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能源市場的火爆,特斯拉已然佔到了風口浪尖。2017年2月23日,該公司公布2016年Q4財報,一共只出售了98MWh的儲能產品,但是並未附加財務數字。毛利潤大幅度下跌至19.1%,同年第三季度毛利潤為27.7%。

 

很尷尬,說不定2016年Q4就是Elon Musk科技夢的一個轉折點。特斯拉在2015年預計2016年達到4億至5億美元左右的營收。事實上如果按照儲能產品250美元/MWh的市場報價來看,特斯拉在2016年Q4只有2450萬美元,那麼也就是說,特斯拉遠遠沒有實現2015年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毛利潤怎麼下降了呢?

首先我們要考慮的就是美國政府的零排放信用體系,即ZEV。2016年Q4,ZEV大調,降低至汽車收入的0.8%,明顯低於2016年Q3的4.8%。當然這不是重點,以特斯拉的交付量來說,即使下降5倍,也就是個不足掛齒的小數目。

第二點這應該是主要原因,特斯拉的Autopliot 2.0(以下簡稱AP2)。2016年10月左右,特斯拉發布第二代AP,稱其可以實現常見道路的全自動駕駛,並且包括Model 3車型都可以搭載。AP2的發布讓特斯拉的股價來到了歷史最高點,對於股東來說,這是一針「科幻」興奮劑,

問題就在於,2016年Q4所統計的時間段之中,AP2並未真正上市。因此,如果我們想要看到AP2為特斯拉帶來的變化,至少要等到2017年Q1。事實上我仍然不會覺得能有本質的改變,所謂的全自動駕駛依然被各國政策強壓,消費者肯定不願意買用不了的東西,尤其這東西還影響着駕駛體驗。

其三則是最逗的,特斯拉2016年Q4內容與服務方面毛利潤竟然達到了負11.4%,要知道,2016年Q3這個數字多多少少還是正數。特斯拉方面表示是因為財報把建立服務中心所花費的資金算到了這裡面。

不過外國「朝陽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他們指出特斯拉花了大量資金在維護服務問題以及響應延遲上。比如解決無人駕駛引發的安全問題,以及端到端反饋慢引起的車輛行駛問題等等。

此外,因為電動汽車本身的跨時代屬性以及特斯拉Model S和X車型濃厚的極客范,所以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很可能也花了很多錢在刺激市場方面。畢竟真實的汽車市場並沒有網上寫的那麼神奇,普遍消費者依然停留在傳統油車上。然而我就納悶了,混動汽車的春天都沒到來,這電動車為什麼要着急花錢去搶市場呢?

特斯拉2016年Q4電話會議上,特斯拉高管指出2016年Q4產量與2016年Q3產量持平。那麼從庫存和市場考量角度出發,特斯拉只要不會降低產量,固定成本仍然停留在原有高度,不會產生負毛利潤。

根據財報顯示,本季度特斯拉現金流支出4.5億美元。剛才我們說過了,特斯拉產量與上一季度持平,既然庫存花費呈線性增長,可想而知特斯拉的欠債單是多麼龐大。另一方面,2017年年初特斯拉被曝生產超過交付數,所以說不定Musk會在2017年Q1降低產量

 

收購Solar City後

這筆交易我其實不是很明白Musk這個是啥想法,公開數據表明SolarCity的成本讓其背負了巨額債務,但是Musk卻認為收購Solar City是一件「想都不用想」的事情。在收購後,特斯拉發行了1.55億支基本股,專家預計已稀釋加權平均流通股數額達到了1.65億,當時每支是280美元,因此特斯拉市值達到了462億美元。

北京時間2017年2月23日,特斯拉股票跌落至最低點,達到258.39美元。雖然特斯拉只在財務報告中寫出了SolarCity收購帶來的債務和現金增加函數,並未標清具體數字,但是機智的我打開了系統自帶的計算器,通過一系列精妙的高中數學得這樣的結論:特斯拉的自由現金流在2016年Q4為負10億美元。

特斯拉本季度資本支出僅僅為5.22億美元,事實上特斯拉給2016年Q4的指標超過了10億美元。同時特斯拉並未明確答覆2017年全年交貨,各位已經訂購Model 3的朋友們,你的車估計又要在拖一陣了,洗洗睡吧。

特斯拉方面表示2017年上半年交付數可以達到47000到50000輛,看了這個數字後你的感想是什麼?讓我們先來鋪墊一下背景,2017年1月,大陸能源市場補貼取消,導致大陸電動車市場狂跌60%,香港在2017年2月取消大型電動車稅減免政策。而我們的特斯拉2016年Q4過境汽車只有2750輛,之前預計的數字將近實際情況的3倍,為6450輛。

中國車市戰績都那麼慘淡,可以輕易推斷出這僅有的50000輛也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報告中指出本季度客戶押金減少2650萬美元,所以Mode S和X並沒有預計中那麼火爆,同時Model 3的訂單數量也在減少。他們說S和X訂單同比上漲49%,然而這卻還是「凈訂單」,就是那種網站上一鍵點擊預定,只需交一小筆定金,而不需要支付實際交付金額的那種。

 

老規矩,先聊產品

先來看看Model 3,我說一個個人觀點:

就在這個價位,就在這個不成熟的新能源環境,就在這個取消了政策的市場,我有這錢為什麼不買輛豐田凱美瑞呢?

對於特斯拉Model 3這種中檔車來說,規模化是其盈利的關鍵。事實上特斯拉也好,Musk也罷,根本沒有產品規模化的經驗。車廠在規模前後是兩種不同的存在,就和「有閃現的安妮」以及「沒閃現的安妮」是一個道理。

上圖是特斯拉產品生產規模,Musk預計在2018年實現每年50萬輛的產能,而特斯拉的產能變化已然出現了下降勢頭。問題來了,以目前的走向來看,年產10萬都費勁。如果沒有大量資本的注入前提下,特斯拉似乎是要止步不前了

Model S初步預計5月上市,Model 3初步預計7月上市,對於這兩點內容,特斯拉在電話會議上再一次表示出了他們的肯定。順便一提,這兩輛車均未開啟任何測試。我們知道,即使是成熟的汽油車市場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上路測試。以特斯拉目前的資金狀況來說,Model S很難在短時間啟動測試,那麼問題不用我說也能明白,5月份發售的將會是一款半成品(未經過測試的產品,即使本身不存在缺陷,也在工業領域被視為半成品)。

 

特斯拉短期融資的可能性

特斯拉目前在計劃中增加了這樣一項內容:短期內融資。而這筆可能會讓特斯拉在市場份額上接近通用汽車和福特。說實話我很喜歡有韌性的企業,即使它可能是騙子。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短期內,或者說長期內絕對無法融入大眾市場

技術咨詢公司Activate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Michael Wolf在彭博的一檔節目中這樣說到,

我們其實並不認為特斯拉可以通過Model 3獲利,即使是這樣一款普世產品,在我們展望未來的同時,大眾市場很難接納它。

這就不是說我拆特斯拉的台了,是彭博社都欽點了。

其次我們要說特斯拉目前的團隊狀況:技術高管走了,CFO即將離開。綜合來看,特斯拉在短期內融到資金的可能性不高。

 

刺激市場和特斯拉的「刺激」

有些時候我們常說世界需要科技進步,是,我們是需要進步,問題是步子太大了容易扯到那玩意。我從特斯拉誕生之初就不看好,即使虎嗅網有很多支持特斯拉的文章。在我眼裡,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情況要比想象中的落後許多。

能源危機是現在工業投資的先行條件,但是消費者市場行為告訴各位投資圈朋友:我們老百姓不吃你那套。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就是最好的證明,有補貼就買,沒補貼就不買。比起跟吃瓜群眾沾不上邊的能源問題,成熟的底盤,馬力十足的氣缸,精確到納米的變速箱和齒輪才是他們最愛的。是的,消費者需要得到刺激(Stimulate),但不是特斯拉這種「刺激」(Exciting)

燃油發動機車和電動汽車這在工程理論中本認定為兩種完全不同的產品,所以戴姆勒、寶馬、豐田、日產等等他們都是傳統車廠他們無論是拿出怎樣的電動車產品,都會被業界人士以「沒有電動車的血統」為由,判斷其造不出來電動車。

事實上傳統巨頭並沒有想象中那樣不堪一擊,他們可以擁有很強的研發能力。然而他們並不願意太過於投入,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打法更保守,他們不希望自己做出任何一件「蠢事」。傳統車廠不可能會打開新市場,頂多會去像是豐田Mirai一樣做個簡單的試探。

特斯拉的電動車概念固然新穎,就像當初蘋果的iPhone一樣,誰也想不到這破手機能有今天的普世化。那電動車取代燃油車還有多久?還有很久很久。就像iPhone火爆也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其內容一樣,電動車市場爆發需要一根引線。

在Musk眼裡,這根引線不是能源危機,不是技術發展,反而是他的極客范。你看看他參與的計劃:Spcae X、膠囊火車,說實話我覺得這顆蔚藍色的玻璃球上長期內都不需要這些。視野放在世界前的人,那叫賢士;但是腳放在世界前的人,那隻能是叫烈士。


 新能源、電動車、自動駕駛?別把特斯拉Tesla 吹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