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高、高考等升學考試陸續開展,又到了每年的畢業季了。畢業分開之後不可避免要舉行同學會。

也許是因為自從畢業後,大家都各奔東西、各自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那些聯絡越來越少的都是在職業生涯中混得不錯的,而那些整天聯絡、打得火熱的同學大多混得很平庸。出於這樣的考慮,我也無法給自己做一個明確的定位,所以最後選擇了拒絕。

既然說到了“同學聚會”這個話題,就不得不說“利益”。人與人交往,年齡越小的時候,通常差距就越小,在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們,起跑線都差不多,也沒有“富二代”這個詞。差距主要是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層次關係上,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圈子。畢業5年左右,同學之間會慢慢拉開一段差距,到最後,可能彼此都不能算上是“同一個世界”的人。當初走到一起可以說得上是緣分,但能夠在一起相處三四年,更多的是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和共同的課程表。而工作後,這些“共同點”則消失殆盡。

想起十年前的畢業季,我們彼此會有些難過、相互祝福、說著不忍分別,我們約好以後一定要常聯絡、約好以後一定要參加同學聚會。但是萬萬沒想到,畢業十年後的同學聚會出現這樣一種尷尬場面。人的朋友圈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大,但是每一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這也衍生出一個“交友慎重”的概念。朋友圈也是存在“新陳代謝”的,每多增加一個新朋友,就意味著可能會相應地失去一個老朋友。

有一次剛好也和同事聊起了同學聚會的事,一個女同事向我們抱怨,說以後都不會再參加初中同學聚會了。原因是她發現去了之後,很多以前熟悉的同學現在已經沒有什麼話可以說了,已婚的女同學都在聊孩子老公,男同學們都在聊工作,聊到後面都是在互相比較。這位女同事嘆著氣說:“見了面後才發現,相互之間已經很陌生了,更別談有什麼什麼感情。這樣的聚會簡直是在浪費時間。”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人也像這個女同事這樣,參加過一次聚會後,因為受不了這種聚會氛圍而再也不參加了。

我想,比起把當初的同學情誼當作現在的“交易”或“存在感”,同學聚會更需要單純地敘舊。如果畢業後的聚會,同學們能不問現狀、.不問薪資、不互相攀比,而只是談天說地,這樣也許排斥同學會的人會少很多吧。

同學聚會也講究職場厚黑學。

有錢有勢,混得很得意的同學巴不得天天開同學會,在精神上壓倒男同學,在肉體上征服女同學,將同學時期的意淫變成現實。而比較落魄的同學則

害怕同學會上見面,精神上受到摧殘不說,還要作為得意同學炫耀財勢的一個比較道具,心裡也許還有個小小的奢望,那就是那些混得好的同學能不能幫上自己一把,其實這是幻想,那些混得好的同學之所以樂衷於開同學會,就是來看你的落魄和女同學們的豔羨呢。同學會是又一次的表演罷了。

1、同學聚會的首義者以外地歸來者居多,往往已經混得有幾分人樣。多年衣錦夜行,憋屈得厲害,這回當然在同窗前顯擺顯擺。他希望來的人越多越好,聚會前夜說不定還要精讀《毛主席回韶山》。確實如此,通常同城市的同學聚會的興致並不高,或者僅限於小小圈子定時聚會,每每大聚會定是有什麼人從外面回來了。但並不是什麼人都會有很強的號召力的,這個很難說。

2、當年有些姿色的女生這回一定會臉上精描細抹,衣櫃裡千挑萬選。如果是提前知道訊息的,鐵定還要餓上幾天,爭取能穿進那件卡腰的高階套裙。女人如此,男人也難免。

3、搶著買單的那位多半當年窮得叮噹響,或者成績不佳。他要告訴大家,象我這樣的也是可以混出來的,你們不要老眼光看人。他一定是開車來的。好車。並且他一定很願意送每一位同學回家,一副情深義重不忘舊誼的樣子。宿怨啊,宿怨啊,足見小時候的精神陰影影響到底有多大。

4、話少的同學並不是老成持重,而是因為經歷平淡且混得不好。大家談論的新潮名詞或根本不懂,或掌握不熟練。怕說錯了出醜,便索性不開牙。這個倒是不一定,不能一概而論。

5、有富不顯,有車不開,有單不搶。這種人多半當年就很風光,經過了也就不在乎了。當然也有當年就很糗,現在還能不動聲色的。這類人比較可怕,要麼城府很深,能成大事。要麼虛偽狡詐,品質可疑。至少對於我來說,同學聚會,是不會開車的,沒有這個必要,想喝酒,哪那裡還能開車。

6、帶老婆出席的有兩種情況:一是老婆長得比較爭氣,帶出來有面子。二是老婆擔心他跟舊相好的擦出什麼火花,一同出席能起警衛和監督之效。出門之前,必要叮囑老婆幾句:“平時怎麼糟踐我都沒關係,但這次一定要給我留面子,我說話別插,不許瞪眼,記得要給我盛飯,遞杯子……”

7、去了趟美國的一定會找機會說出來,談資本,談紐約,最後來一句:“其實也就那樣。”這邊趕緊接茬談起歐洲八國遊,談人文,談藝術。那邊去過澳洲的插不上話,急得抓耳撓腮。這時你要是能淡淡地來一句:“不才在倫敦呆了八年。”保管當場鴉雀無聲。我只好說不才被逼愛丁堡流放一年。。。

8、當了官的接手機絕不肯離席,拿著電話指揮祕書或部屬開展工作,聲音不大但足以保證在座的都能聽到。語氣較平時蠻橫且堅決,表情略顯威嚴且帶一絲厭倦,一副運籌帷幄很懂管理的樣子。

9、 官當得太大的人不會輕易參加同學聚會。 這個確實,可能怕給自己添麻煩

總結一下就是:同學聚會,心眼多的鑽被窩,心眼少的在嘮嗑,不多不少在亂摸,一個心眼在唱歌,缺心眼的死喝。同學會,同學會,拆散一對是一對。

同學群裡面也可以窺見一斑。

拿幾個女同學舉例。曾經,一個學習委員,一個生活委員,上學的時候,明明都是那種八字不合、暗地裡撕逼的關係,沒想到這一聚,倒是成了“閨蜜”。每天在群裡各種隔空炫耀。

女A:今天情人節,大家都去哪瀟灑呢?

女B:我家老趙帶我去外面吃飯,說是有大驚喜,也不知道是啥。

女A:你真幸福,我家那個都沒時間陪我,直接在網上給我買了個鉑金的項鍊寄到公司,哎。

……

類似上面的對話經常在群裡看到,一般最後都是以某某的老公 開車接她下班結束話題。

同學群裡有的人進了大公司,待遇好福利多,但是就連公司發個衛生巾的福利都要在同學群裡張揚,這就有點過了吧。

隨意截圖一張自行感受一下。

再看班裡那幾個事業有成的。他們比大多數同學混得要好,當老闆,住大HOUSE,開名車,有事沒事兒就往群裡派紅包,一個人搶幾毛錢的那種紅包。不僅在群裡這樣,現實生活中聚會聽說也是如此做派,隔三差五就張羅著聚餐出遊,吆五喝六加硬菜上豪酒,說AA都是不開面兒,是瞧不起他。如果你以為老闆們只是單純地請客,那就太天真了,老闆們的每次請客都是有目的性的,從場面話和聚餐的套路來看,一是為了拉攏與某些同學生意上的關係;二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他們很豪,有面兒;三是為了將部分同學轉化為自己的客戶。

曾經單純的同學群變了味,看得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沒過多久,我就退群了,原以為悄無聲息地離開不會引起誰的注意,沒想到還是被一個曾經比較要好的同學發現了。他把我拉回了群裡,問我為什麼退群,我說看不慣群裡的風氣,於是又來一通冷嘲熱諷。

各位,你們接到同學會邀請,有過猶豫嗎?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