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7日  鈺成其事

我在本欄發表了兩篇討論粵語和詩詞格律的文章,無非想指出粵語可能跟中古漢語語音比較接近,用來朗讀唐宋詩詞,較能表現詩詞格律的聲韻效果。我無意像有的批評者質疑,要提倡用古音;更不是要比較粵語和普通話的優劣。

由於古代沒有錄音技術,而且漢字不是用字母拼音,沒有一套嚴格記錄字音的系統,我們根本無法知道中古漢語的準確讀音。但是,從用粵音誦讀唐宋詩詞得到的效果,我們可以推斷,粵語的聲韻跟中古漢語是接近的。

我們當然沒有理由說,用普通話朗誦一定不及粵語優越。朗誦現代漢語散文或者新詩,用普通話很可能會比用粵語好聽。但是,對於講究平仄聲韻的格律詩詞,用普通話朗誦就有明顯的缺陷。

格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絕句的第二和第四句,律詩第二、四、六句的最後一字,必須是押韻的平聲字。從唐宋以來留傳後世的大量作品可見,詩中的平聲字,粵音都讀陰平或者陽平。正如我在前一篇文章指出,粵音的陰平和陽平放在句末,讀出來都有圓滿終結的效果,符合格律的設計目的。

但是,這些平聲字用普通話讀出來,效果便不一樣。粵音讀陽平(低平調,11)的字,普通話讀第2聲,雖然也叫陽平,卻是高升調(35);粵音讀陰平(高降調,51)的字,普通話讀第1聲,也叫陰平,但一定要讀高平調(55),不像粵音的陰平可讀成降調,因為普通話的降調就是第4聲,去聲。

這聲調的差異,令句末的平聲字用普通話讀出時,不會給人完結的感覺。例如用普通話讀「夜半鐘聲到客船」或「輕舟已過萬重山」,便沒有讀粵音得到的完結效果。

因為普通話的去聲是高降調,一首押去聲韻的詞,用普通話讀出時,便沒有了粵音幽怨悲涼的味道。分別用粵語和普通話讀出「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詞句,自可感到兩種聲調在意境上的區別。

除了格律詩詞,唐宋以來的其他韻文,例如很多人熟悉的《弔古戰場文》、《阿房宮賦》、《陋室銘》、《岳陽樓記》和《正氣歌》等,拿來朗讀,同樣是用粵語可以得到最佳效果。

(完)

 

本文由作者授權,從 http://tsingyoksing.hk/ 轉載


 粵音聲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