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柔

朗誦:素顏如水

配圖:汪鈺元作品

編輯: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矜口,訥言。

——茲心

點選上方綠標即可收聽素顏如水朗誦

古人有一句話,叫作“三思而後行。”現代有一種冷靜,叫作“冷靜三秒鍾。不論是古言,還是今語,說來說去,無非就是想要告訴我們,生活中要養成納言敏行的好習慣。

或許,這不僅僅只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素質與涵養的體現。

做事不經過反複考慮,過後總有後悔的時候。奈何這世上唯一沒有的,就是這治癒後悔的藥。

人處在不同的狀態下,說話時心情不同,內容也會不同。心情愉快的時候,看事看人也許比較符合自己的心思,故而讚譽之詞可能會多;心情不悅之時,講起話來難免會憤世嫉俗,言多有失,因此,便有了“禍從口出”這一說法。

有道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孔老夫子之所以提出的這一點,現在看來,就是為了提醒我們,說話前先三思,覺得妥當之時再出口。然而生活中的我們,大部分時候還是很難做到的。總是少不了舌頭比腦子跑得快的人,而愚蠢往往正是這樣產生的,要知道,脫口而出的蠢話有時會貽害終生。

眼睛長在自己身上,用途卻是經常在丈量別人。

人生,本是一個不斷完善與成長的過程,遇到事情的時候,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自我檢討,不要總是無法直視自己的不足,眼裡看到的,就只是別人的過錯。歲月流逝,就在於對一個人思想覺悟的提升,春花秋月,四季更替,就連繁花都懂得在風雨的洗禮中節節而盛,作為生活主角的我們,又怎麼能毫無進步呢?

做事時,無論是採取“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的態度,還是關注事情的細枝末節,對待事情一板一眼、一絲不苟,都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不足具體彌補。

認真是思考的前提,講究方式是行動的基礎,這是一種需要長期培養而形成的能力,而不是一種簡單“端正”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態度。生活中,人們每天都會處理和麵對很多的事情,如果方法不得當,不但耗費大量的精力,即使付出了努力,也未必見到成效,更甚至會適得其反。

俗話說,蚊蟲遭扇打,隻為嘴傷人。以尖酸刻薄之言諷刺別人,隻圖自己嘴巴一時痛快,往往會引來意想不到的災禍。人與人之間原本沒有那麼多的矛盾糾葛,往往只是因為有人為逞一時口舌之快,說話不加考慮,隻言片語傷害了別人的自尊,讓人下不來臺,別人心中怎能不燃起一股邪火?有了機會便反咬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你有什麼樣的態度,決定你擁有怎樣的生活狀態。會說話的人,一句話逗笑人不會說話的人,一句話惹惱人。於是,說話也就變成了一種學問。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裡的“知”並非知道,而是智慧,就是說聰明的人不亂說,亂說的人不聰明。

管不住自己舌頭的人,不僅容易傷人,而且容易惹禍。慎言不是不說話,慎言是該說話時就說,不該說話時不要說。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是沒有用的。

想要知道一個人的品德,就要先了解他的行為;想要知道一個人的才幹,就要先聽其言,觀其行。

因而有人把說話當作是今天人們社交中最難的事。但是我們的交流又不得不借助於語言的表達,也許說話真的如做人一樣難。但我們只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越位失言,又不緘默失人,凡事三思而言,再思而行,雖可能稍稍耽誤了些時間,卻可以很大程度的把話說的更妥當些,把事情處理的更完美些。

花不可開得太盛,盛極必衰;話也不可說得太滿,滿必有失。生活中,多給自己留些餘地,才不會受到“坦率”之害。“馬有失蹄,人有失言”,把話說滿了往往會掐斷自己的餘地,就無法保證每一句話都說得滴水不漏,從而不免招致誤會,為自己留下隱患。 在事業成功的過程中,一言一行都關係著個人的成就榮辱,所以謹言慎行對一個人立身、處世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但願你我,都能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養分,生活中,努力做一個納言敏行,講究方式方法的聰明人。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作者:心柔,原名譚成妍,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內蒙古自治區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館簽約作者,自媒體簽約作者、專欄作者。出版合集《散文經典選藏》。新書個人散文集《心柔若水》限量珍藏版正在熱銷,微信1956930265,微信公眾號:XRxinyu。轉載請聯系微信:chenyu19950215。

*朗誦:素顏如水,孩子王,愛狗狗愛美食愛生活的小資女人,如水的歲月裡,渴望每一份小驚喜。喜馬拉雅電臺:素顏如水向左or向右,願我的聲音陪伴你。

點選閱讀原文即可報名微課

▼▼

轉載請註明出處。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