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公司來了一個新同事,但對他,朋友有一肚子的話等著吐槽。

他每天幾乎是第一個到公司,但卻又是最後一個離開公司。

有時加班到半夜,離開公司時還將材料抱回家,而第二天又早早地出現在公司裡了。

按理說,這絕對算得上勞模。

直到一次朋友與他共事,才發現了同事真實的模樣。

新同事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開會。可明明幾分鍾內就可以解決的會議他卻非得將會議延長到1個小時;明明隻需要兩三個人就能搞定的事,他非張羅著拉來十幾個人才開幹。

剩餘的時候,他就看看昨天的郵件,和周邊的同事聊聊天,刷刷微博,裝出自己特別忙的樣子。

在朋友眼裡,這不僅效率低下,更關鍵的是,他還為整個團隊營造了一個“加班”的氛圍。

結局自然是,他並不受人待見。

2

事實上,朋友同事的“勤奮”,是完全無效的。

他並不是忙,而是懶。

其實,今天的勤奮已經變得很廉價,在朋友圈證明勤奮根本不需要什麼成本——晒加班,晒計劃,晒雞湯感悟……

可大部分人的勤奮往往流於形式,但自我卻陷入“我在進步”的假象當中,最終忽視了去做那些真正有助於自我提升的事情。

可以說,朋友圈隨處都是勤奮,但勤奮的正確姿勢卻少之又少。

就如雷軍所說:這類人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所以,搞清楚勤奮刻苦為了什麼,與勤奮刻苦本身同樣重要。

3

對經濟學有所瞭解的朋友大都知道這樣一個概念:確定價格的最重要因素是需求,而非成本。

簡言之,需求決定價格。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舉個例子,有人說,王菲在演唱會中的酬勞特別高,所以她演唱會的票價就特別貴。你認為這種說法正確嗎?

事實上,任何一位經濟學家都會否定這樣的想法。

從經濟學來看,正是因為喜歡王菲的人多,爭搶她演唱會門票的人多,而這些人願意出的價格也高,這才使得王菲的勞動力資源變得更昂貴。

這就是“需求決定價格”的最好體現。

所以,千萬不要誤以為價格和成本直接完整相關,事實上,他們只是間接部分相關。

你想想,你出錢購買一個產品,是因為你真的需要它,還是因為那個產品的製作成本很高?

同樣的,如果你覺得成本決定價格,那麼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勤奮”做事,而當結果事與願違時,你更會不解地感慨“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這麼勤奮,可現實卻對你如此不公平?”。

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

也許這很無情,卻是事實:這世界不需要這樣“勤奮”的你。

4

換句話說,做事,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事。

只有“有用”才有價值。

所以,在你“勤奮”之前,你都要想想: 

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最需要的又是什麼?

我是那個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人嗎?

如果我能,有沒有可能成為必需?

如果我不能,我怎樣才能?

......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勤奮”的人,從未認真地想過這些問題。即便他們被現實打敗,卻仍舊不知道症結究竟在哪裡。

從“需求”出發,你才能真正讓別人發現你的價值。

換句話說,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是最被需要的事情,那麼你的“勤奮”才有意義。

↓怎樣加速成長,掌控人生?

轉載請註明出處。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