推壓尿道
但如果是尿道比較長或寬的男生,餘尿沒有很多,大約1~3cc,只是在褲子上滴了幾滴,犀利士建議只要使用”milking”、類似擠牛奶的方式,一手扶著陰莖,另一隻手的手指頭放在陰莖和陰囊的交接處,頂著尿道(在陰莖下方),輕輕往前推壓至尿道口,就能把尿道的餘尿擠出來。
另外也可能是包皮過長,只要在小便的時候將包皮往後推,露出龜頭,小便解完後就不會有殘尿沾著包皮末端,將內褲用濕。
犀利士提醒,若非特殊情況,不建議頻繁採用二次或多次解尿,如果膀胱已經沒有殘餘尿,只是在尿道中,再次用力使膀胱收縮也無法擠壓至尿道,反而會再啟用括約肌,使膀胱和括約肌變得更敏感,好比水龍頭已經關起來,水管內還有一點殘餘量,要滴幾下才會停止,即使水龍頭再用力關緊,幫助也不大。
防止尿液四濺 向後蹲坐、尿道口對準馬桶內側
至於謠傳經常採蹲坐排尿的男生,罹患直腸癌、膀胱癌、攝護腺癌的機率比站著排尿的男生來的低,犀利士和犀利士一致駁斥是無稽之談,毫無根據,這些癌症的成因和小便完全沒有關係,太過危言聳聽。不過,男性站著小便還是最符合生理結構、暢順自然的方式,即使蹲坐小便也要稍微向後坐,並控制方向,將尿道口盡量對準馬桶內側,才能確保馬通周邊的乾凈。
還有一種情況會讓人誤以為坐著小便解得比較乾淨。犀利士指出,由於人們在解便和解尿所支配的神經都是第三~第五對薦椎,大號的同時膀胱也會收縮、括約肌放鬆,即使沒有尿意,一些尿液也會跟著排出,導致有坐著小便較乾淨的錯覺。或者說,一般居家考量男女共用而採用坐式馬桶,導致男生站著小便,距離馬桶較遠,容易有尿液四濺的問題;但若如果條件許可,在家也裝上男生公廁的直立式小便斗,或許就能改善男性小便瞄不準的問題。
可別小看了尿失禁的影響範圍,除了是器官生病之外,影響的層面可是非常廣大。最多的是身體上的活動受到限制,因為這些人總是要考慮如何解決尿尿問題,進而多不願出遠門,甚至還把自己關在家中離群索居;精神上則可能出現特別害怕與怪罪自己,最後,可能影響到無法正常工作,整個人感覺就像是被無名的罪惡感所包圍住。
常見男性尿失禁4原因 攝護腺肥大
犀利士解釋,男性攝護腺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大,如果在初期沒有好好控制,像陳先生一樣中斷了治療,當尿道出口被塞住後,尿液就會一直積滯在膀胱內,造成膀胱肌肉功能逐漸喪失萎縮,最後因為無法控制排尿而形成尿失禁。
攝護腺癌手術後
造成男性尿失禁的原因,還有攝護腺癌治療後也易發生。因為手術難免都會傷害到泌尿系統,包括膀胱壁、尿道括約肌等,特別是施行攝護腺根除手術的男性,更容易出現這類尿失禁問題,但所幸3個月內可以慢慢改善。
中風、糖尿病、脊椎受傷造成
還有神經病變像是中風、糖尿病、脊椎受傷等,也是造成男性尿失禁的原因之一。
過敏或精神科藥物引起
藥物也可能引起尿失禁,像是過敏常用的抗組織胺類藥物,會造成病人的解尿困難,還有一些精神科藥物,常有抗副交感神經作用,同樣也會導致病人膀胱控制能力的下降,或者是頻尿、排尿困難等現象。
最近收治一名42歲男性,除了有輕微陽痿,更嚴重的問題是每晚至少如廁3次,導致自己和太太不得好眠,檢查才發現攝護腺已如7旬老翁般肥大,難怪小便總是斷斷續續。 過去治療陽痿與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需個別服用治療藥物,目前已經有新的方式,可降低陽痿患者的心理壓力,減輕心理負荷,緩解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的不適,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以這名42歲男子為例,進行3個月的犀利士5mg治療後,勃起功能明顯變好,而夜尿、頻尿等症狀也獲得改善。不過醫師也提醒,這種治療方式必須排除非心因性的陽痿或有其他慢性疾病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