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個人,並非這個人特別招人喜歡,而是這個人符合你的胃口,對你的脾氣。在這個人身上,你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和你同樣的內涵。同樣的內涵容易發生共振,所以你喜歡。

最大的喜歡是愛。而愛一個人,也不是這個人特別值得人愛,而是和這個人的相處中,你發現了自身的可愛,你感到了自身的價值,於是你喜歡,而喜歡久了,就成了割捨不掉的愛了。

討厭一個人,並非這個人特別讓人討厭,而是這個人眼裡沒有你。在對方身上你找不到和你一樣的東西,找不到和你發生共振的特徵,所以久而久之你就產生了討厭的情緒。不信?你討厭並不等於他人討厭,你所討厭正是他人的喜歡。所以有時我們在交際中往往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他(她)怎麼會喜歡(愛)這樣一個人呢?”

由此可見,喜歡也罷,討厭也罷,其實我們喜歡的是自己,討厭的是找不到自己。說白了,我們的情感軸心是自己,情感指向也是自己。我們在現實中是在不斷地尋找自己,印證自己,實現自己。我們所感知世界的過程就是自我感知的過程。

怪不得我們把朋友稱為知己,於是有了紅顏知己,又派生了藍顏知己。怪不得讓你隨便寫幾個字,下意識地會寫自己的名字。你讀書信,最抓眼球的是你自己的名字。你聽聲音,感測最快的也是你自己的名字。我們說有緣,雖萍水相逢卻又似曾相識,相逢相識的還是我們自己。我們說無緣,那是我們找不到自己,或者說暫時找到而又迷失了自己。

為什麼友情、愛情不定,為什麼愛恨情仇飄渺,那是因為我們的際遇在變,我們的性格、感情也在變,你今天的喜歡可能會成為明天的討厭,今天的討厭也可能會成為明天的喜歡。這也是人們說的漸進的情感。

幸福的組成是擁有更多的愛和喜歡。既然選擇了追求幸福,那就要把握好漸進的情感。而漸進的情感是否健康,則取決於自我軸心的調整與改變。施予愛,收獲愛;啟用喜歡,滿心喜歡;多為對方著想,等於為你著想;我中有你,你中才有我。歸結一句話:多說“你”,少說“我”。自我軸心一變,滿盤人生之棋皆活。

知己者是朋友,知心者是愛人,知己知心是幸福。

(圖文采集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