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2015年的文憑試考生,對通識科可說是又愛又恨,沒有了通識科,我便考不進大學,但我深知通識教育科本身充滿問題。如今事過境遷,希望略談這一科如何成為了悲劇。

一.  通識教育的原意
通識教育在新高中課程成為了必修科,但其早在高考(HKALL)便已獨立成科。新高中課程下強調靈活思考、反對填鴨式教育。因此通識教育成為中、英、數後的第四個必修科。對於通識教育科的目標,教育局是有以下說法

(a) 加深對自身、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的理解
(b) 對不同情境中(例如文化、社會、經濟、政治及科技)經常出現的當代議題作多 角度思考
(c) 成為獨立思考者,能夠適應個人和社會環境的不斷轉變情況而建構知識
(d) 培養與終身學習有關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溝 通能力和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e) 在多元社會中欣賞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並學習處理相互衝突的價值觀
(f) 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使他們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和 負責任的公民。

在課程指引中我們可以看見教育局的野心不少。通識教育科不但希望增加同學的知識、批判思考,還有在品德情意的要求。值得留意的是,其中希望在多元社學中學會欣賞不同文化及觀點一項上,使得日後通識科會有一種隠性相對主義的傾向。

二. 通識教育科下的意識形態

儘管通識教育並不是以同學的立場來計算分數,事實上結構、論據、例子等才是重點,立場反而顯得微不足道。但不論你是什麼立場,基本上你必須承認你的立場是有所不足,以及給予駁論、回應等。根據歷年的通識考卷做,凡表現立場的題目基本上只能用 「在很大/小程度上 」 同意。而且在評卷指引上,是否有「多角度 」思考和考慮正反雙方的重點是得到最高評級的關鍵,而「多角度思考 」、考慮正反雙方的觀點便體現在羅列雙方的論點上。因此不少高分通識卷均會是在開首時指出自己立場和相關論點,但在後面卻會承認自身立場不足並舉出反方的觀點。結果通識教育科下的學生雖然可能會建立一套自己的看法,但這種看法很大機會有相對主義的色彩。例如同學即使認同校服制度應廢除,但在表達時仍會認為贊成和反對均有一定道理,立場由明顯走向相對。

加上通識教育下強調「多元 」、「開放 」,在建構自身價值和觀點時還需要尊重不同的觀點。在這種強調多元和開放下學生可能不能建構自身價值,相反面對任何事情均會說出這個問題有X個持份者,贊成的人會說XXXX,反對的人會說YYYYY。但自身以哪一種立場或是哪一種角度解釋卻是微不足道。長久下去,這種相對主義的意識形態導致不少各大五十大板卻以為這便是批判思考的人出現。

相對主義的出現其實是危險的。雖然社會上的事情可以套用不同的觀點,但是一些事情還是有明顯是非對錯之分,極端相對主義可能會做成道德危機。當然,如果說通識科會使人走向極端相對主義而引發道德危機,這絕對是滑坡謬誤。但如果推廣批判思考,在通識教學上必先要教會學生建立自身價值觀而非極端的相對主義。

三. 應試教育下的八股文化

通識教育科的考試形式是以長文和資料問題為主。而當中的用語、題型等基本上與歷史科相似,而面對考核考生基本上只要背誦不同題型的格式便可以。例如常見的題型有:

命題判斷題
給予一個命題,例如是「中國提升政治實力比提升經濟實力更能提升其綜合國力 」。然後判斷該命題是否成立。

命題大小程度同意題
與上題類似,但由是否改為大小程度(WHAT EXTAND TO )同意

持份者觀點題
給予考生一事件,然後再問不同持扮者會持有的觀點。

持份者衝突題
給予考生一事件,然後問考生不同持份者之間的衝突(如在利益或意識形態)

數據分析題
解釋數據走勢,最好能指出其現象。

漫畫題
解釋漫畫背後的意思。

建議題
就著一社會問題或現象給予建議。

由於萬法不離其宗。因此考生所需要的是針對不同的題型而背誦不同的格式。例如持份者衝突題必然是一對對的寫下來,十分題寫四對,八分題寫三對。而建議題必然是分為短期長期,並由可行性和有效性兩者分析。還有考評局喜愛的一些關鍵詞如「生活素質 」、「綜合國力」等。等於這些關鍵詞,只要背好定義和相關的答題方向,基本上可以不斷的換湯不換藥答下去,因此根本不用什麼批判思考,所要的只是筆記。

四. 缺乏邏輯訓練的「批判思考」

批判思考大約是指面對不同的事情時,我們能以合乎邏輯的思考方法處理事情。而批判思考的必要條件,便是基本的邏輯訓練。雖然一般人沒有接受邏輯訓練也可以指出「我是人、人會死」便能推導出人會死的結論。但邏輯訓練更能使人有更高層次的邏輯思考,例如能更清楚理解便人的論據和論證,了解該論證是否具有效性、能指出一些論證的謬誤等。但是現今的通識教育科大多的老師生沒有接受邏輯訓練,而課程指引也沒有把基本邏輯概念如范氏圖、三段論和分辨非形式謬誤的方法加進去。試問沒有最基本的邏輯訓練,又如何進行批判思考,分析通識資料或時事中的一些犯下謬誤的地方。因此所謂批判思考,又淪為空談。

五. 範圍太大 師生無所論從

通識科所涵蓋的範圍包括個人成長、香港、現代中國、能源科技、公共衛生、全球化等。當中涉及社會學、政治學、歷史、文化、等多門學科。試問有哪些老師可以完全覆蓋這些層面,同時又能對各個概念有深刻和清析的理解。就以「身份認同」一詞為例,要了解身份認同的影響因素,必先要了解身份認同是如何的一回事,但有老師把文化認同、國族認同等概念混淆。同時改卷時有老師對新概念不理解,有同學在寫持份者衝突寫到本土派與統派的衝突時,老師作一批語「愛(中)國也可以是本土。」。

範圍太大的後果很明顯。其一會令同學在溫習時無所適從,要知道世界重要的議題很多,範圍也很廣。要人在不認識的議題上寫個一二千字絕對是天方夜談。還有學生可能因為老師的無知下分數上有所影響,有些老師沒有經過社會學訓練,但有學生把一些社會學概念應用在內,用以解釋事件,結果可能因為老師無知而不能給分。

六. 概念化—學術套語的胡混

通識科強調概念化,所謂概念化其實因為便是把人人明白的說話改寫成一些學術套語。 例如「我富裕了」寫成「我的經濟條件好了。 」或是「他的想法有問題。」寫成「這個人在意識形態上出現了不相容的內在矛盾」。又例如總要加入一些學術詞彙例如「範式轉移」、考評局喜用的如「同儕效應」、「生活素質」等。結果變成了套語競賽,把簡單的事情弄得複雜。而學生可能其實並不了解當中術語的內容,只是有極為片面的認識。這樣的概念化,又有什麼意思?

七. 結論與改善

通識科作為一科希望可以提升同學批判思考,和可以提升眼界的學科是有一定貢獻。無可否認,通識教育下年青人對社會事件的關心比以前提高。但其相對主義的意識形態、故作高深又卻沒有深度的內容、八股文章的考試方法卻讓人難以接受。

而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可以為通識科作改善。第一,加入基本的邏輯訓練。第二,減少內容和範圍。第三,在題型宜多加變化,避免其八股文化。究其核心,其實考試八股尚可接受之事,不過通識下的極端相對主義,卻是教育下的毒藥。

參考資料:

《通識教育科課程指引》
http://334.edb.hkedcity.net/doc/chi/curriculum/LS%20C&A%20Guide_updated_c.pdf

《考評局通識教育科考試報告》

作者:jasperho(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通識教育科:教育的悲劇(jasperho)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