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有一名日本網友在推特上PO出一瓶白蘭地,尋思到底玻璃瓶中的大蘋果是怎麼塞進去的,一度引起網友們熱議。台灣就有一名網友將此貼文分享,因為有人笑說是「解壓縮」概念,引起不少鄉民想到經典的廣告台詞放錯重點:「難怪日本製的壓縮機很稀少!真厲害!」但也有釣出專業人士的解答大蘋果時如何塞進酒瓶相關知識,想不到竟然與台灣的高粱苦瓜就一樣概念。
有一名網友近日入手了一瓶白蘭地,該酒特色是瓶中浸泡著一顆大蘋果,喝到一半便尋思發推特詢問:「這顆蘋果到底是怎麼進入的?」立馬引起網友們討論,不少人對此猜測,「跟瓶中船一樣分解塞進去後組裝?」「把乾燥的蘋果放入,吸水回復原狀?」「跟彈珠汽水一樣,放入蘋果後再將玻璃瓶縮口接上?」
隨之也釣出了專業人士的解答,留言解釋這款酒是在果實還很小時,就用玻璃瓶套牢果實,隨著果實長大後連同瓶子一併摘下。該回答讓不少網友表示「長知識了」,也補充到該款白蘭地名為,「Pomme d’Eve」的原文意思就是「蘋果的前夕」,也呼應了該酒的製作理念。
台灣網友將此貼文分享到臉書上,一樣引起熱議,也有鄉民笑稱「是解壓縮的概念。」讓不少人想起經典的廣告台詞:「日本製的壓縮機很稀少。」笑翻許多網友呼應,「難怪這麼厲害!」也有認真的網友表示,金門的高粱苦瓜酒,也是同樣的製成概念,將高粱酒瓶套住還小的苦瓜果實,苦瓜在瓶內長大形狀也相符,最後灌入高粱酒浸泡即成。
(圖/翻攝自 @donguri_soup推特、日本amazon、我只是想認真點 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