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瘜肉是大腸癌的前兆,台灣癌症基金會曾經預估,全台灣大約有超過80萬的上班族患有大腸瘜肉,不知不覺成為大腸癌的候選人。如何擺脫大腸瘜肉、遠離大腸癌呢?除了尋求醫療協助和體質調理之外,中醫師也推薦利用奇亞籽和奇異果的豐富纖維來守護腸道健康。

 

大腸瘜肉多良性,但癌變風險仍不容小覷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郭祐睿表示,大腸瘜肉是一種發生在大腸黏膜層的隆起物,依特性大略分成「增生性瘜肉」、「發炎性瘜肉」和「腺瘤性瘜肉」等3種,其中以腺瘤性瘜肉惡化成大腸癌的機會最大。值得注意的是,由大腸瘜肉變為大腸癌,依個體差異,平均約需歷時5至15年不等的時間,如何防治成為一大健康課題!

雖然絕大部分瘜肉是良性且沒有症狀的,但隨著瘜肉日漸長大,癌變的風險也會跟著提高,輕忽不得。研究發現,1公分大小的瘜肉於5年內發生大腸癌的機率是2.5%,20年內則高達25%;另外,有家族性大腸瘜肉症的人,發生癌變的可能性更高達100%,因此目前臨床普遍建議一發現大腸瘜肉就盡快切除。

 

分手快樂!如何擺脫大腸瘜肉呢?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切除了,大約20%患者仍有大腸瘜肉復發的情況。對此,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與大腸瘜肉,甚至大腸癌永遠分手呢?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認為造成大腸瘜肉的最主要原因是「濕熱蘊結」,治療需以清熱利濕為出發點。

郭祐睿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造成大腸瘜肉的最主要原因是「濕熱蘊結」,且病症多屬於本虛標實,在清代大型醫學叢書《醫宗金鑑》記載:「此病有內外陰陽之別,發於外者,由醇酒厚味,勤勞辛苦,蘊結於肛門,兩旁腫實,型如桃李…;發於內者,兼陰虛濕熱下注肛門,內結蘊腫,刺痛如錐」,所以在治療上會以清熱利濕為出發點,考量其他兼證,合併健脾、理氣、活血為處方。

 

預防大腸瘜肉 建立5個生活好習慣

除了體質調理之外,郭祐睿中醫師另針對生活習慣部分,提供5項預防大腸瘜肉發生和復發的建議。

1.要多吃高纖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從各類食物中攝取纖維,尤其是地瓜、大蒜、蘋果、高麗菜、藍莓、黑木耳、火龍果、奇異果、奇亞籽等,都已經被認為是改善排便問題、預防大腸瘜肉和對抗大腸癌的好食物。


奇亞籽和奇異果的膳食纖維豐富,可以改善排便問題,預防大腸瘜肉和大腸癌。

其中,郭祐睿中醫師特別推薦奇亞籽和奇異果。奇亞籽是鼠尾草的種子,每天取1至2湯匙泡開水(冷熱皆可)喝,不但可以促進腸道健康,還有助於減輕發燒症狀、緩解疼痛和口腔潰瘍、降低血壓和血脂。另外,每天再取一顆奇異果加350c.c.冷開水打成奇異果汁後飲用,可以幫助排便更加順暢,預防大腸瘜肉的發生。

 

2.少吃紅肉及加工肉品:紅肉和加工肉品如香腸、熱狗等,被WHO列為「2A可能致癌物」,建議盡量少吃,可以降低罹癌風險。如果無法完全避免紅肉的攝取,建議每週不攝取超過3次。


運動可以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建議每周運動3至4天,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

3.養成勤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建議每周運動3至4天,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

4.不抽菸、少飲酒:抽菸的人罹患大腸癌年齡中位數比一般人提早約2年,而且大腸腺瘤性息肉的復發率,亦會增加到1.4倍,而每天平均喝酒大於1份(酒精當量)會增加大腸癌風險,所以不抽菸、少喝酒也是重要的預防工作。

5.直腸癌定期篩檢:定期做腸癌篩檢有助早期發現大腸瘜肉和大腸癌。如果及早發現,接受正確治療,可以大幅降低瘜肉變成癌症的風險;即使是腸癌,治癒率和五年存活率平均也都超過8成。尤其是有大腸瘜肉和腸癌家族史的民眾,一定要牢記定期篩檢的重要性!

 

【健康小叮嚀】:

大腸瘜肉不一定轉變成癌症,所以若檢查發現瘜肉,不要過度擔心,只要及時就醫並遵照醫生指示,大多可以得到適當的治療。比較需注意的是,如果有以下幾種症狀:腹痛、腹脹、體重減輕、貧血、排便習慣改變、直腸出血、血便、排便不適、糞便變細等,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需要特別注意,盡快就醫確認。


 奇亞籽和奇異果強力應援~5招與大腸瘜肉分手快樂!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