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一個訪問Starman兄的電台節目,這個已經是已知的第二個電台訪問了,應該還有一個在新城財經台,還未有完整的重播連結,所以未有機會完整地聽其內容。



這個訪問內容很有條理,由讀書時代一直談下去,整個人生轉變都略略討論。當談到讀書時,原來Starman也試過失敗,由於當年他學業成績不好,因而需要重考會考,被他感受到有機會無書讀的可怕。這令我想起曹仁超先生都講過「千金難買少年窮」的道理,受過錯敗的人很多時會開竅,更懂珍惜與更成熟,讓往後的路走得更好。

本身為文科人的Starman,到大學時特別喜歡讀經濟,主因它的一套思維模式。他認為經濟學的思維集中研究一些事件發生時的情形、背景,著重思考因果多於背誦定義,對他日後獨立思考有重要影響。他平日會看報章,但重點在於閱讀當中的客觀資訊,作為個人思考的內容,絕不會人云亦云,而是會作獨立思考,演化出自己的一套睇法,他未必太著重結果是否與大眾不同,反而著重思考過程是否合理。他相信,與眾不同,某程度上是致富必須的,因為成功只會是少數人。

在訪問中,他再次談及他的現金流引擎,即「債券/房託倉」,借節目再好好解釋當中的投資理念與風險控制。常言道,投資並非單看個股升跌,需要明白投資者整套資產配置的邏輯。

例如,他於2010年時,以中信泰富債券製造出槓桿後達30%的年回報,而他所著眼的是如何好好管理當中風險,包括如何考慮資產價格的波幅水平如何令孖展額被吃掉,安排足夠的房託倉作緩衝等。時間的推移讓現金流一直增加,他就利用現金流買入更多的房託基金作緩衝,把風險水平慢慢調低。

這操作理念就正如他早前一篇文章所言,見《槓桿的意義》,當中寫道「今天的槓桿,是為了他日的去槓桿」。訪問中提到一個比喻很形象化,運用槓桿就如運用一根棒子去撥動一塊大石,當大石起動了而滾下山,它便會自動越滾越快,我們就不需要再運用槓桿了。

話題又被帶到一個rebalancing的操作,Starman直言他不常做這動作,這與槓桿的考慮相似,因為投資起始時與上軌道後,在槓桿運用上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每隔一段時間做一次rebalancing,把資產配置回復到起點時一樣,那槓桿比率就不斷被重複地保持著起初的高水平,做不到慢慢地「去槓桿」的效果。

另外,訪問時他提及了一個投資門檻的問題,他觀察到這是投資世界中的一個規則,不同投資門檻有不同的投資工具,而投資門檻越高的產品就越著數,這是計及風險後所得回報的不公平。

舉例,同樣運用一些工具去取得5厘的年回報,投資門檻高的產品所承受的風險,一定低於投資門檻低的產品。單是證券市場都有這個現象,莫再講一些工廈、地皮、生意買賣等。因此,他建議投資者由百萬上千萬時,應該轉變一下投資思維,了解不同投資門檻的產品。

近期Starman出版個人處女作《現金流為王》,他直言用這個書名,主要想帶出一個核心理念,就是不要以銀紙做本位,而是資產,再產生現金流,這是致富的中心思想。

若銀紙沒有背靠資產,只是廢紙一張,因此他努力找優質資產,產生現金流,有現金流後又會再買入資產。他並不建議為賺價而沽出資產套現,因為把資產換回現金,拿著現金沒有用處,只為賺而賺,一時的資金進帳,很快就會後悔。

他舉例,領展在$30時買入,今天升到$50,他沽出就賺了$20的差價,賺到了又如何?如果領展是優質資產,而沽出套現後又找不到更好的資產買入,就只能賺這$20而已,賺了這$20並不會令你持續地富有。

當中更分享了一個有趣邏輯,資產價格升,某程度上是因為它的優質,例如該資產是有盈利、有增長、有前景,因而令其價格水漲船高。而不少人見價升便想賺價,於此時去沽出這件優質資產,把它讓給別人,自己卻變成手持現金,是否有點奇怪呢?

因此,在沽出資產時,他多會先考慮有否更好資產可以「換貨」,否則還是一動不如一靜。這個概念很類似財叔,記得他在其著作《獅子山精神投資法》也有提及。看來投資了得的高手,無論投資工具與背景如何,總有一些共通的理念。



e線金融網@rthk:
http://podcast.rthk.hk/podcast/item_epi.php?pid=175&lang=zh-CN&id=9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