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蕭紅在西安

多年前讀過《呼蘭河傳》,那時年輕,留下的只是一個淺淺的影子。多年過去了,我已經曆許多風霜,愈益為思鄉的情結所苦,重讀得到的是深深的幸福與感動。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代表作之一,亦是現代文學“最美的收獲”之一。蕭紅構思於1937年的武漢,因時世動亂不安,轉徙流離,直至1940年12月才在香港完成。這部傾注蕭紅巨大心力的作品1940年9月1日至12月27日在香港《星島日報》副刊《星座》連載,翌年5月上海雜誌公司出版單行本,此時距離她的英年早逝,不過8個月的時間。

 

蕭紅自20歲離家,備嚐饑餓、寒冷等人世艱辛,不和諧的感情生活又使她屢屢懷著一種憂慮的心境,以致她經常感受著深入骨子裡的孤獨和寂寞。好在有一支筆不離不棄。她用它恣意表達性靈的受難與飛翔,描繪人民、民族的苦難,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蕭紅擁有兩套筆墨,兩種才情。一方面關心民族、國家的生死存亡;一方面又專注自己孤寂的情緒,對愛和溫暖的追求與嚮往。前一種使她與文壇主流保持了步調上的一致,而後一種,又使她處於主流之外。

 

後期蕭紅的寫作逐漸遠離了抗日主題,她運用一種更加長遠的目光,將對國家民族的關心轉移到另一個焦點上:批判國民性的痼疾。因為這些痼疾是中國積貧積弱及受列強欺侮的根源,而掃除這些痼疾,則是中國再造的基礎。蕭紅曾經說:“現在或是過去,作家的寫作的出發點是對著人類的愚昧。”她的這一追求直接受到魯迅“改造人的靈魂”的寫作導向的影響。

 

她在經曆了更多的流離、孤獨、無助,甚至屈辱之後,對人生的悲苦有了更深的感觸。寫作成為她自我療救的重要方面。對故鄉和祖父的懷戀給了她溫暖、慰藉和安全感。之於她,故鄉雖意味著無法抹去的傷,但一直潛藏在心靈深處。1936年,蕭紅感情受挫,東渡日本,實際上不僅心情沒有轉好,反而更孤獨,更寂寞,加之隨後魯迅先生的死,以及日寇的侵略,故鄉的淪陷,她那種懷鄉的情緒更重更濃了。以至於一直到死,她都夢想著回到呼蘭河。

 

這一切,促成了《呼蘭河傳》的寫作。它是回顧故鄉時檢討和愛戀等複雜態度的嫁接物。

《呼蘭河傳》初版封面

 

《呼蘭河傳》共分七章,每章都可單獨成篇,但合在一起,又相契無間,缺一不可。因為本書的主角不是某個人,某件事,而是整個呼蘭河城,這城的善、惡、美、醜,墮落及堅強。這是有著自覺啟蒙意識和人道情懷的知識分子蕭紅和具有思鄉情懷的遊子蕭紅之間的一次巧妙遇合。結構的“雜糅”契合了她那種對呼蘭河既愛且恨的態度,那種在回溯時總結的意圖:既要批判,又有溫馨,又有憧憬。這三者在書中達至了巧妙的平衡。

 

如果我們運用一個足夠大的放大鏡或比例尺,便會看到,呼蘭河城其實也即老大中國的一個代表。蕭紅其實是欲借呼蘭河城批判中國的國民性,批判單調停滯、因襲重擔的“老中國”本身。這批判又以深沉真摯的熱愛為前提。她希望中國新生,希望中國躍變為真正尊重人的尊嚴、充滿理性、健康向上的社會,她希望中國人民堅強地走下去。

 

《呼蘭河傳》在寫法與風格上頗具獨異之處。它不充分具備經典小說定義中所說的“三要素”:人物、環境、故事情節。它沒有中心人物,沒有扣人心絃的向前推進的情節,而環境的描寫也不是為了塑造人物、渲染情節。小說重視的是日常生活細節及場景的描述,對於某種氛圍的渲染;寫人也往往不求全,而重在描畫人的精神。在《呼蘭河傳》的寫作中,蕭紅創造了一種獨特的,介於小說、散文與詩之間的體式。這種體式雖然她一直在運用,但直到《呼蘭河傳》,才形成了美國學者葛浩文所說的“巔峰”。

 

蕭紅善用“大白話”,又喜一種可稱為“稚拙體”的語感,有時竟讓人覺得是小學生在寫作文,而多處寫得竟像是“廢話”。蕭紅具有那種化平淡為神奇的能力。這些“大白話”一經她的點染,便具有了“成金”的效果。語言雖樸拙,但詩意的情調、氛圍、意境卻突出了。趙園認為蕭紅深得古典文學理論中所說的“不落言筌”“得意而忘言”的神髓,意在創造一種蘊蓄著的情調,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味”的文學世界。這種“味”其實更像一種氛圍,傷感的,抑或明快的氛圍,它必須靠精細的感覺、體會才能獲得。獲得之後便很難去除掉,它甚至進入你的身體、靈魂,你一回頭,一探身,便可看到它。有時,你滿眼浮現的竟全是它。

 

她的筆觸中也有幽默和諷刺,不時使人忍俊不禁,但多半是“含淚的微笑”,因為它有一個“荒涼”的感觸、一種對於民族痼疾的憂痛做底子。當然,明朗時又非常明朗。

 

書中的很大部分採用兒童視角來敘述。許多章節頗有兒童文學色彩。作者通過兒童視角的運用,複蘇了童年的記憶,也給了讀者回望童年的槓桿和憑借。或可體驗詩情,或可得到教益,也大可見仁見智。

 

這些均是屬於蕭紅的獨有的才華,是她真摯心靈的一種溫婉的外化。無技巧,是大技巧。

 

可以說,《呼蘭河傳》是一部意蘊豐厚、技巧精湛的成熟之作。它證實了一個公認的結論:好的作品必然是多向度、能引起人們的不同理解與闡釋的。你盡可好好理解作品美妙的渾然一體性,但也可抓住一點,而忘情流連,深入思考。當然也可以從更終極、更具哲思性的意義上思考人類生存的困境,以及更普遍的人性。或者僅僅陶醉於那美的文字,以及氤氳其中的迷人的味道、意境及神韻。正因為如此,茅盾稱它為“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婉的歌謠”。

轉載請註明出處。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