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黑,是一個哲學問題。圖/ifeng

文 / 阿餅

開門見山,喜歡就處,不行就分,喝點熱水,重啟試試。

豆瓣網上有一個“史上最沉默小組”,創建於2007年1月5日,成員有23482人。迄今為止,沒有人發表過一個小組話題。

在眾多聊天軟體中,有一個功能是不能隨便加的:“已讀”。如果非要加的話,應該再推出“已讀已讀”功能,讓對方知道我已經看到了你“已讀”了,然後再“已讀已讀已讀”……很好,中間再插入“對方正在輸入”“對方已撤回”“評論已刪除”……無需多說,就可以通過對方“已讀”幾遍、等待“正在輸入”多長時間等判斷對方對自己的重視程度了。

網路聊天早已成為新時代社交的一部分。圖/《黑鏡》

熱文《新世紀社交禮儀》中列舉了實用的詞例:如何表達笑?——“呵呵”是想挑事,“哈哈”意味著“滾”,“哈哈哈”是“好無聊”,“哈哈哈哈”是敷衍。想表達真的好笑,就用“哈哈哈哈哈哈哈”,疊詞越多越好。當然也不能多到刷屏,那是另一種搞事。

在如今的日常社交中,這樣的“潛規則”還有很多。幼兒園級別的詞彙,甚至不需要任何言語,卻蘊含了更耐人尋味的表達。不過,不懂、搞錯了也沒關係,喜歡就處,不行就分,喝點熱水,重啟試試。

在微信上,私聊、群聊、發朋友圈、點贊等社交行為都有微妙的潛規則。圖/視覺中國

“輕社交”下的朋友圈沒有朋友

心理學家喬治·萊文傑(George Levinger)提出人際關係發展的五階段模型:相識/吸引、關係的建立、加固/延續、惡化、終止。

網際網路時代虛實結合的“輕社交”將這個過程大大簡化、縮短——用最少的精力去維護一段並不深厚的感情,是通訊技術和生活方式進步的必然結果。它固然使得我們聯絡朋友的方式更加多樣更加便捷:懶得打字、抽不開手的時候發段語音,不想電話打擾可以等對方上線收閱後再回復,而且還不用話費,確實比傳統的電話加簡訊模式方便很多,這些交往方式悄悄成為年輕一代的主導人際模式。

網際網路改變了新一代年輕人的人際模式。圖/視覺中國

工信部2014年1月釋出的資料顯示,中國有12.35億人使用行動通訊服務。從桌上型電腦的MSN和QQ時代到移動微信時代,“你好,在嗎?”已經成為最容易引起警戒心的開場白。我們越來越禮貌。沒有特別正式重要的事情,一般不用見面聊天;沒有特別緊急繁瑣的事情,一般不用電話;簡訊已成為快遞員、銀行資訊和垃圾小廣告的陣地。

每個人的手機裡通常有至少一百多個電話號碼,幾百個QQ、微信好友,通過“掃一掃”“搖一搖”“約”“附近”“左滑右滑”等快消社交,還能更輕鬆地獲得新的社交物件。當對方通過你的好友請求後,從開場白的第一句話到友盡的最後一句話,再加上取關對方所有的社交媒介,可能不需要活太久就能有幸見證。這種友誼關係是如此虛幻卻實在。

虛擬世界的“好友”數量不斷增加,但真正的朋友有幾個?圖/《黑鏡》

我們經常聯絡的人不會超過十個。“朋友圈”有了字面意義以外的許多定義:五花八門的微店代購、早已不再聯絡的同學、為工作所需而新增的陌生人、名存實亡的群聊,還有45°仰望著你的大頭自拍、每天背單詞的打卡截圖、沒人點開的小視訊、來源不同的公號文章分享……

不過,相比真實生活的種種人際問題,這些五花八門的存在造成的困擾並不算大,甚至會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娛樂性所在。

心情好,你可以輕鬆地給予反饋——點贊和評論;心情不好,你可以視而不見或設定遮蔽。畢竟我們都在同一個表演劇場,互相成就了一個貌似熱鬧的自我世界的中心。這些反饋與被反饋的互動變成了一場有意的展示,多少有些虛假性。但在虛擬世界裡,這種虛假顯得很真實。

虛擬時代的社交關係有點假。圖/《她》

“輕社交”又拓展了你的關係網與世界觀

“輕社交”即superficial social interecourse,直譯就是“膚淺的社交往來”。這不像貶義詞。

《群體性孤獨》作者、社會學家雪莉·特克認為,我們對於社交媒體的使用,以及對社交媒體上形成的關係的認識和維護,還處在嬰兒期。我們並不真的知道如何有意識、有意義地與人互動。在她看來,這種保持多執行緒的“輕社交”,是我們對掌控的渴求,“我不會過度專注於某一段關係,我隨時有很多退路”,本質上是尋求安全感。

“愛過”。圖/《她》

從成年早期開始,特別是25歲以後,我們的朋友就不可避免地持續脫落,契機往往是人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戀愛、結婚、生娃等。與此同時,我們交朋友的難度又明顯地增高了。如果所有社交都像以往那樣,“不簡訊,不網聊,不漂洋過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過兩座山,走五里路,去牽你的手”,估計很多宅男宅女已經徹底沒有社交了。

網際網路時代的“輕社交”自帶技術含量,跟其他科學一樣,降低了成本,是現實社交行為的一種補充,改變了我們傳統的生活。它給予我們一個建立家人、親密朋友、熟悉同事等熟人圈子的“強連線”以外的契機。

朋友真是一個圈?圖/視覺中國

理查·柯克與葛雷格·洛克伍德合著的《超級關係》中提出,弱連線最奇妙的地方是不需要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去維持關係。遠方的某人可能擁有實用資訊,只見過一面的泛泛之交,或者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陌生人,很可能拓展你的關係網與世界觀。這種情況類似於你年幼時在操場上玩耍,走向另一個玩伴,問他/她是否可以和你成為朋友。

最後,請慎用“拉黑”功能。據說這是“愛過”的另一種表述。

本文首發於《新週刊》499期

點選封面圖即可購買

Reference: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