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自己成年以後的性格、親密關係、人際關係模式,甚至學業和職場表現,都常常受到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的影響。她們開始關注自我成長,不斷探索自我,療愈內心創傷。

在尋求心理諮詢的人中,女性所占比例大於男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心理問題困擾的原因複雜而廣泛。如果從原生家庭的角度看,女性的精神痛苦,很多都源於和母親的關係。

女性成長,從反思母愛的束縛開始

大部分尋求心理諮詢的女性,起初並沒有期待在諮詢室里談論自己的母親。她們深受困擾的問題大多是各種難以承受的負面情緒和軀體症狀,如抑鬱、焦慮、恐懼、強迫傾向、被害妄想等;或者是讓人失望的伴侶關係,如爭吵、冷戰、出軌等;或者是育兒過程的心理困難,如對孩子期待高、沒耐心、傷害孩子的想法等;或者是和上司、同事、家人的關係緊張,比如辛苦付出卻不被認可,難以抑制又無法表達憤怒,和長輩相處不快......

如果談到母親,她們可能會輕描淡寫地轉移話題:「我媽媽?她對我挺好的,我們之間沒什麼問題。」然後,她們會繼續談論她們不健康的情緒和身體、不負責任的丈夫、麻煩的孩子、索求無度的上司、自私的婆婆等。

對很多女性來說,談論母親對自己的傷害,本身就是個禁忌,這會令她們感到不安,覺得母親為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自己不該談論母親的不是,甚至不該去想這個問題。

但隨著諮詢的推進,她們對當前的困擾不斷抽絲剝繭、尋根溯源,逐漸揭曉的答案往往都會指向和母親的互動。

一再容忍伴侶的家暴,不僅是因為自己的父親有家暴傾向,更是因為內化了母親在父親面前一味隱忍的態度。對一兩歲孩子的哭鬧很不耐煩,可能是因為自己兒時哭鬧時沒有得到母親的安撫,由此留下的潛意識創傷在此時被激活了。工作上承擔責任太多卻總感覺得不到上司的認可,有時是因為自己獲得母親關注的方式就是努力做事取悅她。覺得婆婆對自己不好,有時是因為將自己壓抑的對母親的需求、不滿和失望投射到了婆婆身上。

意識到這些,會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和接納自己,從而更有能力主動做出選擇,掌控自己的生活。

談論母親給女兒帶來的傷害,並不是為了評判母親,指責她、報復她,而是為了讓我們更了解自身痛苦的根源,改善我們的身心狀態,真正實現自己人格的獨立和成長。

當然,父親也會影響女兒的人格,同時母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兒子的人格,很多圖書已經用「親子關係」這個概念概括了母女、母子、父女、父子四種關係,並討論了「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那麼,為什麼還要 把「母女關係」單獨提出來討論呢?

2021 年母親節時,為了給我的心理諮詢工作室準備一些慶祝母親節的文案素材, 我用「母親節」三個字在網上搜索圖片,找到了海量的母親節配圖,同時得到一個有趣的發現,我數了前 100 張表現其他人為母親慶祝節日的配圖。

其中 15 張圖,是母親和兒子在一起;其中 12 張圖,是母親和一個看不出性別的嬰兒在一起;其中 5 張圖,母親身邊既有兒子也有女兒;其中 2 張圖,母親身邊環繞著一家老小;其中 1 張圖,母親身邊的人是父親;另外 65 張圖,都是母親和女兒在一起。

這個數據讓你感到驚訝嗎?背後的原因無法用三言兩語簡單概括,但如果你有耐心讀完這本書,就不會感到驚訝了。你會發現,和其他三組親子關係相比,母女關係十分獨特,這份關係對女性的一生都有深遠影響。

本書就試圖幫助女性朋友們回顧、反思、梳理自己和母親的關係,識別其中的消極影響,走出母女關係的創傷陰影,為自己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怎樣使用本書

在進入正式討論之前,我想對下面幾個問題略作澄清,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原來不健康的母女關係只有這麼幾類!那是不是只要我確認了自己和母親的關係屬於哪一類,只讀相關內容就可以了呢?

當然不是。讀這本書時,你和母親的親密關係可能已經持續了幾十年。在這個過程中,你和母親的性格或多或少都發生了一些變化,而生活帶給你們的挑戰也在不斷變化。

有的母親年輕時比較自戀、任性,容易和女兒形成嫉妒和競爭的關係,到了中年,性格漸漸成熟、沉穩起來,更能付出無私的愛;有的母親年輕時家境優渥、生活輕鬆,對女兒也比較寬容有愛,到了中年,經歷了生活的變故和打擊,則可能變得脾氣暴躁、性格乖戾;更多的母親是早年生活拮据,對女兒各方面的需求常有忽視和過度限制,在女兒長大後,自己更有能力和意願支持女兒。

有的女兒在嬰幼兒時期和父母關係較好,成長環境還算健康,但到了少年時代,父母離異,和滿腹牢騷的母親生活在一起,性格變得內向壓抑;有的女兒則在成長初期受到父親的虐待,活得很痛苦,後來母親和父親離婚,就過上了相對健康的生活。

我們和母親的關係,是幾十年互動的累積和疊加而成的。很多母女關係是多種情感模式的複合體,每個階段的成分和配比都不一樣。泰國果凍泰國果凍威而鋼泰國果凍哪裡買液態威液態威哪裡買

當你開始認真反思自己和母親的關係時,可能會很快發現一種占據優勢的情感模式,但最好不要止步於此。如果繼續探索,也許還會發現別的模式,其中一些模式只是你們關係的一段小插曲,還有一些模式,雖不起眼卻影響深遠。

如果能把這個複合體幾十年來的演變過程描述清楚,你就能更接近自己和母親的關係的真實情況。

女性成長,從反思母愛的束縛開始

我不想知道「為什麼」,我就想知道「怎麼做」。

我們所處的時代非常注重結果和效率,甚至有些「急功近利」。帶著這種習慣去尋求心理諮詢時,常常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我不想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也沒有興趣知道為什麼發生。事情已經過去,是無法改變的,我只想知道現在該怎麼辦。我只想儘快解決問題,因為我還有很多事要做。」

一些心理學諮詢師也會迎合這種需求,拒絕討論來訪者的過去,而是提供各種「短程」「高效」「迅速」的解決方案。其結果往往是,來訪者發現自己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甚至陷入更深的無力感之中。

從心理動力學的角度看,「不想談論過去」,這種想法背後常常是對痛苦的防禦。去理解發生了什麼會讓人感覺太痛苦,為了迴避痛苦,有的來訪者會要求心理諮詢師給出一個不會痛苦的解決方案。其實,有效的心理諮詢,不是避開過去造成的痛苦,而是承載、消化和越過它們。

本書用了大量篇幅去理解和描述問題,而用了比較小的篇幅提建議。這和我在諮詢中的工作經驗是吻合的:來訪者的真正成長,往往是因為(或伴隨著)對自己更深刻、更持久的理解,而極少是因為從諮詢師這裡獲得了什麼特效的建議。

在嘗試理解過去的經歷時,可能會湧出很多負面情緒和痛苦,為了幫你更好地承載和消化這些負面情緒和痛苦,我有以下建議。

選擇一個穩定、安靜、放鬆、私密的環境,放下手機,用半小時以上的整塊時間來閱讀。這樣的空間,有助於你放下防禦,打開心靈,去接受這本書可能帶給你的觸動。可以在旁邊準備一本筆記本,當你受到觸動時,及時把你的想法和感受記錄下來。(不建議記在手機上,因為手機信息會干擾你。)跟隨心靈的觸動,去感受、回憶、表達。在閱讀本書時,你可能被一個詞、一句話、一幅圖所觸動,它是一條線索,可以把你帶到感受層面,帶到記憶深處,帶到過去那些沒有得到了結的事件里。你可以試著跟隨它、體驗它、描繪它。有時你可能會受到一種感召,要把某些東西表達出來,那就去表達,寫一個故事、畫一幅畫、找個沒人的地方嘶喊出來都可以。如果這個觸動引起你幻想未來或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你可以去幻想,但要保持覺察:這只是過去的延伸和投射,要想發生真正的改變,最終還需要回到過去。讓情緒自由流動。悲傷,就大哭一場;快樂,就放聲大笑;無力,就安靜地躺著;挫敗時,不要著急讓自己振作起來;難過時,不要強忍眼淚;憤怒時,不要壓抑自己......試著去「承受」每一種情緒,就像大地承受每一場雨雪。生命活力的萌發,常常出現在雨雪過後的一段時間裡,短則幾個小時,長則幾個星期。

這本書可以幫我改變和母親的關係嗎?如果我的母親已經去世了,這本書還有什麼意義?

關係是兩個人的共舞,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舞步,但對方不一定會跟過來。母女關係能不能改變,除了你的努力,還取決於很多複雜的因素。

不過這本書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改變你和母親的關係,而在於幫你反思和母親的關係,消除她留給你的不良影響,走出她對你的限制,更自由地過好自己的人生。

母親畢竟養育了我,去分析她對我的消極影響或傷害,有什麼意義嗎?發生過的事情難道可以改變嗎?我不能和外人一起指責她,這太讓人內疚了。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艾米告訴我,十年前她讀了《母愛的羈絆》這本書,書里講的是有自戀情結的母親對女兒造成的負面影響。當時她覺得書里的情況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她認為自己有個好媽媽,自己的媽媽並不自戀。最近她重讀了這本書,才突然發現自己的媽媽跟書里寫的媽媽一模一樣,而她本人的很多心理問題也的確是媽媽的自戀傾嚮導致的。艾米認為,十年前自己之所以看不到這一點,是因為她當時不能容忍自己有這方面的念頭,就好像腦子裡有個「思想警察」,自己一冒出「媽媽不好」這樣的念頭,就會自動地把它屏蔽掉。

母親對我們的消極影響並不會因為我們迴避它或不承認它而自動消失。相反,越是我們壓抑的、不肯承認的東西,越會在無形中控制我們。就像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r Jung)說的:「我們意識不到的事物,構成了我們的命運。」這就好比我們開車行駛在山路上,如果我們的車子的剎車壞了,而我們並不知道,那麼我們就會不可避免地遇到災難;而如果我們上路之前發現剎車壞了,把剎車修好,災難就可以避免。正視母女關係中的問題,就是對我們的車子進行一次細緻的檢修。

正視母女之間的問題,並不是為了批判或懲罰誰,而是為了讓我們都能放下心理包袱,解放情感,更好、更安全地上路,開啟更美好、更穩健的人生旅程。

在這一過程中,你可能會對母親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但另一個聲音又緊緊束縛著你:「我不能這樣對待自己的母親!」

你可能會認為,強烈的負面情緒是你和母親關係中的一個「異物」,在你的記憶里它從來沒有出現過,在你的想像中它也不應該出現,而後面那個「理智」的聲音才是「正常」的。

其實恰好相反,這個想法才是你和母親的關係中不健康的一面,它正是問題本身。

在健康的親子關係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懷有負面情緒時會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有的孩子吃奶不順利時哭鬧踢抓,心情不好時亂扔東西,父母不給自己買喜歡的玩具就大發脾氣,等等。這些都是為人父母需要承受的,這些負面情緒一旦被接納,就會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漸減少,直到某一天父母發現:孩子變得懂事了。

如果父母由於生活壓力或自身的心理問題無法承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會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不應該出現」,要求孩子自己壓抑和控制這些情緒,孩子就會難過、隱忍,最終認同,並將之變成自我要求,從而留下心理健康隱疾。

我們需要接納這些負面情緒,嘗試打開一個「內在空間」:在這個「內在空間」里,存在任何情緒都是被允許的,可以自由地體驗、觀察和反思任何情緒。

這種允許情緒存在並能自由地體驗和反思情緒,正是心靈成長的基礎。

健康的母女關係究竟是怎樣的?

雖然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在我們內心的隱秘角落,或許還是會對母女關係有理想化的期待,比如大家可能會期待:

母親是善良的,她從女兒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深愛著女兒;女兒是純潔無瑕的,她沐浴在母愛中,心中充滿幸福,用她的微笑和愛回報母親;母親和女兒親切、耐心地交流,她們彼此欣賞,享受在一起的時光;家庭的其他成員,如父親、爺爺奶奶、其他兄弟姐妹都會保護和支持母女之間的良好關係。

這樣的場景即使存在,也不可能是永恆的,生活中總難免會有衝突。

好的關係,就是帶著誠意真實地表達,解決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修復關係中的裂痕,讓關係慢慢變得更深厚,更值得信賴,更經得起風吹雨打。好的關係,不是某種特定的形態,而是這個過程本身。

*本文為《掙脫母愛的束縛》序言

親密關係諮詢師陳歷傑評論之所以向大家推薦於玲娜老師的這本《掙脫母愛的束縛》,是因為這本書給出了清晰的「使用說明」,讓「掙脫母愛的束縛,走向和解與療愈」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真的化作可以落地的行動。正如作者自己介紹的,「本書用了大量的篇幅去理解和描述問題,只用了較小的篇幅提建議」。原因是「來訪者真正的成長,往往是源於對自己有了更深刻、更持久的了解,而不是從諮詢師那裡獲得什麼有特效的建議」。

心理學博士、精神科醫生李孟潮評論書中按照心理諮詢三大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安排結構,分別介紹了母女糾纏的定義,母女糾纏的類型及其成因,以及療愈方法。於玲娜老師譯介關於母女糾纏的著作多年,終於寫出此書,匯聚研習心得。

心理諮詢師曹雪敏評論母愛的束縛來自哪裡呢?來自母親對自己的束縛。每一個受困於母女關係的女兒,都有一個內心同樣傷痕累累的母親。這樣的困苦一直在代際傳遞。這本書給了廣大被母愛束縛的女性一個希望,讓她們通過看到自己內心的傷痕,將所承受過的所有傷痛都轉化為綻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