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天下傳媒於4月6日發表了一篇《青普旅遊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王功權:我從未退出商界》的文章,以王功權自述的口吻,從投資談到共享單車,從共享單車談到創業,其中他對目前佔據着話題和風口的共享單車瘋狂砸錢的模式發表了自己獨到而理性的見解,故單獨摘出來,以饗讀者。也希望給投資者、摩拜和ofo等創業企業帶來思考:

對於看項目,除了技術上特別高深的,基本上職業的投資人都是當時就能看明白的,但是它會發展到一個什麼程度,模式會飄移到哪裡,這些事特別難判斷,特別有挑戰。我覺得至少有一半項目,你不好判斷,會覺得有很大風險。

比如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差不多已經成了當下爭議最大的一件事。從單車出租本身看,它是非常有挑戰的,風險是特別大的。但是投資人看到,這個單車的使用量很大,是用戶使用頻次很高的一個入口的東西,大家就撲上去了。我認為,共享單車的故事還沒有完。客觀講,現在的中國投資界,很難找到這樣一種應用,能夠如此快速地普及,並且頻繁使用。

這個客戶端將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其他的業務模式,現在大家誰都說不清楚,我不認為已經投資的這些人就能說得清楚。比如說滴滴,到目前為止,它還是打車本身,在上面還能賣東西嗎,不好講。共享單車也是這樣。實際上它的門檻不高,但資產的耗損量比較大,像有錢的這些公司,「咣當」一下子,幾千萬輛單車,幾十個億就撲上去了。

我認為挑戰還是挺大的。因為從理論上說,這種公共單車,在很多國家,包括國內一些城市,是作為公共設施免費用的。那這樣的話,會不會對它進行挑戰?資本是要砸錢砸到壟斷的一個程度,最後把大量用戶集中在這個客戶端上,然後在裡面演化、生長,或者是疊加其他業務,至於疊加什麼業務,現有的團隊能不能幹得了,這個大家還都不知道。也就是說,現在撲的是一個A,但是這個A是不掙錢的,然後想在A上面生長出來B,是這樣的一個東西。

如果非要讓我說的話,我認為共享單車這個模式是非常危險的,非常非常危險:首先,它競爭門檻不高,硬靠錢砸;其次,它地域性很強;再次,它很容易被模仿——你有七個好處,我可以把七個好處吸收了,再加上一個好處;管理則是非常複雜的事,規模越大,越難管理,這樣的話,它就取決於你在多長的時間之內,能夠在用戶上實現壟斷,壟斷之後在上面再生長什麼東西,鬼都不知道。

如此說來,難道投資人是傻子嗎?其實各行各業傻子都挺多的,投資人也不是神仙。像我們身在投資界這麼多年的人,也有好多失敗的案例。

你可以把投資界的人分成兩類,一類是職業投資人,一類你可以理解成是跟風的,就是在學習的。職業投資人有一個職業壓力,就是錢你要投出去,因為LP對基金管理人的要求是快速地、大量地、正確地把錢投出去。快速地、大量地投出去是比較簡單的,正確地投出去就很難。

作為職業投資人,你要面對LP,還要募集基金。假如說你是基金管理人,我是LP,然後我說,共享單車這麼火,你怎麼沒投啊?你是很難回答的——萬一成功呢?你說你不看好它,但是如果成了的話,你就失去了一個非常大的機會。所以職業投資人從免責的角度出發,當然要投,投了如果失敗了的話,大家就都失敗了。

之所以大家都撲了上來,也的確是因為目前可投的高成長項目太少了。另外資本之間是互相有關聯的,既然它沒有別的什麼門檻,就是資金門檻,那就豁出去了砸,把競爭對手全砸完,回過頭來形成壟斷,到時候裝什麼是什麼。

關鍵問題是,它現在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理由,就是用戶多,一度每個用戶都要交押金,所以它收上來大量的押金。這是個非常大的風險:押金你會花掉對不對,但是很多人最後會要求退押金,那你就要再組織資金給。

這是一個徹底燒錢的東西。現在幾個大的投資機構正在狠燒,我覺得這是一個不理性的行為。不如等到它把那些業務漲上來之後,你最後寧可貴一點去投,沒有這麼大的風險。也許我年歲大了,我覺得共享單車砸錢的風險特別大。


 王功權談共享單車模式:非常危險,非常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