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毒教主就該被封殺!”最近,聲稱“就算遇到戰爭,女生還是有性別優勢,慰安婦至少還有條命”的“情感教主”Ayawawa被微博禁言6個月。訊息一出,眾網友拍手稱快。

公然踐踏倫理底線,被封殺理所當然。只是誰能想到,這位“奇葩”竟然還是一位“大咖”!從運營數個粉絲數高達百萬的自媒體賬號,到坐擁遍佈北上廣的多家投資公司,再到出版數本銷量驚人的暢銷書籍,事業版圖不可謂不大。那麼,這個規模龐大的“商業帝國”,兜售的都是些什麼呢?開啟她的“愛情方法論”,筆者的三觀震碎一地:“女人不是商品,難道是贈品”“選擇值得捕獲的男人然後套牢他”……如此種種,看似是“不明覺厲”的愛情指南,實則是“物化女性”的陳腐糟粕。難怪有人感嘆“真想象不到朗朗乾坤下還有如此陰暗齷齪的教唆。”

這些年,類似“毒雞湯”“偽指南”推陳出新,市面上隔三差五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導師”“教主”。他們經營範圍或有不同,指點迷津各有側重,但究其核心,要麼是炒作物慾、鼓吹金錢至上;要麼是販賣焦慮,收繳大眾“情緒稅”。所謂的“職場導師”不教如何提升工作能力,渲染的是“宮心計”“厚黑學”;“心理大師”講授的不是如何化解壓力,炒作的是各種“鄙視鏈”“起跑線”;“情感專家”,不談如何處理情感挫折,販賣的是“撩妹技能”“馭夫之術”。搞一套強詞奪理的說辭,搜尋些似是而非的故事,便包裝出權威的“實用指南”,可謂套路滿滿。

這些“真經”乍看撫慰人心,實則毒害心靈。有人將之比喻為,“給沙漠裡的人喂一把鹽,然後高價賣汙水給其解渴,再把汙水標榜成無公害產品。”今天的社會,物質大潮一浪高過一浪,超前攀比、奢侈炫耀等消費主義一波緊趕一波,裹挾其中的個體,心態變得愈發焦躁和迷茫,太多人渴望找尋情緒的出口、技能的提升。這些“雞湯”之“毒”在於,以指導迷津之噱頭,迎合誇大並利用了這種焦慮,將之打造成了一門大生意。比如“Ayawawa”,她炮製“女性優勢”,不是要引導女性更好發展自我,而是教唆她們去“俘獲獵物”,當然前提是看她的文章、聽她的講座、買她的產品。一頭栽進去的受眾呢?非但沒有獲得精神的救贖,反而被引向更加無解的深淵。

“Ayawawa”被封殺,輿論叫好,同時也諸多擔憂,因為更多的“導師”“教主”仍在繼續他們的表演,還有人在買票入場。毒草必須清理,但就像一片廣闊的土地,只要不種上莊稼,就一定會稗草叢生。構建一個清朗健康的精神環境,最根本的是提供更多健康文化產品,當人們心有所安,那些歪理邪說才不會有市場。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