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全球第三大藝術交易中心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二零零八年起,香港的藝術品交易持續成長,至今按銷售量計,已穩奪全球第三大藝術交易中心之位。

於國際藝術年曆,香港亦佔一席位。如鼎鼎大名的巴塞爾藝術展,原本去年將香港展覽安排於夏季五月,時段與其它歐美藝術盛事重疊。今年主辦機構將展覽推前至三月中,一來避過濕熱難受的初夏,二來特意於藝術年曆劃出專屬時段,突顯香港展覽之重要,算是與倫敦紐約看齊。

見到業內龍頭如此重視香港,藝術發展局都趁熱打鐵,於巴塞爾展期間,舉辦香港藝術週,湊足一百五十個項目,如藝術中心提供免費電影,公映作品便有四十齣。

靜悄悄的本土文藝復興?

我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初初聽到這消息,難免會冷嘲熱諷:「藝術中心四字中間,怎樣都要加上「交易」二字,香港沒有本地創作,做個交易中介有甚麼了不起?」

自金融海嘯後,亞洲新興市場崛起,由中國牽頭帶動,區內中產階級茁壯成長,他們有的要附庸風雅,追求高級生活品味,清洗身上銅臭,有的很現實,手上一大堆熱錢,買了房子股票,順便炒賣一下藝術品。此外,有一批高檔藝術品或明或暗,流入企業的資產目錄,商場大班拿來「充實」帳面根基,拿來施展借貸和投資的財技。

確實香港這個藝術交易中心,銅臭味很重,特別是中國的銅臭味。可世界那一門生意不是如此?正因有市場根基,本地藝術家享有近水樓台,才能填飽肚子,有精神氣力貢獻藝壇,爭取難能可貴的國際展出機會,開拓一片新天地。

大家或許還未察覺,有市場力易撐腰,於柴灣、蘇豪和火炭等老城或舊工業區,藝廊從無到有,開辦如雨後春筍,行內人終可全職從事藝術工作。最理想當然是覓得知音,自家創作足以維生,但如果不獲賞識,他們都能轉型為藝術顧問,專門幫助五星級酒店和大公司採購藝術品,並指導高檔商業活動的藝術風格。

也許,順應近年文青風潮,再由市場力量推波助瀾,香港的文藝復興正在靜靜萌芽。

政府還是「積極不干預」為佳

當政府說強調「積極不干預」過時失效,要「適度有為」,防止香港「被邊緣化」,極力為干預政策塗脂抹粉,官員們卻隻字不提近年市場力量的成功例子。

幸好他們自我陶醉,不察覺也不在乎,無意間遵循「大市場,小政府」,間接扶持藝術產業的發展。香港硬件充足,不單有一流展覽場地,還有多工純熟的展覽產業,由建築到公關,無一不專業有效率。就軟件而言,至少迄今為止,香港還有藝術表達自由,新加坡和中國不容的「異見」作品,在這裡可以公開展出和流通。

香港當上國際藝術交易中心,只講金錢銅臭實太過膚淺,要吃得到這口飯,我們依靠契合需要的基建和自由風尚。

政府「扶持」不好嗎?不是說基建不可或缺嗎?可政府效能一向不可靠,而且一旦官員充當投資者,財大氣粗,很難按捺得住權力欲,少不免要定義甚麼是藝術,如陳鑑林議員曾說:「凡是不雅、淫褻,甚至有政治成份、侮辱成份的藝術品,都不屬於藝術品。」

此等見解一旦主導藝術交易市場,一則以資助操控創作,拿來做維穩,二則可以名正言順地分餅仔,派錢給合意聽話的自己人,最終只會失去自由基石,劣幣驅逐良幣,因政治立場和私利而破壞市場運作。