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匿名

編輯 / KY主創們

在一開始,我要告訴你們,我在後面要講述的,並不是任何意義上的“答案”。我沒有答案——也許你能告訴我。

 

(一)

不知不覺中,社會還是給我們養成了很多對於“伴侶”這件事約定俗成的理解。

從小的方面來說,你們要在節日裡互相問候,經常保持聯系,基本掌握對方的行蹤;

從大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在考慮自己未來的選擇時,無論是由哪一方做出妥協, 一定要把對方考慮其中。

兩個人如果是情侶,他們或者在一個地方生活,或者計劃著某一天在同一個地方生活;

人們在修成正果的路上必須考慮同居,很大部分的夫妻認為必須在同一個房間裡睡覺。

當然現在也有越來越多推崇“開放式關係”的伴侶們。但那似乎又是一個新的套路的出現:就好像,只有因為不想履行一對一排他性的感情義務,才要挑戰關於“感情“的種種被預設好的規定。

但這幾年我常常在想,如果腦洞大開的話,“伴侶”這個身份,能不能脫離上述所有存在?形成持久穩定的親密關係這件事,有沒有可能完全不參考前面的套路?那時,這種伴侶身份能讓雙方滿足麼?

兩個人能不能是伴侶,但是一直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能不能仍然做所有自己想做的人生選擇,即便會帶來好幾年的分離?能不能仍然因為對對方的愛,不會對其他人產生情感?

我其實的確並沒有答案。

(二)

 

當然我也並不是閑著沒事才想這些事的——還是因為有著切身的需要。

我不知道在你的心中有沒有一個“有羈絆”的人。我的世界裡是有一個這樣的人存在的。

在非常多年的時間裡,有這樣那樣的原因,讓我們反複體會到彼此並不適合在一起生活,也的確早已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形成了對對方深刻的理解——他理解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的光明和黑暗;他明白我的矛盾、我的困惑、我的不安與不甘;我覺得他有九成以上的把握,能夠預測我在某種情境下會大致做出怎樣的反應和行為。

我在和他分開的這些年裡,很多次都在心裡“下決定”要切斷這種羈絆,但這種羈絆似乎有著超越我個人意誌的更大的力量。

但同時,我也不斷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我們之間存在著的,不符合套路的那些“不合適”。 無論是哪一方,我們都沒有辦法如對方需要的那樣做出妥協。有些事就算我願意我也知道我做不到。我們都欣賞一種人,但符合套路的生活都需要另一種人。

就這樣,我終於慢慢開始一點一點思考,這些關於感情的約定俗成的東西,究竟是不是不可挑戰的。

(三)

有這樣一個人存在,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意義是,感受到自己還不是絕對的孤獨。我曾經在一篇書評裡寫過:

 

“假想一下,你在一個荒蕪的星球上,這個星球上除了你之外,只有那麼一個人,因為那個對方的存在,你才能夠不對自身的存在產生懷疑,你才能從絕對的孤獨中得到一點點雖然微渺卻不可或缺的拯救——因為‘孤獨感的消除或減輕’而造成吸引,可以說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無法抗拒的。而不難想知,一個主體的特異性越高,其孤獨感,以及消除這種孤獨感的難度也會越高。那種存在的誘惑力對這樣的主體來說幾乎就是致命的。”

除了孤獨感之外,可能更重要的一件事,是“信任”。對我來說,如果世界上還有一種感覺比“強烈的愛”更好,那就一定是信任感了。我毫無保留地相信他,對我來說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兩點,也許對於這羈絆一直不消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

 

這個被我稱為“有羈絆”的人,其實我們平時聯系非常少,可能一兩年才會見一次,一起喝個茶、散個步,也僅此而已。但在並不聯系的時刻裡,我始終知道他對我的重要性;每次見到的時候,我們還像當年一樣“近”。

我能感受到的自己的變化是,我已經不再會把關係中的事,像查字典一樣,對照大眾那些約定俗成的標準,去查詢意義。我曾經會那樣做,但那樣做從來沒有給我們的關係帶來過任何好處。

當我不那樣做的時候,其實我對我們之間的模式、狀態,都是舒服的;而一旦我那樣做,我就開始焦慮,試圖為無法匹配的東西尋求解釋和意義。

我開始從我們自己出發,接受關係中發生的事。我不去給這種關係命名,接受它自然的發展——也許有一天,這種我所感受到的羈絆就會自然消失,那也沒有什麼。那必然也是那時的我所需要的。

對我來說,愛並不需要是陪伴,我更需要的愛和我想要的家一樣,是一個困頓的時候,可以用來回首的地方。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我的這種狀態是不好被理解的。畢竟在所謂“現實”的世界裡,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其實,當我們都以個體的形式存在的時候,我們都很容易理解每個人都有獨特性,因此,兩個獨特的人之間發生的關係,原本就應該是獨特的。

我只是覺得,社會中有很多聲音訓化著我們,廣告、電視劇、約會專家。他們讓我們每個人都去學習一套通用的感情和關係中的語言,要求我們都以這套語言去相愛。這套語言的存在讓我們在關係中變得十分自以為是,妄加評判。當對方表達出這套語言時,我們判斷為愛;當對方的言行不符合這套語言時,我們就得出一些負面的解讀和結論。

和所有認知正規化一樣,這套通用模版的存在,會讓認知的過程加快。這套模板可能對大部分人來說,在百分之七八十的時候,都是適用的;但往往就是那不適用的百分之二三十時間,讓我們錯過彼此。而且,人是複雜而立體的,只有當我們深深接受這種複雜性,我們才能真正和對方產生獨特的“羈絆”——正是你們所理解了對方身上不被通用模板理解的部分,才讓你們對彼此來說不可替代。

是在昨日 夢還是

溫柔的長毛巨獸 年幼,脆弱,不知深淺。

我是你筆下精細的,樹葉的脈絡

你如月光般注視我。

(寫於2010年)

轉載請註明出處。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