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的大眾文化語境裡,髒話曾經是一個禁區。但是這幾年在美式流行文化和社交媒體的帶動下,大批原來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報刊雜誌和電影電視裡的詞也開始越來越洶湧地出現,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bitch這個詞。

  文|假裝在紐約

  在中文的大眾文化語境裡,髒話曾經是一個禁區。但是這幾年在美式流行文化和社交媒體的帶動下,大批原來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報刊雜誌和電影電視裡的詞也開始越來越洶湧地出現,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bitch這個詞。

  雖然我個人並不喜歡使用這些詞,但是探討一下它們的來龍去脈還是挺有意思的。最近一百年裡,bitch這個詞從一個極其不堪的詞逐漸洗白進入大眾文化和日常英語,它的汙名史和洗白史差不多就是一部美國婦女解放的曆史。

  英漢詞典裡把bitch翻譯成“婊子”,但是一來婊子這個詞帶著濃厚的舊時代氣息,完全不能對應bitch撲面而來的時代感;二來“婊子”的含義比較單薄,無法體現bitch博大精深的含義。於是又有人把“婊子”進一步簡化成了“婊”。但是“婊”畢竟是一個單音節的詞,不符合中文的語言習慣,所以很難大規模地使用,只有作為字尾和別的片語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顯示出它的優勢,比如“綠茶婊”。這種構詞方式其實英文裡也有,比如basic bitch,字面含義是“基本婊”,意思是那些沒有個性、無趣的人。

  於是,“碧池”這個音譯詞出現了,作為一個完全新造的詞,它可以完美地與bitch保持同步,全面接收bitch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氣息,而且它更加委婉,說起來比較沒有壓力。唯一的問題是“碧池”的發音有點婉轉,不像bitch那樣乾脆有力氣勢磅礴。

  中文裡還有一個詞“賤人”,和bitch更加珠聯璧合,兩個詞語幾乎有著一樣的內涵和外延,就連說起來都有差不多一樣的氣勢。

  但是講真,bitch這個詞是無法用中文翻譯的。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