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收聽音訊

文/Alice

我坦坦蕩蕩地公開朋友圈

也感謝你大大方方地來看

之前,微信推出了一個新功能,就是朋友圈僅三天可見和僅半年可見。你選擇了幾天可見呢?

一開始覺得新奇好玩,跟風也設定成了僅三天可見,幾天後發現,如果你連著幾天不發朋友圈,所謂的僅三天可見,就是換了一種方式的遮蔽。

那段時間,我點開了一些朋友的朋友圈,清一色地看到一行字“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然而更有趣的是有些人你從加了他那天開始,他的朋友圈就永遠都是“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他從不更新,當然他也有可能分組可見,只是你不在組裡而已。這樣看來,我和陌生人沒有什麼區別,說不定陌生人還能看你十條朋友圈呢,比我還多七條!

再設定了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第三天後,我又恢復了過去的全部可見的設定,那三天裡莫名的彆扭,總覺得是在試探別人也在否定自己。

我們把過去和現在的很多時刻發到朋友圈,是一種生活的記錄也是與朋友的分享。懼怕別人看到你的過去,僅僅只是不想別人窺探你的隱私還是你對自己的過去本來就有莫大的不確定呢?

很喜歡朋友圈在英文版裡的名字叫“moment”,記錄當下的心情,當下想說的話,不見得是永久的立場,只是當下而已。

也許某天你回過頭去看,你也會覺得過去的自己很幼稚,很矯情,甚至很愚蠢,但我想更多的時候你會慶幸自己記錄下那些珍貴的moments。

某天,在休息室裡衝咖啡,同事Jojo走過來對我說:“我有天晚上睡前,把你的朋友圈從頭翻到尾。”

我驚訝地瞪大眼睛“那你得多晚才睡呀?”

她竟然嘿嘿一笑說“凌晨三點。可是看你去旅行拍的照片,我就想起了之前和家人一起去西藏的那段經歷,還有哦,我看你經常發甜點的照片你肯定很喜歡吃甜食吧,我知道有家甜品店的千層特別好吃,一會兒發地址給你。哦,對了,你推薦的一家中醫館說治療失眠很有效果,我推薦給我媽了,她說真的有效果,謝謝你哈……”

她滔滔不絕地說著,像是一個孩子找到了想要一起玩耍的夥伴一般興奮雀躍,我看著她,竟有些莫名的感動,她花時間去看我的朋友圈,去了解我,然後坦然地和我分享她的生活,這樣的朋友由心而發,待人坦蕩,應該是我謝謝她才對。

在這個文字資訊的獲取方式早就演變成了快餐閱讀的時代裡,我們連坐下和朋友喝杯茶聊天都要提前三天預約,更別說有耐心和時間去跟一個初識的朋友慢慢地聊過去,聊喜好,聊你對更多事情的看法。

聽說當下最火的相親交友模式是8分鐘約會,一張照片一組條件,就可以將你的一切都羅列出來供人選擇,就像玩撲克牌一樣,你有什麼底牌,他缺什麼牌,8分鐘時間裡,你們將條件共同亮牌,各自權衡,各取所需,或者一拍即合或者一拍兩散。8分鐘,不浪費彼此的時間。

這種模式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有些無奈和悲哀,但至少建立在開門見山的基礎上總好過我加了你,你卻永遠讓我看到“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不久前遇到一個大學的學妹,她在一家大型外企上班。她說身邊同事通常都在朋友圈裡遮蔽了客戶,畢竟不想讓自己的私生活給陌生人看。

學妹說她有一次簽約後,客戶對她說,“看你朋友圈覺得你是一個很樂觀很勤奮的年輕人,我們對你的印象很好。你好像還很喜歡運動喜歡爬山是不是,我也有個女兒整天宅在家裡不出門,哪天你方便帶上她一起去爬爬山,你看怎麼樣?”那一刻,她慶幸自己沒有遮蔽客戶。

如果你今天拜訪了一個客戶,而你又想在未來的合作上爭取到這個客戶的長期信任,那麼你的確不能遮蔽他。

客戶如果加了你的微信,隨手這麼一點,一條灰線,赫然在目,一瞬間就把他和你的距離拉開了。

你想爭取下這個客戶,第一步就是要給人親近感,你發的朋友圈就是你最佳的展現方式。

我們總是越來越忙,電話打得少了,見面的次數也少了。給家裡打電話說最近比較忙,不能常常回家。老媽回我,沒關係呀,我和你老爸可以看你的朋友圈。

我給朋友打電話,他還在加班,我們不能時刻在彼此身邊陪伴,但我還能翻翻你的朋友圈,知道你晚餐沒有按時吃,看到你最近在忙些什麼,孩子長大了一點沒有。

如果我們互相加了對方,你卻還對我不可見,那請你不如刪除我。

不設定三天可見,我依然願意分享我生活裡的快樂與憂傷,我不奢求你去了解我的過去,我也不會對人就宣告我的品性喜好,但如果你選擇花時間去看,我發自內心的感謝。

我的喜怒哀樂還有那些偶爾讓人見笑的矯情,那些無數個moments組成一個完整的我,它們就在我的朋友圈裡,你可以隨時去看。

我坦坦蕩蕩地發,也感謝你大大方方地看。

配樂:《世間》王宇良

也許你還喜歡

點選標題即可穿越

《這樣聊天,只會把愛的人越推越遠》

《如果沒人護你周全,那就酷到沒有軟肋》

《有一種解脫叫拒絕》

《生日都不陪你過的男人,留著過七夕嗎?》

《男人越是愛你,越不理你》

↓↓↓點選閱讀原文,收聽所有節目。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