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個8歲的小男孩圈粉了。

他是一名小學生,每天堅持六點半起床洗漱,然後晨讀,目前已經堅持了400天了。
一開始,孩子也堅持不下來,但是媽媽每天提醒他、監督他,他就慢慢養成了習慣。

以前孩子也特別喜歡看電視,媽媽就自己拿著書看,給孩子做榜樣。

後來在家庭氛圍的影響下,孩子慢慢就愛上了看書,一年級以後家裡電視就沒開過。
每天中午回來,孩子就窩在沙發上自己閱讀,有時候看哭了,有時候看笑了。

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才是父母給孩子受用一生的財富。

他還會拿著書本對著媽媽說:“這本書特別好看,媽媽你也看看呀。”
心理學家塞德茲說:
“人如陶瓷,小時候會形成一生的雛形。”

每一個孩子生來都是貪圖享樂、追求安逸的,尤其是在學習過程中,孩子習慣畏難、總想放棄,但父母決不能聽之任之。

自律的孩子不是天生的,而在於父母後天的培養。

家長不在後面推
孩子永遠不會自己主動學

曾經有一位爸爸,偷偷拍下了孩子寫作業的全過程。
一會推推門,一會點點墻,走神、發呆、上廁所,各種搞小動作,就是不寫作業。

整整9分鐘的時間,孩子真正花在作業上的時間,卻只有2分多鐘。

許多父母紛紛感嘆:“仿佛看到了自己家孩子。”

是啊,這個孩子暴露的,其實是無數個孩子的通病。

他們自律性差,自主學習的能力低,一旦缺少父母的監督和管教,很容易管不住自己。
微博曾有一項關於“中小學生如何過假期”的投票,結果顯示:80%的孩子選擇用睡覺、吃飯、打遊戲來填滿生活。

懶惰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

有研究證明,孩子6歲之前,大腦前額皮質發育不成熟,學習動機尚不明確,自控力也非常弱。

《清華學霸教子經》裡有這樣一句話:
“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時候缺乏自制力,對學習等艱苦的事情,不主動是常態,主動是非常態。”

所以他懶得讀書、拖拖拉拉不想寫作業都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選擇撒手不管,孩子只會越來越肆無忌憚、放縱自己。

父母不在後面推著孩子走,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自己主動學習。

有一位媽媽,一直認為孩子有自己為自己負責的意識。

所以女兒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幾點讀書,她從來不管。
對於女兒的學習成績,她也是不強求、不過問,她認為孩子感興趣比較重要。

結果不到三年,女兒成績一落千丈,在班級墊底。
她放縱孩子的這段時間,女兒還迷上了打遊戲,上學遲到、上課走神,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遊戲上。

甚至,女兒還背著她悄悄往遊戲充了幾千塊錢。
沒有天生自覺的孩子,每個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惰性。

有教育專家曾說過:
“小孩子會任性,但大人不可以放棄監督的責任。”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缺乏自覺性。

他們總會覺得,上課不如睡懶覺舒服,做題不如刷手機輕松。
因此更需要父母,制定規則、時刻監督,幫助孩子去除本性中的任性和散漫。

每一個自覺自律的孩子
都是“管”出來的

一個二年級的孩子,能有多自律?

她堅持六點半起床,開始晨讀;
不需要爸媽盯著,回家第一時間主動先把作業寫完;
每天堅持練字、運動、閱讀.....
這些習慣她已經堅持了好幾年,雷打不動。

但她的好習慣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這背後其實是父母在不厭其煩地管教、約束和督促。

她的媽媽從小給她制定了一系列的家規,要求孩子嚴格遵守;
還會給她制定學習計劃,每天陪著孩子一起完成。

慢慢地,女孩就養成了自律的習慣。

每一個主動學習、自覺自律的孩子,其實都是父母“管”出來的。

就像高考狀元楊晨煜的媽媽所說:
“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時,幫助他養成習慣;
監督的過程很痛苦,因為你得時時刻刻盯著他;
但定型之後,孩子未來的路會很好走。”
孩子自律的起點,一定是依賴於父母的“他律”。

易烊千璽的媽媽,在他2歲就給他報了十幾個興趣班,風雨無阻帶他上課;
所以才有了現在,這個唱跳俱佳、演技精湛、極度自律的少年。

董卿的父親,從小就要求她每天抄成語、背古詩,天還沒亮就讓她起來跑步;
所以到如今,她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一小時,臥室裡沒有電子產品只有書。

他們的父母,教育方式都十分嚴厲,但這份狠心和絕情背後,其實是為人父母最大的遠見:
讓孩子把自律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孩子哪會知道,現在如果不肯吃苦、不肯學習,將來要受多少旁人的白眼和生活的磨難。

《朗讀筆記》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所有的嬰兒出生都是平等的,沒有人會說話、數數、讀書或寫字,但這些孩子在進入幼兒園時卻是不平等的。
差異的原因在於,他們的父母是盡力培養他們,還是僅僅看著他們長大而已。”

一個自律自覺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一個嚴於管教的父母。
給孩子過多的自由,才是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任。

因為一個不自律的孩子,在人生的賽道上只會越跑越慢,最後被人遠遠甩在身後。

孩子自律的習慣
越早培養越好

劉璇曾因“鐵血教育”引發爭議。
她給兒子的計劃表,除了睡覺之外,其他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動畫片一天只給孩子看15分鐘。

很多網友都指責她對孩子太苛刻了,畢竟兒子才4歲。
但劉璇卻認為:這是在給孩子建立規矩和自律,孩子只有小時候控制好了,長大了才能自覺。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說過:
“一種好的習慣在孩子幼小時很容易形成,但在他們長大後就很難養成。
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後也難以改掉。”

因此,孩子自律的習慣,越早培養越好。

主動學習的習慣

要想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關鍵不在於父母的催促,而是提前立好規矩。
郭晶晶是一位非常嚴厲的“虎媽”,她特別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

她給孩子定下的規矩,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就算是爺爺霍震霆過來看孩子,她也要求孩子必須先寫完作業才能玩。

她說:
“希望孩子可以養成好的習慣,不能隨心所欲,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好的。”

在孩子小時候,父母就應該制定相應的規則,並陪著孩子嚴格執行,比如寫完作業才能玩、作業完成後必須檢查、每天必須覆習和預習等等。

讓規矩來督促孩子主動學習,比家長跟在後面嘮叨催促更管用。

管理時間的習慣

很多孩子,總是習慣拖延:
周一要交的作業,總是要拖到星期天晚上才補;
爸媽不催著起床,就覺得遲到幾分鐘也沒關系。

孩子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什麽時候該學習,什麽時候該玩,遲到了會錯過哪些。
所以父母一定要早早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60屆國際數學競賽金牌獲得者鄧明揚曾分享過自己的假期作息表。

他將自己的學習、閱讀、運動時間都安排得井井有條,並且給自己每周都安排了幾個小目標,比如要看幾本課外書。

而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強的時間管理能力,離不開媽媽的教育。

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會他列每日計劃表。

制定計劃的時候,媽媽也會充分尊重他的想法,只給出一些建議。
媽媽每天就負責監督他,每完成一項計劃,還會給他相應的積分獎勵。

他感覺自己每天都很有成就感,也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很好的時間觀念,養成了自己管理時間的習慣。

堅持閱讀的習慣

白巖松曾說,自己小時非常喜歡讀書,大人的書、小孩的書,他都會去讀。
他還用母親的兩個閱覽證到處借書看,於是慢慢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這個習慣陪伴他至今。

是閱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自己。

在白巖松的影響下,他的兒子也成了一個小書迷,房間裡堆滿了各種書籍。

尹建莉老師說過,培養閱讀習慣,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努力。

湖南有位爸爸,為了讓兒子愛上讀書,專門建了個家庭圖書館。

兒子2歲的時候,藏書已經達到了2萬冊。
如今,十年過去了,兒子已經成了最忠實的讀者。

陪孩子一起閱讀,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才能培養出熱愛閱讀的孩子。

謝爾蓋米哈爾科夫說過:
“無論孩子們的家庭和學校多麽有趣,可是如果不去閱讀一些美好、有趣和珍貴的書,就像被奪去了童年最可貴的財富一樣,其損失將是不可彌補的。”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孩子未來的一生。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

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
“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享不盡它給你帶來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一輩子都在償還無盡的債務。”

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沒有及時管教,讓懶散成為孩子的常態。
那麽當他長大了,會徹底失去競爭力,落入平庸。

孩子不自律是本能,父母讓他自律是本事。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讓自律根植於內心,這才是父母真正為孩子計深遠的大愛。
 

Reference:精彩文章:你真的看懂《蠟筆小新》了嗎?不僅是小孩就連大人都喜歡看的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