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即使是蘋果、Google和微軟這樣的科技巨頭們也在互相模仿,競相推出一些差異很小的消費產品。是什麼讓這些巨頭們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他們又要怎樣推動創新?本文來自the Verge文章《Apple, Google, and Microsoft are all solving the same problems | The Verge》,虎嗅翻譯

蘋果、Google和微軟都正在消費級電子產業裡埋頭苦幹。他們聘請了世界上最聰明也最富創造力的科技從業者,來打造出最有影響力的創新產品。不管是WindowsiPhone還是Google搜索,這三樣來自美國的超凡傑作改變了我們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他們都承諾會在未來繼續做出非同凡響的事情,就像他們一直以來的那樣

然而,它們目前的產品和服務卻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相似性。他們似乎都在解決一樣的問題

我們回顧下最近這三家公司在戰略上都有哪些重疊部分。蘋果智慧汽車(CarPlay)和安卓智慧汽車(Android Auto)都正在智慧汽車市場上廝殺,而微軟也是涉足該領域有幾年之久。之後微軟的個人助理Cortana也成為了Google語音助手Google NowSiri的競爭對手。蘋果一直致力於幫助人們在不同設備上建立無縫連接,讓資訊可以在各設備間實時同步,微軟也有Continuum可以確保手機和電腦的使用一致性,而GoogleChrome瀏覽器可以保持網頁app間的連貫性

另外這三個公司還想要連接電視,它們分別通過蘋果的AirPlayGoogleChromecast還是微軟的Wireless Display Adapter來建立應用軟件和遊戲平臺,比如Xbox One、安卓的Consoles和最新的蘋果電視(Apple TV

儘管他們的方法和商業模式都是不同的,但蘋果、Google還有微軟的短期目標都有著驚人的相似。如果你去問他們任何一家關於智慧手機的未來發展,他們都差不多會給你一堆icon、一個應用商店、一塊很棒的顯示器和一個不錯的鏡頭,或者他們還會跟你聊聊工業設計技巧和用戶心理。

而且這一現象不僅限於硬體上,蘋果音樂(Apple Music)、Google音樂(Google Music)和微軟音樂(Groove)也都很充分地說明瞭他們服務的同質化現象。還有一些科技巨頭們比如推特和Facebook,最開始都是以獨特的社交網絡服務起家,後來他們卻逐步消除差異變得越來越相似。

其實很多同質化的產品是其進化過程的必然結果。微軟試圖通過Windows Phone 7 Windows 8帶來一個巨大的改變,但是卻根本沒有被大眾接受,而它最新的Windows 10實際上算是對大眾口味的一個妥協。不僅如此,三星曾在它的智慧手錶上加了鏡頭、穀歌也放了一個在穀歌眼鏡上、LG做了一個方形的手機、而索尼、KyoceraNEC也在嘗試過生產雙屏摺疊手機,它們無一例外地在這些創新行為中失敗了。這說明瞭消費者的喜好會最終引導廠商的決定

蘋果仍然「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麼?

一切都還很好很健康,但史蒂夫·喬布斯曾在1998年介紹iMac時說過,「很多時候,如果你不把東西擺在他們面前,他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另外一句相對不太出名的話是:「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願意花很多錢在蘋果身上,因為它們永遠給你最好的。」但在大約過了20年後的今天,那些強勢的先鋒想法正在面臨赤字的窘境,尤其是那些大公司更是這樣。時下的iPad Pro和蘋果表Apple Watch都是蘋果最近才推出的兩個最重要的產品,但這兩樣卻早被微軟的Surface ProGoogle的智能手錶玩兒過的了。如果蘋果一直像它的座右銘那樣「不同凡想」,那麼它一定在著手於細節的差異化,而不在這些大方面。

當然,蘋果的被抄襲現象也如它抄襲別人一樣常見,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Google的安卓系統了

也許你不知道,第一個安卓手機本來應該是諾基亞和黑莓的混血產品,但由於iPhone的成功發布,迫使了Google團隊不得不「從頭開始」。科技圈就是這樣一個可以自由地借鑒彼此想法的世界,但一旦它誕生了一些新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地反覆運算已有規則,它便會前進地更快更遠

安撫驚慌的投資人們也是工作的一部

真正的創新需要承擔巨大風險,所以越大的公司越會不得不選擇保守行事。蘋果如今作為全球最高估值的公司,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達到股東們的預期。就在上個月,蘋果CEO蒂姆·庫克史無前例地給節目主持人Jim Cramer發郵件,說中國的股災不會妨礙到蘋果的增長。

幾周前,Google也重組的公司架構,公司的長遠戰略以及投資項目都將由其母公司Alphabet處理,而其擁有數十億用戶的消費產品則仍留於Google旗下。這些大公司需要像股市妥協的煩惱,都是兩年前戴爾的CEO邁克爾·戴爾決定將公司私有化的原因。如果每個人都在試圖滿足資本市場對於股價的渴望,那麼這些大公司逐漸變得同質化也沒什麼好驚奇的了。

蘋果、Google和微軟的員工們在他們離職後開始了創

很多供職於蘋果、Google和微軟的大腦最終選擇了衝破「牢籠」去充分實現他們的創造力,同時也承擔下了隨之而來的風險

比如Nest的智能溫控器作為首只智能家居設備,是由前iPodiPhone工程師打造的。另外開發了iPad圖工具(現在也有iPhone版本)Paper and Pencil的團隊FiftyThree也曾效力於一款微軟夭折了的產品Courier寫字板。還有Nextbit團隊打造的所謂的「首部雲計算手機」也是由前Google安卓團隊領導的

因為沒有來自於消費者和股市的雙重壓力,也不需要被過去的口碑束手束腳,小型創業公司最有可能製造出真正創新的產品。UberAirbnb用租用東西徹底地改變了經濟模式,而像PebbleOculus這樣的硬體也創造出了真正很酷的黑科技,這些都因為它們不需要受縛於任何公司的生態環境。初創公司可以去嘗試解決更多的問題,因為它們不用像成熟的大公司那樣去承擔經濟壓力。

不過利好的消息是這些獨立的初創企業也可以成為大公司裡重要的經濟來源和商品製造的主力軍

GoogleGoogle X部門,微軟的研究實驗室還有索尼的First Flight部門都在做這件事情。索尼的First Flight是其中最實際的一個,它為公司員工的創業項目提供眾籌和電子商務平臺。這樣可以確保他們將自己的想法變為實實在在的產品,比如之前的極簡抽象風格的FES手錶,它們就立刻通過First Flight平臺迅速投放到了市場,平臺為奇思妙想變為市場化商品提供了有效途徑。但對比來看,Google的模塊手機Project Ara和微軟的增強現實頭盔HoloLens很有可能會和概念車走同一套路:如今雄心壯志,但投放到市場幾年之後卻變得溫吞如水,並非革命性產品

「革命性的想法可以引出下一個最具成長空間的領域,為此,你需要經歷一些不適感。

科技行業是創新的發源地。從來就是這樣。就像拉裡·佩奇宣佈成立Alphabet時候說的那樣,「革命性的想法可以引出下一個最具成長空間的領域,為此,你需要經歷一些不適感。」Google有很多充滿「不適感」的項目,但現在公司卻將它們明確地從Google品牌裡剝離了出來。規避風險的方法在過去十到二十年間為科技領域帶來了豐富的現金流。自然地,充滿風險的創新成被歸為了一回事,而掙錢是另一回事。但難道科技公司不應該靠創新掙錢麼

這種把冒險與賺錢分離開來的做法,讓大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同質化。

大家都在努力去追逐利益至高點,努力地按消費者需求在生產產品。但是想想你真的需要那麼多流媒體電視棒麼?你需要多少語音助理、資訊客戶端、圖片備份服務?蘋果、Google和微軟正在同一個場子裡解決同一問題。雖然毫無疑問競爭的壓力會讓它們的產品不斷優化,但是努力把對未來的想像變為今天的現實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連蘋果、Google、微軟都同質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