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本文作者為陳瑞明,原文刊載於微信公眾號金羊毛工作坊,虎嗅進行了摘編。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僅為田野調查的呈現,僅代表部分情況。作者稱,這次調研了34個以上微觀樣本,顯示經濟下滑壓力巨大,三個特徵在強化:出口銳減、消費弱化、投資被動。調研顯示2012-15年企業內外兩重困境:國內(前期投資過猛、資金成本、環保成本)、國際(商品下跌、產業轉移、外幣貶值)。當然,如果大家還是相信一些宏觀的數據,請登陸國家統計局網站

本輪調研四個看點

1)資金成本高企:根子是企業風險抬升,但短期措施是降息,利多債券

2)產業轉移東南亞:長期會有新平衡,但短期趨勢明顯,RMB有壓力,但也不盡然

3)供給收縮:既有僵屍企業,也有出清企業,看好民營成分大、市場程度高的行業

4)企業轉型:傳統行業的精品企業,局部景氣的行業,均有投資機會

一、下滑嚴重的三個特徵:出口銳減、消費弱化、投資被

諸多調研樣本顯示,目前經濟不存在「企穩的說法」

樣本

一國際潤滑油品牌(在長城、昆崙壟斷之外,他的市場份額最大),去年底將中國區銷售目標調降為「負增8%」,實際情況2015上半年工業用油銷售下滑10-20%,工業用油涉及車床、機器、機械、齒輪、船舶油、航空油,既與工業日常生產有關(工廠開工率高,潤滑油用的多),也與固定資產投資有關(地產、基建投資多,帶動機械電力冶煉等上游,最終用到潤滑油)。經驗看,工業用油是宏觀經濟的同步指標

廈門一貨代公司反映,原來廈門港開往歐洲基本港(漢堡、鹿特丹等)一周有10班集裝箱貨輪,今年上半年變為一周5-6班。而一些小的港口(如南安普頓),原來一周有1班,現在要2-3周才能排一班,這是他們從業以來從未見過現象。原因就是貨量太少,做貨代、卡車、堆場的同行均估計,今年貨量降低大約3成。但海關出口數據沒法體現,因為出口企業可以高報金額,以獲取政府補貼

一股份銀行石材金融事業部,其客戶群是大中型石材企業,輻射全國市場。15上半年,其客戶群石材銷量下降30-50%,這還不包括價格下降因素。認為主因是全國性房地產去庫存還沒有結束。石材企業回款慢,已造成銀行風險壓力。多數客戶產能利用率下降到約50%(以往至少是60-70%),客戶今年普遍心態不是要賺錢,而是「能保本就不錯」

一美資合資汽車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8-9%。去年底制定中國區銷售目標增長20%,實際情況15上半年負增長1%,這還包括了200708年首次購車後的更新需求。原來對二、三線城市預期很高,實際上銷量上不去,認為與宏觀環境不好、消費不振有關。產品結構上,15萬元以下的低端車、30萬元以上的高端車還略有正增長,但20萬出頭的中端車下滑嚴重,因為性價比不高。認為未來行業新增空間已經不大了,接下來是行業洗牌搶份額階段,再過10年可能就淪為和北美一樣的夕陽行業

一食品飲料灌裝塗料企業,市場份額前三。他們的客戶15上半年下滑嚴重,如哇哈哈下滑30%、旺旺下滑18%、加多寶下滑70%(因打輸官司),王老吉上上升的,但加多寶+王老吉,去年用罐75億個,今年預計只有60億個,涼茶市場整體預計下滑20%。啤酒行業用罐整體也是下滑,如青啤下滑明顯。他們客戶少數亮點是:雪花啤酒上升(因廉價)、百威上升(長期高品質)、紅牛(因熬夜打網遊),但這些上升也只是個位元數的幅度

一水果進口商表示,中國進口水果三大港:廣州、上海、大連。其中上海港區2014年進口精品水果(火龍果山竹榴蓮車厘子等)2萬個櫃子(40TEU),而2012年這個數據是1萬個櫃子,相當於過去兩年年增長50%,預計2015年還能再增長20%----這顯示了高端消費還是不錯的。上海港區進口水果輻射到華東地區消費,上述2萬個櫃精品水果,加上3萬個櫃大宗水果(香蕉),合計進口貨值大約100億元,按照終端銷售3.5-4倍計算,華東區進口消費市場份額大約400億元

一工業儀錶經銷商反映,去年重點跟蹤的客戶項目:山東地煉油儲投資項目、廣東地溝油提煉航空油投資項目、江蘇的油罐儲存項目,今年客戶要麼終止了投資計劃,要麼顯著放慢投資節奏(如1個月能完成的項目,慢慢做半年)。這些投資項目的冷卻,對該公司業務影響至少有一半以上

前述外資潤滑油企業,今年在上海、天津的產能增加了1倍。但這些是5年前的投資計劃的落實,並非看好中國經濟的主動投資,事實上他們的主動投資地區是在東南亞。此外,一位PTA資深業內人士反映,今年PTA新增產能2-300萬噸,但這是兩家工廠在23年前行情好時候的投資計劃的落實。今年沒有聽說行業內有誰主動投資擴建,浙江一家300萬噸產能的工廠倒閉了,也遲遲沒有找到新買家,因為大家都不願意投了

二、企業內外困境:2012-15國內因素(投資過猛、資金成本、環保成本),2012--15國際因素(商品下跌、產業轉移、外幣貶值

樣本

台州一變壓器老闆(當地有二手變壓器商圈),在2008年底部大肆擴張囤貨,從日本大量吸入4000台二手變壓器(核心部件是矽鋼片,新貨賣5萬元,舊貨賣3萬),相當於囤積了5-6年庫存。然而沒想到事後國內矽鋼片價格下跌過猛,他囤積的二手變壓器連4000元也賣不出,身價從2億元掉至8000萬。而圈子內通過借貸囤貨的,因為資金壓力,則出現了56個跑路現象

海霸王上海區反映,2000年後國內冷凍食品25-30%的高增長,一些經銷商賺了幾千萬,看見行業有利可圖,就在2011年前後大肆投資進入市場,經銷商自己建廠生產、貼個雜牌銷售,但在2014年這些企業幾乎都倒了,因為雖然行業毛利率有35%,但營銷費用、資金成本很高,一個區銷售1億元,至少需要2億元流動資金盤子,當市場需求增速下滑到10%時,這些問題全暴露,好些企業撐不了

江蘇北部一實業轉型的地產開發商,2009年拿地,當時和區政府合作搞開發區,所以配套拿到商業用地,地價便宜,一平米3400元,看上去利潤空間很大。但是實際操作下來,從開發到銷售一直依賴民間資金,月息1.5分,四年算下來複利就快100%了。至2014年底樓盤才全部銷售完畢,但只收到30%的首付款,剩下的按揭貸銀行一直批不下來。所以還是需要社會資金,但民間資本已經不好借了,只好轉借信託,一年20%成本。老闆最後評價,現在已經到了盈虧平衡,相當於白乾了,替資本打工。如果還不解決資金問題,估計甚至會虧損

前述股份制銀行石材金融事業部人士表示,儘管石材客戶今年銷量下滑30-50%,但尚未出現因主業變冷而倒閉的案例,因為石材毛利率很高,企業以前積累的家底厚。目前倒閉的企業主要是因為前期對外投資太猛,遭遇資金壓力,包括14年底的民間借貸、利滾利,15上半年的聯保被拖累,倒掉的客戶大約占行業內3%比例

廈門一日資電子元器件企業,年銷售20億元。1415年,每年在環保和消防的年投資額達到1000萬,占所有投資額的8%,而此前這個比例只有1%。之所以顯著加大投入,與當地政府環保消防「動真格」有關。而環保的「額外」投入約占年凈利的20%

湖南一有色冶煉企業,主產品鉛、副產品金銀,年產值20億元,算省內行業前三。凈利潤能做到4-5000萬,但反映現在企業最困難的是環保成本太高,今年在環保方面已投入或打算投入的資金就達到2-3000萬,快吃掉企業利潤的一半

福建一服裝出口企業表示,今年受俄羅斯、巴西、歐洲匯率貶值影響,訂單下降20%,單價下降10%,就是說總銷售收入較去年下降了30%。其中俄羅斯最嚴重,訂單減少30%,客戶直接要求降價50%出貨,或乾脆取消正在生產的訂單。他出口考察後發現,因為本輪盧布貶值50%,但國內工資沒變,工資只滿足了「吃」的最基本需求,俄羅斯人正在減少慣常的歐洲旅行、必要的中國商務出差。該企業往年凈利潤2000萬,今年算下來估計只能到1000萬了。並估計明年形勢也一樣糟糕

一消費品塑膠企業,終端客戶是樂扣樂扣、九陽、蘇泊爾等。他們反映,今年做國內市場的客戶尚可,但做小家電出口的客戶中,今年又倒了一些,主要是那些產值2000萬上下的外圍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很弱,經不起匯率、訂單、成本的衝擊。其實這幾年一直有企業關掉,只是今年更多一些。且這幾年退出市場的企業,再沒聽到重新進入的案例

湖南一食用油脂企業,主營菜油、棉油生產加工,湖南省「著名商標」。2010-11年產品價格處於上升通道,公司將產能從11萬噸擴建至30萬噸。但隨後價格下跌,主營業務出現虧損,2013年考慮到菜油市場價格已跌破成本線9000/噸,認為再低農民就棄種了,企業主為彌補主業損失,自信的在期貨建立多頭,結果越虧越多,面臨破產清算。事後反思,貿易商品全球定價背景下,目前國內國際價格完全聯動,這幾年國內各方面成本抬升,而國外成本反而顯得便宜,這樣進口價格就可以擊破國內的成本線,進口比國內生產更划算,讓國內企業毫無利潤可言。類似情況出現在有色鉛行業,如國內生產成本13000/噸,而15上半年市場價為12000/噸(最近看到媒體報道,發現鐵礦石,也有類似情況)

三、資金成本高企:根子是企業風險抬升,短期措施是降息,利多債

本輪央行降息,但調研顯示,經濟體末梢的中小企業幾乎沒有得到實惠。除了金融資源分配不均勻的傳統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述提到的,企業處於風險暴露期,資金出借方需要更高的風險溢價,而這塊溢價顯然超過了央行降息的幅度

調研顯示,現在銀行不是有沒有額度的問題,而是惜貸的問題,即使貸也是傾向政府、大企業貸款,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往「無限責任」上扯

樣本

一國有貿易公司,從銀行獲得貸款,再以貿易融資形式給中小企業提供資金,相當於「二銀行」。反映央行降息以來,他們國有企業獲得的銀行貸款利率是有下降的,但他們對客戶的貸款利率沒有下調,仍是月息1.2分,年化14%。因為民企在外圍,離中心基準利率太遠了,即使是1%的降息幅度,相對總成本來說也幅度不大,在商務談判中不是主要因素。更何況,現在是「賣方市場」,需要資金的客戶,很多是前期投資過大,資金沉澱在項目上「被套住了」,需要流動性補充運行的,議價能力弱。該公司的貸款策略比兩年前謹慎很多,以保住現金安全為首要考慮

某股份銀行上海某區分行,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貸低於去年同期。去年是有額度不夠的問題,而今年額度完全不是問題,是「惜貸」的問題,今年內部已經取消了貸款指標考核(除了對小微企業貸款仍保留指標考核,因為要響應政策做表態)。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更多採用對企業主貸款的形式,因為這是「無限責任」的。本輪降息,該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幾乎沒有實質下降,仍是基準上浮35%以上

河南某地市金融局,當地所屬金融機構兩條業務主線:一是信貸放量(今年6月份新增信貸相當於去年全年新增的30-40%),但主要是對地方政府、地方50強優秀企業推銷貸款。二是風控更加謹慎,意識到原來的「聯保、互保」只是形式上安全,而現在是系統性風險,一跑全跑,聯保互保根本頂不住。現在信貸更重視抵押物,抵押品從傳統的土地、廠房延伸到機台設備、應收賬款。本輪降息主要是大公司、上市公司獲益,他們享受基準。而小企業的貸款利率降低很少,基本仍在8-10%成本區間

福建一民間借貸反映,自2013年以後,他和一些同行陸續不做借貸生意了。因為2008年那波給房地產提供資金,感覺很快錢就能出來了,馬上有的賺。而這一波感覺好像「錢被套住了」,錢很難出來,要賬很費勁。現在基本收手了,除非有抵押物,才敢放貸,但有抵押物的往往就能找銀行,不需要他們。至於常規的中小企業,利潤率也很低,一般承受不了他們的高成本,也沒法做。反映目前企業不是沒需求,仍是很缺錢,只是他們不敢做。民間借貸收手後,14下半年部分資金轉到股票配資,月息1.2-1.5

浙江一大型民營造船企業,認為201314年是企業風險暴露的第一波頂點,接下來還有第二波。第一波主要應對措施是出售資產(比如他們出售一些前期的非主業投資,如商業地產、建材汽配城,回籠資金)。而第二波的壓力來自資金成本高企不下,其中內銷企業比外銷企業資金壓力更大(因為外貿企業有信用證項下融資)。以他們行業為例,2012年鋼貿模式破產後,鋼貿協會詬病銀行抽貸太厲害,把企業都弄死了,搞得現在企業之間信用風險很大。鋼貿賒銷模式曾為上下游製造企業提供資金緩衝地帶,現在鋼貿中間環節沒有了,購銷企業之間直面流動性、信用風險壓力,純信用的應收應付往來方式基本絕跡,就連3個月賬期的賒銷都要求提供抵押物(土地、廠房、股票、股權等)

四、產業轉移東南亞:長期有新平衡,短期趨勢明顯,RMB有壓力,但不盡

樣本

福建一服裝出口企業,年銷售3000萬美元,客戶分佈歐洲、美國、俄羅斯、巴西等。企業主表示,200809年是沿海服裝企業轉向內地的高峰期,當時內地給了很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但目前看效果不好,同行中估計有一半撤回來了,內地考慮生產效率、物流費用後,總成本其實只比沿海低10-20%。這兩年國外客戶在中國東南亞之間採用「搭配下單」模式,比如4萬件訂單,1萬件放在中國沿海製造,以保證交貨期,而3萬件放在東南亞製造,以節省成本。客人在品質、交貨期、成本之間尋求一個平衡。他認為未來中國出口和東南亞也會出現新平衡,不是「誰吃掉誰」的問題

一美資工業塗料公司,生產啤酒、可樂罐內外塗料等,市場份額前三。受制於美國---東南亞貿易約定,中國生產的塗料產品出口到東南亞需要交5-30%進口關稅,因此他們的投資重點放在東南亞本地,如2015年計劃新加坡投資2500萬美元,水性塗料產能從900萬噸上升至2000萬噸,擴張1倍。至於中國地區的投資,則採取「輕資產策略」,即找合作代工廠投資,與其簽訂3-5年合同,自己不再主動投資

前述日資電子元器件企業表示,日本總部這幾年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只是維護性的設備更新投資。然而加大了對菲律賓、印度的主動投資,這兩年投資規模上升1倍以上

訪談趣聞:雖沒有一線考察,但通過企業主的實地考察後的口述反饋,大致勾勒東南亞各國的細節情景,「以微見著」:國家A,工廠的保安是配槍的(社會穩定問題)。國家B,機場到工廠的道路不是水泥地,坑坑窪窪積水的黃土地,驅車時速20-30公里。國家C,其實當地人是很懶惰的,看到的很多勞工,其實是從印度南部、尼泊爾、緬甸過來的,因為當地對外開放勞工市場。國家D,受訪者認為,政府比較腐敗,若干政黨其實是西方利益的代言人、大國博弈的棋子。國內若干政黨只是實現形式民主,但其實效率不高。國家E,工會力量很強大,6點後工人怎樣都不加班。國家F,每個工廠,都有政府官員「乾股」在裡頭。國家G,工業基礎太薄弱,配套很不完善,找個快遞、換個輪胎要隔天才搞定。國家H,工廠裡,工人是赤腳上班的。國家I,文化上很排外,如外資公司設立,董事長必須由當地人擔任。如大學招生5個名額,前4名必留給當地人。導致該國人才外流很多

上海一布料商對孟加拉的考察:首都達卡附近的工廠,工人規模已經達到5-6000人(國內1000人的民營廠,就算很大了)。正規的工廠工人月薪摺合RBM600元,而小廠只需要400元。孟加拉人口1.2億,現在配套還沒跟上,所以中國生產週期30天的產品,他們至少要45天。但配套其實也在陸續跟進。如有了食品加工,現在就有中國人過去做食品機械的配套

五、供給收縮:有僵屍企業,也有出清企業,看好民營成分大、市場程度高行

本輪通縮嚴重性不亞於1998年通縮

2012年以後,大部分時間我認為,中國企業會類似日本90年代的「僵屍企業」,即產能很難收縮,盈利沒彈性。但經調研後認為,中國企業存在兩種模式:既有日本式的「僵屍企業」,又有美國式的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產能出清」

樣本

通縮的嚴重性:辦公大樓清潔工反映,2012年塑膠瓶回收一斤賣1.71.8元,現在賣0.8元。書、紙箱的回收價格2012年是0.5-0.6元,現在只有0.25-0.30元一斤。相當於三年價格降一半

工信部某司官員,圍繞著「中國製造2015」,重點發展新材料、新工藝、節能環保、綠色能源等高端產業,但直接能動用的財政資源不多(比如重點鼓勵項目就10億元直管資金)。對於落後產能,不是主動淘汰,因為成本太高。也沒有明著不讓他們幹,主要是運用市場化手段運作,比如對行業准入設定門檻(沒進入目錄的企業,也就很難獲得銀行貸款),在行業指導意見上不給予傾斜政策,用市場化高成本慢慢淘汰

一資深化工貿易商,化工品中偏向消費類的(比如終端消費是服裝的PTA、終端消費是塑膠包裝的PP),目前需求還好,穩定或略有增長。主要的還是供給收縮的問題。以PTA為例,在2011-12年,一噸PTA利潤能達到1000元,一個年產幾百萬噸的工廠一年就能盈利幾十億,所以當時投資意願很高漲,此後就是產能釋放週期。目前全國產能4-5000萬噸,但普遍開工率在65%(前幾年旺盛時達到90%),目前PTA與原料PX的價格只相差2-300/噸,出現「邊際成本大於邊際收入」的情況已經2個月了,這種情況不可能會持續很久。PTA這個行業目前主要是民企(含台資),市場化程度很高。經過10多年民企的發展,早期的日韓企業,因為沒有設備更新目前已經沒有話語權了。這個行業沒有想像中的高技術壁壘,拼的就是大資本、資金實力,未來現在就看誰能摒的住。2015上半年,紹興某民企產能300萬噸的PTA企業倒閉了,主因是對外投資太大,資金回籠問題。目前行業內已經看不見主動投資、併購意願了。估計再過1-2年,企業日子會好過,尤其是大公司。但如果是商品期貨投資的角度,還要額外考慮原油價格的波動

浙江某印染廠,2013下半年14上半年,當地政府對環保動真格,當時稱「五水共治」,主要涉及電鍍、印染、化工等高污染企業。印染行業中,一些小企業因為環保不達標被關閉或被收購,而大企業則搞污水處理系統,或集中遷到產業園區,少數企業甚至遠走內地。金華某區原來有40多家染廠,整治之後剩下20多家,相當於倒了1/3。同時政府實行排汙指標管理,新建項目不再輕易獲批。原來印染企業主要賺的就是「躲環保」的錢,環保動真格後,企業成本明顯加重,隨之傳導到成品價格。2010年金華地區染費5-6000/噸,現在8-9000/噸。盛澤地區染費20101.5-1.7/米,現在2.2-2.5/米。浙江印染產量占全國60%以上,行業分散,小企業很多(最大的企業市場份額2%),民營成分顯著。經過環保壓力的企業淘汰後,目前在紡紗化纖織布印染產業鏈中,印染行業日子算是好過的

六、企業轉型:傳統行業的精品企業,局部景氣的行業,均有投資機

調研發現企業轉型兩個線索:一是主業做精做深,二是尋找局部景氣的機會

樣本

前述服裝出口公司,2010年三個動作轉型:成本控制(到江西等內地設廠)、提高效率(採購物流存貨的工廠管理軟件ERP)、發展內銷品牌。目前看內銷這塊是虧損的,但其他兩個成功了。一番摸索下來,認為抓好傳統優勢主業(外銷)是正道。認為雖然外圍經濟不好,但服裝是基本消費,只要自己做的好,還是能獲得分流市場份額的。例如儘管今年俄羅斯對中國訂單大幅減少,但客人把其他工廠訂單取消掉,轉到他的工廠做。企業主這幾年專註主業,沒有盲目跨行業投資,順應經濟形勢變化,經營策略「做強不做大」,提高綜合壁壘,銷售凈利潤率能達到10%(在充分競爭行業算不錯的)。認為沒有差的行業,只有差的企業,宏觀轉型背景下,企業會分化。最近打算在歐洲、美國設立銷售辦事處,在孟加拉設立生產辦事處,以提升、鞏固主業的綜合實力

前述日化、化妝品包材民營企業,起步至今30年,重要發展最近10年,評估凈資產5億元,一貫專註主業,屢次放棄房地產跨行投資。2009年至今五個方向做精做深,提高企業護城河:一是當斷則斷,聚焦國內市場。2009年砍掉3/4沒有利潤的出口外單,專註國內市場,因為看好國內消費的崛起。二是順應形勢,改善客戶結構。隨著國內民營品牌崛起,外資大品牌沒落,2014年起公司客戶從單純倚重外資品牌,到內外並舉(國內品牌如百雀羚、韓束、葵花)。三是應收賬款管理,只做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大客戶,最長賬期60天,銀行反映2008年至今沒有一筆逾期收款。四是不一味求大,適度輕資產經營。不是所有客戶都做成品採購,對有的客戶只採取加工模式,以緩解原料採購帶來的資金佔用、減少資金成本。五是提供綜合壁壘,例如產品線完整(同行中做包材的沒有做內容物,反之亦然,該企業兩者都能做),滿足客戶的一站式需求,提高客戶粘性。例如強化研發投入,提高技術壁壘(從OEM純代工,發展到OTM自己的配方生產,客戶貼牌即可)。通過上述措施,企業在同行中出類拔萃,並新近收購了上海一家同行。作為一個傳統製造業,企業實現了15%的銷售凈利潤率。提及競爭,企業主表示,這是一個軟硬綜合實力的體現,目前即使有人要模仿,也很難超越,比如民企的綜合成本拼不過他們,而國企雖有資金實力,但綜合管理拼不過他們。更何況做成了標桿企業,客戶有粘性

前述日資電子元器件企業,20092010上半年是行業普遍賺錢行情,2010下半年感受到訂單滑坡後,他們主動轉型,具體措施是主動放棄「門檻低、競爭激烈的標準化產品」,轉向技術門檻高的非標準化產品(例如高端汽車電容器),以此保障毛利率。當時高點賣掉了一些生產線,也改進一些生產線。同時強化應收賬款管理,目前客戶都是大企業。至今轉型策略是成功的,目前產品綜合平均毛利率有15%,同行去年今年出現催款難現象,而他們未出現逾期賬款

From 陳瑞明


 中國經濟下滑壓力有多大?有多少僵屍企業又有幾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