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2

author: 

吳靄儀

author photo: 

column name: 

法政隨筆

忘記是自然的現象,不忘是原則的固執。

八九年五六月,我們在香港看到北京學生運動一幕幕展開,震人心弦,我們當然是站在學生的一邊,站在正義與人民的一邊,我們全情投入這個運動,學生的智慧和英勇,在我們的心裏燃點起民主的希望:中國的民主,香港的民主,遙不可及的盼望,一下拉近。天安門的槍聲轟散了盼望,錯愕、不相信、憤怒、悲慟,填滿了我們的胸懷,流血的大街,抬死傷者飛奔的人民的眼神,不能再醒來的年輕的軀體——我們的哀傷和慚愧化為使命:記錄下來,說出去,告訴全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承諾這些年輕的英魂,人民不會忘記。我們承諾,謊言不會得逞,我們不會讓你們不明不白地死去。

我的腦海裏繚繞: 「耶路撒冷!如果我忘記你,讓我的右手忘記它的功能!我們坐在巴比倫的河邊哭泣,我們的豎琴空掛在楊柳樹上, 『為我們唱一支新曲吧!』他們說。但我們這些流亡的人唱不出來……」教徒、學者會告訴我,這是不準確的,詩篇一三七的原文和解讀不是這樣的,但這對我來說,它準確地表達我的心聲和承諾,如果我忘記你,讓我先忘掉我自己。

八九六四,使一些原先不曉得他們關心中國的人驚覺,原來血濃於水,自私的我們,不期然想到面臨九七回歸的香港:中共會秋後算帳嗎?李卓人這趟放回來了,還有其他義無反顧支援學生的人,他在九七後會安全嗎?本來並不擔心香港前途的人,擔心九七後香港會失去自由。為此,港府終於通過了人權法,勾畫出玫瑰園的藍圖;為此,在八九民運中成立的支聯會,年年六四在維園點起燭光;為此,在九七臨近,主權移交在即之際,我們留守,全世界在警惕,坦克車會不會駛進皇后像廣場;為此,皇后像廣場、舊立法會大樓和維園成了言論自由香港的標誌;為此,全世界年年在看,燭光會否在維園熄滅;為此,懷柔的董建華問民主黨的李柱銘可否考慮退出支聯會執委,李柱銘拒絕;為此,二○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不分年齡的香港人看到催淚彈即湧往金鐘現場,因為我們難忘六四;為此,防暴行動沒有升級,因為夏道不能變成天安門;為此,雨傘成為運動,解放軍沒有出動,香港沒有戒嚴;為此,我們這些不再年輕的人日夕流連佔領區;為此,我們為學生的撤出或留守日夜牽掛。六四沒有過時,六四天天都在我們的身邊。

 


 記住六四守護我城分享 吳靄儀
以上文章由作者特約撰寫或授權提供,內容謹反映作者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任何機構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自行轉載全文內容,但歡迎於社交媒體轉載連結。
發佈由: 未登入
留言
熱門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本月熱門新聞推介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