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落幕,BBC中文網報導,「一帶一路」對習政權最大的意義是什麼?有學者認為,對習近平個人而言,將他描繪成一個具有全球眼光和國際領導力的領袖,目的是在19大之前鞏固習近平的政治權威。

據報導,習近平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概念,被中國輿論讚譽為「打開世界經濟增長和發展瓶頸的鑰匙」。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曾撰文承認,中國總有一些輿論質疑「一帶一路」,認為這是一項好大喜功的工程,終會落得費力不討好的結果。

但他樂觀地認為,如果一帶一路重建成功,包括阿富汗在內的諸多戰亂國家將有和平的希望。

然而,要實現如此理想談何容易。

報導指出,從中國經濟來看,中國政府希望「一帶一路」將有助於解決中國資金和產能過剩的問題,為中國帶來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動力。

在香港的中國經濟學者張煒表示,這樣的希望「一廂情願」。他說,中國仍然是一個人均收入很低的國家,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資金過剩。他還認為,向投資環境惡劣的貧窮和動蕩地區投資不可能有效解決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卻會浪費中國的寶貴資源。

據報導,張煒認為,對習近平個人而言,將他描繪成一個具有全球眼光和國際領導力的領袖,目的是在19大之前鞏固習近平的政治權威。

國際會計審計專業服務機構普華永道曾就中國新絲路倡議發表報告預計,如果一帶一路倡議全面鋪開,整個實施的過程將是長期的,時間跨越至少30到40年。幾十年太遠,兩年卻在眼前。在本次的高峰論壇上,習近平宣布中國將在2019年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

報導指出,屆時參加國家數量的多少、官員級別的高低,都可以看成是判斷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否成功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