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食物的宜忌 

秋分以後,太陽直射從赤道開始移向南半球,北半球地面上獲得的太陽熱量逐漸減少,一場秋雨一場寒,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白露」後雨水漸少,秋風瑟瑟,天氣乾燥,人們往往會有口乾舌燥、皮膚乾燥、大便乾結等一派燥象。人的五臟,肺是最嬌的,它不能受寒冷,又受不了乾燥,很多肺功能弱的人,秋天轉涼,肺便容易受侵襲,遇微寒受冷,便咳嗽起來,正如中醫所說的「寒咳」,那就要驅寒止咳。天氣乾燥咳嗽,那便「燥咳」,就要潤燥止咳了。

秋季的飲食原則是以「甘平為主」,即多吃有清肝臟作用的食物,秋天氣候乾燥,燥盛則消耗津液,應多食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秋季進補是十分必要的,但需科學進補,不可亂補。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進補,缺甚麼?補甚麼。有些人認為補藥多多益善,多吃多補,「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這是不科學的,實際上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例如服用魚肝油過量也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身體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而長期服用過量參茸類補藥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凡肝陽上亢的高血壓病人,多服人參後容易引致腦充血,腎功能不全,伴有尿小者亦應慎用;過量用維生素C可致惡心、嘔吐和腹瀉。應掌握缺甚麼補甚麼為原則。

一、宜食的食物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作用。

蓮藕:生藕甘寒,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甘溫,能健脾開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生食宜鮮嫩,熟食宜壯老」之說。

芡實:俗稱雞頭米,是秋後水生植物的果實。有補脾腎、去暑濕、止遺泄的滋養強壯作用,最適宜秋季服食。對腎虛脾虛之人,如遺精、遺尿、多尿或尿頻,或婦人帶下,或大便溏薄之人,食之更佳。

菱角:剛入深秋,菱角就成了應時食品。菱角生食,清暑解熱,除煩止渴;夏食生、秋食熟,熟則益氣補虛,健脾開胃。

二、秋燥忌吃的食物

忌恆吃補藥補品不變,不管自己身體情況,突擊大補,過量服用參茸之類補藥,會引起腹脹。常吃燥熱油炸食品而導致溫熱內蘊。亦不宜過食寒涼之品或生冷瓜果,易引起腹瀉痢疾等。故有「秋瓜壞肚」之民諺,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尤要注意。

三、潤燥的飲食。

首先秋燥要注意補水。如多喝豆漿、粥、多吃蘿蔔、蓮藕、梨、蜂蜜等生津止喝功能的食品。盡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胡椒、油炸、肥膩之物品。

-驅燥茶:山楂茶-山楂30克、或乾品15克。洗淨切片,置杯內以沸水沖泡,蓋焗片刻,山渣性微溫味酸甘,健脾益肝,可補胃酸消食,提神醒腦,軟化血管。此茶適用於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脘腹脹滿、肉積不化、食滯不消、腹痛泄瀉、腸炎等。 潤燥粥﹕芝麻粥-黑芝麻25克(淘淨曬乾、炒熟研細),放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將熟的粥內、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食用。

功效:此粥能滋養五臟,祛燥通便。可用於體虛所致頭暈目眩,鬚發早白,對老幼瘦弱、腸燥便秘尤宜。

-防燥菜:杏仁燒肉。瘦豬肉250克,洗淨切小塊。冰糖適量放油鍋內,倒入肉塊炒至微紅色。另將浸過去皮的甜杏仁15克,以紗布包好入鍋,加黃酒、醬油、姜、蔥攪勻,以文火燉至半熟,再加冰糖適量,煨至肉將熟時熄火。取出杏仁放在鍋底,將肉放在杏仁上面,蒸至肉酥。另用原汁肉湯加入調好的濕淀粉,熬成濃湯澆肉上。

功效:此菜祛痰止咳平喘、滋陰潤腸。特別適用於氣喘病人,天氣轉涼乾燥,容易誘發哮喘咳嗽,對寒喘或熱喘都可適用。對貧血、肺結核、慢性氣管炎、咳嗽、習慣性便秘亦能有明顯的改善與幫助。

 

朱伯銓中醫師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