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ros Sarian · Apricot tree in blossom

有一類感嘆是最留言裡最多的,那就是擔心自己養不活自己,尤其是需要做出改變之時。

可以理解,人是最勇敢的,也是最怯懦的。

只要一旦可以生存,質量再低,害怕改變的人就多了。我想,這可能也是基因在起作用吧,你已經可以活著了,就要繁殖,傳遞DNA,別折騰了。試圖改變這穩定狀態,大腦就發出恐懼的訊號,阻止你。

即使本質上是不穩定的、不富裕的職業,只要有穩定的假象,總是能夠持久地吸引人。

而本質上是穩定的,潛力無窮的地方,只要其表象是殘酷的競爭,就讓人害怕。

人怎麼可能養不活自己?我一個寫文章的都能養活自己,做其他事的,怎麼可能養不活自己?文章並不是生活必需品,知識的供給價格,從規律來說,也只能趨近於零,我選擇了這麼糟糕的一行,從來不敢保證明年一定有飯吃,但只要有飯吃的那天,就老實幹活,不也活到現在。

養活自己是最容易的事。

在市場上,你可以遇見大量糊里糊塗,水平一般的人,提供的產品最多60分,但是人品可靠,也活得相當好,甚至財務自由。

市場很寬容,分工發達的城市更寬容,只要願意吃點苦,笨人、只能提供一點點低質產品的人,都有活路。這一點,福特很早就發現,分工越細,笨人越有工作,他將汽車製造拆解成數千個工序,有些工序盲人可做,有些一隻手的可做,有些沒有腳的可做,有些極愚笨的可做,而且效率和正常人一樣,甚至更高。

很多人害怕去發達的城市,以為對人的要求高。其實想反了,發達城市對人的要求沒有門檻,只會跑腿乾點體力活的,適合的工作也無比多。落後的農村,自給自足,對人的要求才高,會種田、會做飯、會養豬、會修房。

請看一下昨天這條留言:

這種例子,每人身邊都一把。一無所有,走投無路,只能自己照顧自己,最後過得相當好。因為這契合了人的成長規律,一個人被扔進市場裡,他被迫迴應市場的需求,他的技能、眼界也不停提升,等於每天都在迭代更新,幾年後,比起那些沒有挑戰沒有更新的人,能量當然大了許多。

松下幸之助,9歲時,外地打工的父親讓他中止小學學業,窮,供不起了。他來到父親打工的地方,父親在車站接了他,領到一個火盆店,然後離開了。一代經營之神,就這麼開始養活自己了。

松下再神,9歲的他,生存能力也贏不了你這個成年人。

你怕,不是世界沒給你機會,不是市場太殘酷,你怕,純粹就是你想依賴他人,而且,也目前也有依賴,要麼是父母,要麼是一份你不滿意的工作,要麼是低收入但你覺得人五人六,要麼以為自己是統治階層。

前幾天,看騰訊創始之一張志東談騰訊的歷史,98年成立時,幾個創始人不過是因為打工煩了,想自己搞個公司,初心不過是希望不要倒閉,能夠養活自己。

所有偉大公司的起點,差不多都是如此:有勇氣養活自己的人,在與市場的互動中,慢慢做大。

人的成長,公司的成長,第一步永遠是:你有勇氣開始,你有養活自己的責任感。

沒有勇氣開始,就沒有一切後來。

推薦:歡迎月薪15萬的讀者

上文:窮孩子為何要更努力?因為富孩子已經領先很多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