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極客爸爸邀請到OHMYDESIGN Kids創始人黃榆婷、騎象小學堂創始人曾進、唐碩合夥人|TANG+聯合創始人郎佳明、極客爸爸創始人&CEO夏永峰等行業資深人士,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的分享。
以下為騎象小學堂創始人曾進的現場速記整理。
一、 我的經歷告訴我什麼?
我叫曾進,之前是在《外灘畫報》做了十幾年,是資深媒體人,做過十多年的雜誌封面。2015年,我創業到北京,做在行和分答聯合創始人,主要負責運營。
當時,我們運營的一個品類就是家庭教育。我對心理學非常感興趣,在行也篩選過一百多名心理學專家。然後,我會發現家庭教育很奇怪,心理學領域特別紅,但是最能賺錢的可能是情感領域的網紅,譬如Ayawawa。做情感輕諮詢的網紅,可能一年能賺幾千萬。某種程度說,跟情感相關的都賺錢。很多女性,不論未婚或婚姻內,缺乏情感撫慰,找不到方向時候,大家會去打電話找一些機構去諮詢,但是很多情感諮詢機構的老師,僅僅是受過簡單培訓,只能出一些簡單方案性服務,只是情感陪伴功能。
我就在想,家庭教育行業不應該是隻賺廉價情感困惑的生意。
心理領域第二類就是專業服務,譬如簡單心理和壹心理等平臺。當時,我們發現這類專業服務性質的平臺賺錢非常辛苦。在行約的多的是真正有問題的人才可能去諮詢,比如孩子要跳樓、自殺或抑鬱等問題之類的。在行約見還有一類很熱門,就是擇校。孩子要擇校了,家長在網上看你是國際學校招生專家,就趕緊來約。
2018年,我離職。我自己也去學心理學,還搭了一個家庭教育的線下課程。作為一個職場女性和創業女性,特別需要這三塊的知識儲備:親子教育、兩性關係教育、女性自我成長教育。於是,我們做了一個連續三期線下女性的課程,來的基本都是非常知性的一線女性。
第一模組是親子教育,我把市面上很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課程和書看完了一遍,請來了喜馬拉雅FM超級火的心理學專家陳默老師。她負責講兒童發展心理學,好爸好媽是如何養成的。還請了正面管教中國創始人張巨集武老師,從實戰角度講如何進行親子教育。
我自己也做了一個親子教育地圖,很多家長管我要。學習兒童發展心理學非常重要,一個父母要關注孩子在認知、身體和社交三方面的不同發展階段和特徵。
孩子0-6歲,我們應該關注孩子吃的好不好,體育鍛煉得好不好。其次,關注孩子的情緒和社會發展,這是我們中國人最缺的。很少中國父母在這上面花力氣去做,我們更多關注孩子的智商發展。但西方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情緒和身體發展。我推薦一本書《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就是關於一個人從0-80歲的。這是西方非常經典的發展心理學教科書。當時,我把它拆下來,做了一個親子教育地圖。非常受歡迎。
第二模組是兩性關係。所有的家庭教育都是從兩性關係出發。我找了同濟大學講兩性關係的姚玉紅老師,她從依戀心理學講了兩性的發展歷程和處理技巧。蘇州大學的陶新華老師則從家庭傳承的角度,積極心理學角度講了家庭關係應該如何構建。
第三模組是女性自我成長,我找了兩位非常成功的女性。一個是臺灣的吳淡如老師,她是一個作家,又是一名企業家,而且特別會帶孩子。她每週全世界飛,但每週一一定會跟她孩子講唐詩,而且一堅持就是四年,非常了不起。她真的是女性的楷模,跑馬拉松、健身,每年學習一門新課程。我們課程還請了李一諾老師上課。她不僅僅是事業成功,也是真正做好了女性的自我成長,還和自己的三個孩子一起共同成長。成功女性都有自己的方法論,我們也找到這樣的人來感染我們。
儘管連續做了三期家庭教育課程——我理想中的家庭教育課程,但是我仍然覺得這樣的優質家庭教育線下課程很難有非常大的市場前景。
家庭教育行業很難賺錢。
為什麼呢?
二、家庭教育行業的兩個困難問題
其實,大家都在說,中國有13億人口,有2.38億的家庭。但真正為家庭買單的人,我覺得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人。
為自己自我教育學習,為自己和孩子共同學習買單的父母少之又少,這是我的point!
第一是在知識付費課程體系裡,它們的佔比太小。在知識付費領域,賺錢的課程永遠是通向財務自由之路的課程,第二是炒房炒股票自我理財的課程。職場發展是其三。家庭教育的付費課程不好做,因為成年人在現實世界中,尋求社會認同分的,更多是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而針對兩性關係和家庭教育的自我學習訴求,一定沒有發財,或者付費給孩子進行學科教育要求那麼剛需。
同樣1000元錢,你會拿來買理財產品,還是買線下夫婦兩性關係課程? 還是給孩子報個學習班?大家可以去喜馬拉雅FM、得到和在行上面,比較下不同的課程的付費情況和收聽情況,馬上就會得到答案。
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真正的有錢的,或者高知家庭,她也會不斷線上下去上非常昂貴的課程,過萬的課程,並且還會不停的學。但從生意層面上講,區域化、高客單價的課程有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性,但網際網路化、大規模的家庭教育的知識付費課程,我並不看好。
第二是家庭教育的付費使用者規模不大,並且有階段性。低頻、非剛需。
2.38億家庭市場,如果每個人花90塊錢上家庭教育課程,得有起碼300個億的市場?但事實並不這麼美好。
我看過中國非常頭部的家庭教育培訓機構,一個團隊20、30名員工,基本流水在五六千萬。這個市場少的原因在哪裡?
我覺得本源上是屬於真正願意學習的父母並沒有你想象多。
父母學一週的現在課程,兩三千塊錢,真的非常優質,為什麼會來上的人並沒有那麼多?本質上這件事情是屬於父母都覺得沒必要。
我們看看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們的上一輩父母沒花一分錢把我們養大了,我們這一代人可能會得看書20塊錢都能解決的事情,為什麼要花2000塊錢去培訓?
我們再來看一個女性從成長開始,懷孕的時候其實最焦慮的時期,新手父母也非常焦慮,要學保險、學理財什麼都學,這個時候其實是新手父母最焦慮的一個階段。一個女性懷孕時候,人很焦慮,開始各種學習,生完孩子以後可能新手孩子的吃喝拉撒,包括自我心理建設,和兩性關係。那個時候,新手母親可能有很強的危機感,你會學!
到了小孩子六歲,成為一個節點。擇校和學科學習,成為父母關心的關鍵節點。父母的焦慮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再擔心自己的問題,而是在孩子學業本身了。
孩子的學科成績,成為關注重點。父母所有的花的錢,除了課外的培訓班,還是在課外培訓班上。
孩子到青春期叛逆期可能又是一個新階段。我怎麼和一個叛逆期的孩子相處?但是這些很多問題,通過圖書和找親友諮詢都能解決。
除非真的是孩子全班倒數第一,有攻擊性行為或者自閉,你才會去掏錢去找一對一的專家才會諮詢,這是可能整個導致家庭教育行業想象空間不大的緣故。
低頻、非剛需。
無論是一線到四線,中國的母親或者父親工作很忙,社交活動,睡眠很少,很多孩子同樣。那家庭教育最終的動力在哪裡?
我們值得問一問。
三、家庭教育行業還有哪些細分和垂直領域?
大多數女性在孩子0-6歲時很願意學習,因為還是有閒暇,而且對於孩子學科教育要求沒有那麼強。
所以說家庭教育產業,如果落實到創業層面,你做學科教育還是做素質教育?
如果你做素質教育,想賺更多錢,我會建議說請你到6歲以前去賺錢。
6歲以後,你要建立創業的壁壘在哪裡。
父母學習專業類的東西,可能就有兩類:閱讀教學和正面管教。我之前做家庭教育課程的時候,家長一般會有兩類的會問我提需求的,第一個是說怎麼陪伴閱讀。大家知道閱讀是階層躍遷的最便宜的法寶,而且靠長時間的累積是可以改變孩子的。
很多家長願意花在怎麼閱讀、怎麼通過閱讀技巧方法陪伴,把閱讀當作媒介去影響孩子以及和孩子討論問題。
這是中國70後、80後或者90後父母,覺得通過閱讀能夠作為媒介去影響孩子心智、孩子建立溝通。
很多人會問我,“你能不能找些專家,閱讀專家給我們講講方法論”。
我曾組織過一次非常好的課,幾個最頂尖專家的跟一批中國比較成功的女性講閱讀課,但其實她們聽不下去。我們反饋的時候,閱讀課以後也不用再講,講講粗淺的方法就可以了。
為什麼?很多時候,家長其實不是閱讀專家,對文字並不感興趣,他們只是對閱讀的方法、怎麼陪伴孩子等這些比較技巧的東西感興趣。
自己總結,家庭教育如果從內容付費的角度,從課程到線下培訓的話,它是有一個時間視窗期,跟父母和孩子陪伴的時間以及他的學習剛需有關係。
第二,可能跟父母對教育的認識有關係的。剛才Jerry跟我講,他說其實現在很多父母正是因為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閱讀,不會交流,需要各種媒介幫助父母和孩子交流和互動。所以需要一些硬體介入,可能是一些遊戲、機器人或硬體等等。凡是在家庭的場景下,產生可以促進孩子和父母共同交流的生意都會有存在的價值,譬如遊學、一起動手做專案,甚至硬體機器人等等。隨著線下場景的豐富,會產生一些家庭陪伴的視窗,這我覺得贊同。也希望能產生更多的家庭為核心的專案教育和硬體。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